時隔六十年,歷史再次被女性書寫!2025年4月,一場由六位女性組成的飛行任務(wù)在美國西德克薩斯州成功發(fā)射,飛向太空!
這是繼1963年蘇聯(lián)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之后,歷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任務(wù)。
出發(fā)前6人異常興奮
發(fā)射當天,天氣挺好,貝佐斯親自開車送6位女性前往發(fā)射臺,整個過程像真人秀一般,氣氛超嗨。
緊張不緊張?看桑姐這副面孔就知道,渾身肌肉緊繃,連嘴都閉上了。
一起飛天的還有水果姐Katy Perry、NASA的火箭科學家Aisha Bowe、女宇航員Amanda Nguyen、主持人Gayle King、電影制片人Kerianne Flynn,其中年紀最大的Gayle King已經(jīng)70歲了。
和桑姐比起來,水果姐顯得輕松多了,桑姐肉眼可見的心理壓力。
上太空艙之前,貝佐斯安慰了未婚妻,抱著她親了好幾下,桑姐轉(zhuǎn)過身來,強裝鎮(zhèn)定。
火箭準時發(fā)射~~速度峰值能達到音速的3倍,所以乘客也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最高峰是3倍重力,“藍色起源”的現(xiàn)場數(shù)據(jù)顯示,雖然6名乘客都是坐著,但心率齊齊突破140。
貝佐斯在地面上觀看發(fā)射,他之前飛過一次,所以很淡定,旁邊是桑姐的妹妹,神情就很緊張。
藍色起源”之后發(fā)布了太空中的視頻,在距離地球100公里的地方俯瞰這個藍色星球,確實是能吹一輩子的旅行經(jīng)歷。
還能體驗3分鐘的失重狀態(tài)
大家在太空中都超興奮的~~這種感覺,咱窮人只能腦補一下了。
11分鐘后,太空艙砸回地面~~離發(fā)射臺不遠,貝佐斯第一時間趕到,由他親手打開艙門。
這里有個小插曲,貝佐斯可能太著急了,繞著太空艙走路時還摔了個大馬趴。
桑姐第一個出艙,和貝佐斯激動相擁,矮油~~咱活著回來了。
水果姐第二個出艙,她一路都很輕松,舉著小雛菊,Daisy是她女兒的名字,水果姐出艙后親吻了大地。
此次搭乘藍色起源(Blue Origin)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的上天的六位成員,個個都是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耀眼女性。可以說在美國家喻戶曉,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學,按照桑切斯的說法,“是在各自領(lǐng)域內(nèi)做出杰出貢獻的女性”。她們還專門為每位宇航員設(shè)計了專屬徽章縫制在宇航服上。不得不說,這樣的小心機很符合桑切斯的一貫風格
勞倫·桑切斯(Lauren Sanchez)(55歲):前電視記者、直升機飛行員,同時也是藍色起源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的未婚妻。
勞倫·桑切斯除了是貝佐斯的未婚妻,自己本身是知名體育記者、節(jié)目主持人,她還是持證直升機飛行員,飛行經(jīng)驗豐富。她的圖標有點意思,是一只蒼蠅。來源是她寫的一本兒童暢銷書《飛向太空的蒼蠅》。
凱蒂·佩里(Katy Perry)(40歲):美國流行音樂巨星,詞曲作者、影視演員。
凱蒂·佩里不必多說了,昵稱“水果姐”,《Firework》這首歌已經(jīng)成了美國第二國歌,每個7月4日大家都要一邊喊著“寶貝你是個炮仗”,一邊大放煙花。還有《California Gurls》《Teenage Dream》《Roar》……反正K歌女王就是她。她在全球賣出了4000萬張專輯和1.25億首單曲,是史上作品銷量最多的音樂人之一。毫無疑問,她的圖標必須是煙花。
蓋爾·金(Gayle King)(70歲):CBS《早安》聯(lián)合主持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播。
蓋爾·金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記者,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CBS早新聞》主持人、《奧普拉日報》的特約編輯,以及SiriusXM電臺節(jié)目《蓋爾·金在家中》的主持人。蓋爾·金和奧普拉是密友,也是一位風格潑辣,敢愛敢恨的傳媒翹楚。沒啥意外,她的圖標是一個金話筒,這是作為美國名嘴的驕傲。
阿伊莎·鮑(Aisha Bowe)(38歲):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兼STEMBoard首席執(zhí)行官。
艾莎·鮑是前NASA工程師,現(xiàn)在是一名企業(yè)家,創(chuàng)辦了教育科技公司,致力于促進科技教育全球普及。她的圖標是星星,象征著她推動STEM教育的努力。
阿曼達·阮(Amanda Nguyen)(33歲):生物航天學研究科學家兼性暴力幸存者權(quán)益倡導者。
阿曼達·阮是美國社會企業(yè)家、民權(quán)活動家。2016年,她起草的《性侵犯幸存者權(quán)利法案》 在國會獲得一致通過,徹底改革了美國性侵犯的舉證方式。她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曾在哈佛天體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學院、NASA和國際航天科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她的圖標是天平,象征著她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凱麗安娜·弗林(Kerianne Flynn)(57歲):影視制片人。
凱里安·弗林是一名制片人,她參與制作的電影包括講述好萊塢女性歧視史的《諸法轉(zhuǎn)變》(This Changes Everything)、《格林家族》(The Automatic Hate),還有講述男女同薪推動者莉莉·萊德貝特的故事的《莉莉》。她的圖標是電影膠卷芯。
這場全自動太空旅行不僅刷新了歷史,也點燃了世界對女性航天新紀元的期待。
這次飛行持續(xù)10分鐘21秒,飛船在地球上空約106公里處達到了頂點,發(fā)射及返回過程平穩(wěn)順利。
這次任務(wù)被命名為NS-31,是自1963年蘇聯(lián)女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獨自飛天以來,全球首次實現(xiàn)全員女性太空組。捷列什科娃當年在太空中停留了三天,而NS-31雖然只有十分鐘,卻在象征意義上意義非凡。
女性航天員在歷史總?cè)藬?shù)中占比不足15%,而這一次,六位女性共同挑戰(zhàn)重力、突破地球邊界,刷新了這一刻度。
從星辰大海歸來,帶回的是希望。她們征服的不只是太空,更是性別想象的邊界。當太空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戰(zhàn)場,而成為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都能抵達的地方,真正意義上的“星辰大海”時代才剛剛開始。
下一次,當你仰望星空,記得,那兒已經(jīng)有她們的身影。
蓋爾·金:從恐懼中飛躍,找到內(nèi)心的寧靜電視主持人蓋爾·金(Gayle King)過去一直恐懼飛行,而這次卻突破自我、飛向宇宙,70歲的蓋爾·金成為迄今進入太空的最年長女性。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完成了這件事。”她說,“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她坦言,是好朋友奧普拉(Oprah)一直鼓勵她去挑戰(zhàn)自己。
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親臨現(xiàn)場,為好友蓋爾·金加油助威,激動落淚。
“飛行教官說我是很棒的成功案例。因為,她從未遇過一個如此恐懼飛行卻最終完成任務(wù)的人。”她描述太空中的寂靜:“你看著下方那顆藍色星球,心里會冒出一個念頭:‘那是我們的家?’在地球上,我們喧囂、對立。但在太空,是一種純粹的安靜和善意。”
阿曼達·玉·阮(Amanda Ngoc Nguyen)——首位進入太空的越南裔美國女性。
Amanda(阿曼達)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后曾任美國國務(wù)院駐白宮副聯(lián)絡(luò)官。完成立法使命后,她重新拾起太空夢想,終于站上通往星辰的倒計時軌道。“Xin chào Vi?t Nam(你好,越南)”——這句簡單的問候,跨越了地球與太空的邊界,也串聯(lián)起過去與未來。
從得克薩斯荒漠升空的這道銀色軌跡,在春日晴空中劃出短暫卻耀眼的弧線。當六位女性帶著宇宙塵埃返回地球,她們背包里除了紀念徽章,還有未來商業(yè)航天更具包容性的可能性。正如任務(wù)徽章上鐫刻的拉丁文格言——“星星屬于仰望者”,這場11分鐘的太空之旅或許正開啟著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