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授權
文集:品讀《三國志·姜維傳》番外篇
文集:谷離子 —— 品讀《三國志·姜維傳》
前情提要
上一期,我們談到了姜維出西平,司馬昭下令伐吳,對抗諸葛恪。
姜維奇襲西平,王昶攻打江陵,諸葛恪臨危受命,司馬師興師伐吳 —— 品讀《三國志姜維傳》第二十期
本期,我們說說諸葛恪在東興大破司馬師,姜維偷襲臨洮。
每欲興軍大舉,費祎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漢晉春秋曰:費祎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幸而決成敗于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十六年春,祎卒。
丁奉大破胡遵
公元252年十一月,司馬師下令三道伐吳。
其中,王昶攻南郡,毋丘儉打武昌,胡遵和諸葛誕帶七萬人打剛剛建成的東興。
東吳這邊,太傅諸葛恪親率四萬人,晝夜行軍,來救援東興。
胡遵領軍為先鋒,進抵東興,分兵來攻二城。不過,城高山險,打不下來。
諸葛恪讓丁奉、呂據、留贊、唐咨等將領為前部軍馬,從山的西面上去,溜出了包圍圈。
緊接著,丁奉為先鋒,領三千人順著水路,迎著北風,兩天時間就繞到了胡遵背后。
正巧天寒下雪,胡遵正和將士們開座談會,喝酒喝得正開心。
丁奉領著先鋒隊上岸之后,看到這番情景,估摸著兵力不夠。但是,現在不偷襲,就怕錯過了最佳時機。
怎么辦?丁奉靈機一動,脫下身上的鎧甲,把武器藏在身后,大喊:“封侯賞爵,就在今日。弟兄們,上!”
敢死隊,畢竟是敢死隊,遇到強敵不犯怵。被丁奉這么一激勵,大家士氣高漲,也跟著脫了衣服,光著膀子準備搞大事。
岸上的魏軍喝了不少,看到一波光著膀子的大老爺們兒,又瞧見這天寒大雪,還以為是落魄的流民,紛紛嘲笑起來。
沒想到,這些人竟然是東吳的精銳先鋒,上岸就開始大造聲勢,魚貫而入。隨后,呂據等人的主力軍也到位,呼啦啦地殺入了胡遵的營地。
圍觀吃瓜的魏軍以為東吳天降神兵,四散而逃,爭相渡過浮橋。結果,浮橋撐不住,竟然中途被踩斷,魏軍紛紛落水,場面十分混亂。
胡遵的前部都督韓綜等人當場身亡,死者數萬。
當初,孫權在世的時候,韓綜叛吳而投魏,孫權非常恨他。諸葛恪這次獲勝,拿著韓綜的首級就送到了祭奠孫權的廟宇里。
郭循行刺費祎
前面我們說到過姜維攻打西平,抓獲了郭循。郭循很識時務,也沒反抗,就投降了。
蜀漢的人詢問他曹魏的情況,他也是盡力作答,顯得十分誠懇。
劉禪有了之前封賞夏侯霸的經驗,感覺還不錯,反倒是很得意,于是他也照舊,封賞郭循為左將軍。
哪知,郭循到了蜀漢,前半年還盡職盡責,到了后半年忽然變了一個人。
年末的祭祀大會上,郭循邊拜祭,邊往劉禪身邊靠。
姜維為衛將軍,站在劉禪身旁,看到郭循靠過來,覺得有些奇怪。
于是,他大喝一聲,嚇退了郭循。眾將早就看不慣郭循,忽然有人高聲叫喊,說郭循打算行刺劉禪。
這下,祭祀大會炸開了鍋,大家紛紛把注意力投向郭循。郭循慌忙下跪,拜倒在劉禪面前,大呼冤枉。
劉禪這人也是個大心臟,說:
“今天是拜祭祖先的日子,大家和氣一些。這不是什么事都沒發生嘛!干嘛這么劍拔弩張的。
來來來,一人三炷香,早點拜完,我們早點回去歇息。”
皇上都發話了,眾將也稍稍平靜下來。可姜維絲毫不敢懈怠,整個跨年時期,都時刻不離劉禪,還派人緊盯郭循,以免發生意外。
前文,我們說到費祎失寵,于是把辦公地點從成都搬到了漢壽。
盡管如此,費祎仍舊掌管著軍機正要,所有的大型派兵行動,也都要費祎簽字同意才能執行。
姜維前幾次出兵聯絡羌胡,又修城堡,又接應異民族,又攻城池,屢次想搞個大事。
無奈費祎總是節制他。姜維要五萬人,費祎給兩萬。姜維爭辯,費祎干脆就給一萬。
費祎搬家到了漢壽之后,越雋太守張嶷曾寫信給他,說蜀漢內部最近瘋傳有刺客出現,他身居高位,要小心謹慎。
費祎這人很比較浪漫,為人處世很坦蕩,也很博愛,雖然不受寵,但是他也不去據理力爭,仍舊自顧自地做事。
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費祎宴請蜀漢大臣們來漢壽吃個團圓飯,也包括了郭循。
三杯兩盞淡酒下肚,費祎有了些醉意。
郭循忽然起身,行刺費祎。費祎應聲而倒,當場死亡。姜維趕忙起身捉拿郭循,并當場誅殺。
曹魏那邊獲悉費祎遇刺,順水推舟地褒獎了郭循的子女們,并讓兒子繼任爵位。
諸葛恪反攻淮南
諸葛恪大敗曹魏軍隊于東興之后,加官進爵,又都督了揚州和荊州的軍事。
回到建業,諸葛恪信心爆棚,又打算大舉進攻曹魏。
曹魏的光祿大夫張緝認為諸葛恪藥丸,司馬師覺得有意思,愿聞其詳。
張緝說,東吳剛換了主人,諸葛恪又功高震主,這不是在送死嗎!
當諸葛恪的進攻計劃擺在東吳朝堂之上時,群臣反對,一起來勸諫。
諸葛恪就是不聽,一意孤行。中散大夫蔣延爭得最兇,諸葛恪直接喊人把蔣延抬了出去,然后發表了一番演講。
(不得不說,寫得真好,番外將有介紹。)
最終,東吳群臣雖然心里不從,但是也沒人敢反抗。
三月,諸葛恪從各州郡征調二十萬人,聲勢浩大地攻入曹魏領土。為了維持穩定,四月,諸葛恪又下令大赦。
姜維圍攻臨洮
姜維見東吳鬧了這么大的動靜,現在費祎已經身死,無人再能節制自己。
于是,姜維上書向劉禪陳情,請求大舉北伐。
劉禪無可奈何,身邊除了這些自己提拔上來的人,軍權已經盡在姜維手中,只好同意。
姜維帶著三萬人,從石營而出,將臨洮的狄道城圍個水泄不通。
諸葛恪進入淮南之后,并沒有遭遇像樣的抵抗,到處驅趕和俘虜人口往東吳遷移。
東吳將領們被這么折騰得很疲憊,收獲也不大,畢竟動用了全部家底過來打劫,總這么下去也不是事兒。
于是,大家向諸葛恪提出建議,
“我們不如圍攻合肥新城,這里是曹魏的前線大本營,他們肯定要來救,我們到時候守株待兔,圍城打援,就不用這么折騰了。”
諸葛恪覺得有理,于是掉頭圍了合肥新城。
東吳和蜀漢這一波聯動,著實讓司馬師驚出一身冷汗。
他找來軍師虞松,詢問意見,后者認為姜維才是大患,合肥新城只要一日不破,就沒事兒。
這正和司馬師的心意,于是派郭淮和陳泰,悉數調遣關中軍隊,去解救狄道。
同時,司馬師發信給合肥新城的守將毋丘儉,讓他好好防守,來牽制東吳。
探馬回報,說司馬師起大軍來援救,姜維罵了兩句,只恨司馬師跟他爹一樣狡猾。
圍了幾日狄道城,曹魏堅守不動,姜維自知糧盡,于是解圍撤退。
此時,陳泰已經抵達洛門,聽聞姜維撤軍,便掉頭回了長安。
下期預告
諸葛恪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