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寫了《我是怎么從自卑內向變得死不要臉的?》之后,經常有人在網上詢問我“克服”自卑的方法。(是真的,我保證。請你假裝我很紅好不好?(? ̄??? ̄??))
而我,一個曾認為自己天生自卑的男青年。終于在閱讀中明白了如何科學地面對自卑。來,跟我念一遍:是面對自卑,不是克服自卑。
在科學面對自卑之前,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自卑。維基百科中文頁面給出的定義是:具有因為不如他人而生出的較他人為卑劣的感覺。打個比方,你會因為別人比你好看、比你有錢、比你學習成績好而感到自卑。
了解自卑的定義很有必要。因為光是明白這些,就足夠刷新很多人的認知。再說一遍自卑是什么:首先,這是一種感覺。其次,這種感覺需要條件才能觸發。
1.感覺和環境影響
當我聽某人說自己性格比較自卑時,我幾乎也差點笑了出來。一種感覺怎么可能是一種性格呢?我們知道“疼痛”是感覺,那么,一個人摔得很疼,能不能稱之為“性格比較疼痛"或者說“性格比較易痛”呢?很明顯,不行!
有點好笑了對吧,還有更好笑的。當我詢問一個姑娘如下的問題時,她的回答非常值得參考。
提問:“下面哪種情況,會讓你感到自卑?”
1.一個小孩子說你長得很丑。
2.你喜歡的人,說你長得很丑。
3.你媽媽說你長得很丑。
4.你的情敵說你長得很丑(前提是對方真的長得很丑,而你沒有那么丑)。
姑娘的回答是“喜歡的人說自己長得很丑時”。這可就奇怪了,同樣都是很傷自尊心的負面評價,為什么被喜歡的人說出來,才會感到自卑?
答案很簡單:一個人是不是自卑,不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而是受外部環境影響的。談話對象,所處的場景,甚至時間不同,都可能引發一個人的自卑。
2感到自卑的因素
說一個我的故事吧,剛到上海那會,我在朋友家附近的公園里鍛煉身體,當我看到一個小伙子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時,也準備嘗試。我很怕比對方表現得差,沒敢太靠近。
五分鐘后,我終于下定了決心,準備在單杠上用結實的身體、霸氣的姿勢,完成一次力與美的巧妙結合。但是不湊巧,半分鐘后,我結束了動作。以為能輕松搞定的引體向上,我只完成了2個半。
看著周圍的人群,我特別尷尬,臉也慢慢發燙。正在這時,我的目光和一個大叔相遇了,他的眼神似乎在嘲笑我的弱不禁風。我的臉,溫度高到能煮熟雞蛋了。更糟糕的是,他居然連續做了十多個引體向上,好像還對我輕蔑地笑了。
我當時恨不得跪下來,向他認錯,因為我裝逼失敗了。當然了,跪下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很尷尬地笑了笑,還有點愧疚地說了句:“哎呀,我還以為自己能行呢!”
你說好不好笑?明明是一種我不擅長的運動,我卻要為做得不好,向一個根本沒有從屬關系的陌生人解釋理由。
更好笑的是,當時天色已晚,大叔未必在看我,也未必表情輕蔑。可能只是我想得太多,因為我在乎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的否定。
發現了嗎?硬要在人與人之間尋找從屬關系,并認為自己有義務向別人解釋自己的失敗,是產生自卑的重要原因。
一個人感到自卑,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害怕別人的否定,一種是“用別人的眼光”自我否定。更要命的是,所謂“別人的眼光”,很可能是自以為是。
也就是說,你覺得別人會認為你表現得不夠好。可是,你要搞清楚,別人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你,更別提在乎你如何表現了。
3.自卑是誰的“特權”嗎?
經常感到自卑的人,會認為長得好看的人,有錢人和學霸這些人生贏家從來不自卑。而自己卻天生自卑,患了名叫“自卑”的病。可事實并非如此。
假設出現下面這種極端情況:
你在街上被記者包圍,一群人把你帶進了大廳。臺下有5000名你完全不認識的觀眾,主持人邀請你做一場半個小時的演講。當然了,這個主持人,你也不認識。在場的所有人,都把你錯認為某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想聽你的奮斗故事和成功經驗。你現在該怎么辦?
我猜,你可能會緊張、害怕,甚至感到自卑。因為這么光彩奪目的時刻,你居然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不過沒關系,有這種感覺的人,多得是。
1977年Book of List雜志發表了1973年“最恐懼事物”調查結果,3000名受訪美國居民中, 41%提及害怕“公開演講”,排名第一,而“死亡”選項排名第六;
為什么人們對于公開演講的恐懼,超過對死亡的恐懼呢?因為在公開演講中,只要稍出差錯,就會受到來自群體的負面評價,從而產生被離棄,被隔離的感覺。(引自“友心人”公眾號2016-6-22的推送文章)
所以,我們能不能這么說,公開演講的環境讓很多人感到自卑,即使這個人的本職工作已經達到了行業頂端。
Ted演講風靡全球,參演嘉賓全是行業精英。即便如此,精英們仍然需要數月的彩排和演講訓練,才能達到18分鐘的不自卑,并做到鎮定自若。
如果一個人從不感到自卑,那么很可能:他一直在熟悉的領域生存。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在特定環境(比如公開演講)中感到自卑,這是常態,而不是某些人的“特權”,或者說是某種疾病。
4.科學面對自卑的方法
自卑是種感覺,就算你認為自己不應該感到自卑,它仍然會客觀存在。
我們要克服的不是自卑,因為感覺是沒法克服的。而是要克服因為自卑產生的愧疚感,或是因為害怕搞砸了,故意給自己施加的某種責任感。
特殊的環境會讓我們感到自卑。不過這不要緊,因為人人都會自卑,我們不可能在每個場景下都做到鎮定自若。就算是緊張、恐懼還自卑了,也沒關系。告訴自己,這就像是摔倒了,或者是感冒了一樣稀疏平常。
還是拿公開演講舉例吧,如果你感到很緊張,就直接告訴所有人“你很緊張”,沒有人會怪你的,他們反而會給你鼓掌。因為至少你很誠實。公開演講過的人,能理解你的恐懼。如果他們嘲笑你,就是否定過去的自己啊。
學會正確認識自卑這種人人都有的負面感覺,不因為自卑而產生其他負面情緒,才是科學面對自卑的方法。畢竟,自卑——這種人人都有體會的感覺,并不是種病啊!
參考資料: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自卑
(自卑的定義,來自維基百科)
相關閱讀:
為什么你學不會自信和強大?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和群聊,如需轉載,請給我發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