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待的心情去看了一場《岡仁波齊》,一股安靜的力量逐漸由心底生發。
2014年,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決定帶一直幫爸爸撫養他們的叔叔去朝圣,完成他多年來的夙愿。
當村民們得知以后,一些覺得自己身上有罪孽的村民也加入了朝圣隊伍。一個是經常殺牛的屠夫,一個是家里造房子死了兩個人的中年人,還有一個是天生殘疾的年輕人。
于是一行人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以后,就開始了長達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
于平凡中見真章,于無聲中顯力量。
影片就是安安靜靜地為我們重復朝圣之路上的跪拜、念經、安睡,再早起跪拜的過程。但卻有幾個代表性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深思。
①次仁曲珍朝圣路上誕子
她懷著孕,卻依舊和丈夫一起來朝圣,因為肚子里的孩子屬馬,和岡波仁齊神山的本命年一致,相信帶著孩子去朝圣會為孩子、為家人、為更多的人帶來福報。
某一天的晚上,次仁曲珍肚子疼將要臨盆,于是驅車到醫院,艱難生下一子,短暫休息,等公婆來見過孩子以后,繼續加入朝圣隊伍。這對于一個孕婦而言是多大的風險和多大的辛苦,還沒出月子就帶著孩子在寒冷和有著泥石流危險的朝圣之路上風餐露宿。
這對于自己、對于孩子都是一種莫大的挑戰,我們無法親身感受到彼時彼地的環境和朝圣者的真實感受,卻明白地知道那樣情況絕對不會是輕松舒適的。
但是,次仁曲珍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堅定和執著,從挺著肚子堅定地在楊培爺爺的邊上走,到忍著腹痛在醫院待產,再到忍受產子前的劇痛。面對著這一切,她從不抱怨,只是堅定著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保持著朝圣者應有的虔誠態度。
還有那個孩子,躺在車里,眼神清澈,似乎在享受著朝圣之路上的顛簸,感受著朝圣之路的風景,一直在和自己安靜地玩耍。這個孩子似乎是神賜的禮物般,被家人寄予著厚望,也滿懷著對他的祝福。
②拖拉機身手分離,眾人合力拉車
一個急轉,一輛越野車為避免與貨車相撞,而轉向朝圣隊伍拖拉機的方向,把拖拉機撞向了路邊的山溝。越野車司機下來道歉并解釋說里面有個呼吸困難的病人,于是一行人提醒他開車要小心以后讓他繼續趕路。
回過頭發現拖拉機車頭車軸撞斷,無法修復。于是決定舍棄車頭,由男人合力拉車,拉一段再回去朝拜。這相當于加重了朝圣路上的負重,但就算拉不動,人都傾斜了,但一直在堅持,到上坡的時候,女人孩子就一起幫忙推。
即使如此勞累,當碰到下坡路,男人們還是踏著歡快的步調順著地勢而下。當春暖花開,他們還是會在一天的勞累之后,脫下鞋子,在草地上圍成一圈歡快的唱歌跳舞。
簡單純凈的生活,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睡前集體虔誠得念經,一年的時間,就在這樣的生活節奏中度過,朝圣者享受著路上的酸甜苦辣和內心的無比安寧。
③楊培爺爺在岡波仁齊神山腳下與世長辭
當一行人到達岡波仁齊,楊培爺爺加入隊伍,在神山附近轉山。卻時不時傳出咳嗽聲,72歲高齡卻仍舊堅持轉山,可見他一生信仰的堅定。某一天早上,大家起來叫楊培爺爺起床的時候,卻發現他已安然離世。
于是尼馬扎堆在眾人面前講述了楊培爺爺的故事,一生的善良、淳樸和為家人的無私奉獻。同時又一直有著來朝圣的夢想。他在完成這一夢想以后安然離世,這是福報,也是善終,眾人雖然不舍卻未明顯地表達出哀傷。對于生死,在他們而言是注定的,只需去接受,在神山壽終正寢也確實是少有的福氣。
于是,在由喇嘛完成了楊培爺爺的天葬以后,他們為其豎起了石墓,向其鄭重告別之后繼續自己的朝圣之路。
看到這里影片結束,但留下了一曲意味深長。
真正的朝圣并非到達岡波仁齊就結束了,而只是剛剛開始,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朝圣之旅,要為心中的夢想、為家人的安康、為眾生的福報而不斷前行。
生命不息,信仰不止。愿你我都能在自己的朝圣之路上堅定前行,保持心中的善,以不同的方式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