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時不用學樂理
相信選擇學吉他的都應該都是有興趣才學的,樂理枯燥乏味,把時間花在上面對于初學吉他的反而會導致興趣大大降低,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建議初學吉他的時候只要看得懂吉他譜就好了,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歌,一首練好再下一首。
什么時候學樂理呢?在你練習了一定數量的曲子之后,到某一天開始疑問為什么這個地方用七和弦,這個和弦為什么叫F的時候,再開始學樂理。在一定的實踐基礎上,帶著很多的疑問,這個時候學樂理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以前在課堂上對老師講的樓梯的結構形式感覺很抽象不能理解,等到后來去實習的時候才恍然大悟。樂理循序漸進,和吉他練習相互搭配,比起一開始就花很多時間去學樂理效果好很多。
看你如何定義“樂理”的范圍
理論上自然音階?do re mi fa sol la ti?已經是樂理了,一般人不至于不知道。
吉他是和弦樂器,最初級的應用多是用來給歌曲配和弦彈唱,和弦倒是可以死記樂譜指型,不問來源和構成,但是右手的節奏、分解和弦時候的順序,這些一樣屬于樂理。較為復雜的是指彈風格,除了需要非常熟悉吉他,還需要在和聲學理論有所研究才容易比較好發揮。
也就是說或多或少的你需要一些樂理知識,熟悉樂理則能給你在樂譜內外獲得更多自由空間,不懂樂理則是處處受限這里不行那里不會。
具體要學哪些樂理,學到什么地步,你應該去看你的教材,因為只有跟練習結合在一起的樂理才有意義,不然光說一通理論意義不大。
基礎的樂理必須學
關于和聲的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
基礎的樂理知識包括音律,調式,節奏和節拍,記譜(學民謠吉他的話六線譜是肯定要會的,最好能接觸下五線譜,不需要像六線譜那樣熟練,能看懂就夠用了,古典吉他必須熟悉五線譜。然后還有就是音符的時值,拍號,速度,調式等等東西的記法以及常用的技巧的記法。),還有三和弦以及七和弦的構成之類的。
其實我覺得,李重光的《基本樂理通用教材》這本書里講到的東西都是必須要會的。這些東西很重要,但是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地學。因為樂理確實是很枯燥,不能完全理解的話很容易忘記。
所以我的建議是一天學一點就好了,現在大部分吉他教材都會有相關的樂理知識的講解,跟著書的進度,把一部分內容弄懂了再開始學習下一部分的內容。
至于關于和聲的這部分,初學的時候可以完全不用管他。反正等你開始自己扒譜子,編曲,創作的時候,需要這些知識自然會去學,如果一直都用不上的話學了也會忘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