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是否從事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是否在工作中也迷惘過?是否在工作中找不到前進的動力和明確的目標?《干法》一書從六個方面解答了為什么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怎樣以高目標進行工作等問題。
? ? ? 有人評價這是一本號稱“泄露天機的書”。這本書也被馬云贊譽“很多事情我是一兩年才想清楚,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多年已經想清楚了”的書。
? ? ?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稻盛和夫的釋義是涵蓋了生活態度、哲學、思想、倫理觀等因素人格。
書中總結成功的經驗,稻盛先生說,只有你抱著強烈的愿望,并全力以赴,“神”才肯現身,才肯向你伸出援手。
我深以為然。我的老領導,時任61師參謀長張東曉多次給我們說。干一件事情,全力以赴,用心去做。首先,你絕對不是最差的,說不定往往還會是最好的。這就需要我們持續輸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神都會庇佑你。做一件事情,首先要做到自己心中的完美,如果一件工作自己都感覺不完美,感動不了自己,肯定不會感動別人。
在工作中不再發牢騷,不再說怪話,稻盛先生決定全面、正面、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工作。為了讓自己安心于在松風工業公司的工作,稻盛先生想,這樣的研究恐怕大學里也不會有吧,或許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鉆研。事情也真是奇怪,經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顯得熠熠生輝起來。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自己就變得積極主動了,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后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意義。
不發牢騷。不說怪話,讓自己喜歡現在從事的工作。因為“從事自己喜歡的作”和“讓自己喜歡現在的工作”同樣重要
努力的讓自己愛上現在的工作。我現在從事人事工作。負責干部任免,好多人都羨慕我。如果我輪崗,會失去這份工作。我感覺要珍惜這份工作。要學會感恩,學會讓自己喜歡現在的工作。把平凡的小事做到不平凡,甚至是非凡。
本書中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人生·工作結果公式。稻盛先生指出,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能力是先天的,比如智力、運動神經、健康等等,這是父母或者上天授予的,熱情就是后天努力,由自己的意志決定的。
比如某人很健康,頭腦聰明,“能力”打90分。但他因為有能力而過分自信,不肯認真努力,“熱情”只夠30分,那么,“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努力”,結果是2700分。
另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至多只比平均值略
高,只能打60分,但因為缺乏能力所以必須格外努力,因此熱情燃燒、拼命努力。他的“熱情”可打90分,那么“60分的能力”乘以“90分的努力”,結果就是5400分。
這就是說,同剛才那位有才能的人物相比,分數高出一倍。所以,即使能力很平凡,但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此外,還需要在這基礎上乘以“思維方式”。我認為,這個“思維方式”最為重要。與“能力”和“熱情”不同,“思維方式”的分值從“-100分”到“100分”,變化的幅度很大。不厭辛勞,愿他人好,愿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種“思維方式”就是負值。
無論你先天條件多優秀,多努力。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思維方式。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人生。與其抱怨不如直面人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