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你講解的是《為何愛會傷人》的第二部分:了解愛情戰爭的根源,走出愛情磨合期。
每個人都向往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據說,每一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50次想掐死對方的沖動。連恩愛的夫妻都如此,更別說感情有問題的愛人了。
這其實就是武志紅老師所說的“戰爭磨合階段”,他認為愛情迷戀期的幻想破滅之后,情侶或者夫妻就會進入到戰爭磨合期階段。雙方都會覺得對方讓自己煩惱、痛苦,甚至會后悔開始這段感情。
那么,為什么從前你儂我儂的兩個人,會變成這樣呢?接下來,我就先來給你講講,親密愛人變成敵人的心理根源。
很多女性朋友都抱怨過自己的丈夫,婚前把自己捧在手心,婚后把自己當成女傭。男人們也經常抱怨,談戀愛的時候,對方總是小鳥依人乖巧可愛,怎么結婚之后就變成河東獅吼了呢?有人會說“都怪當初瞎了眼啊!”其實啊,這句話還真挺有道理的!因為在迷戀期,你愛上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理想對象,確實看不到真實的對方。
但是,迷戀注定是要破滅的,所以,戰爭磨合期是愛情的必經階段。每對戀人產生矛盾的原因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是從心理角度去探究,就會發現根源都離不開這三個:安全感、支配欲望、愛的失衡。
而缺乏安全感,是導致矛盾的首要原因。
經營感情需要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多形成于三歲前,建立于孩子與母親的關系中。如果母親給了孩子充分的愛,孩子就能建立起安全感,等到孩子長大后,開始經營自己的感情時,也更容易正確面對問題,學會用溝通化解矛盾,親密關系就能夠不斷戰勝困難,越來越牢固。
相反,如果孩子在三歲前沒有得到母親足夠多的愛,長大后就會缺乏安全感,即使成年了,內心也總會渴望退回到嬰幼兒狀態,在戀愛關系中會產生很多問題。具體說來,一是對親密關系的判斷很悲觀,總是看到“不愛”的證據,忽略“愛”的證據,和伴侶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逃避,而且總是會輕易地就否定對方,否定兩人之間的感情,幻想世界上有一個完美的MR.RIGHT 或者MISS RIGHT在等著自己。二是就算遇到了很好的愛人,擁有了美好的愛情,心里也會充滿懷疑,然后用各種方式考驗對方,逼對方證明他對自己的愛,結果把愛人的耐性都耗光了,最后可能真的就不愛你了。三是看待事物很武斷,覺得事情非錯即對。比如,認為真正的好男人就是要100%地愛自己,只要有一點兒沒做好,就說明他是個渣男。
所以,當愛情出現問題時,你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因為自己在童年時缺乏安全感,才導致兩人之間的問題,不要一味地怪責對方。
導致矛盾的第二個原因是有支配欲望。
其實,在各種人際關系中,你都可能會遇到有支配欲望的人。而在戀愛中,他們的表現是這樣的:他看起來很在乎自己的戀人,實際上在乎的是他幻想中的完美戀人,他只會要求戀人用他期待的方式去對待他,卻從來不關心戀人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他對戀人發出的信號是:“你不行,我才行,你得聽我的。”
對于支配欲望很強的人來說,他們的邏輯很僵化,他們認為自己好好地對待戀人之后,戀人也必須用特定的方式回饋他,否則就是不愛他。如果戀人認同并配合他,充分滿足他的支配欲,他就會表現出“我可以為你做一切”的狀態。但這種關系不會長久,因為當戀人徹底被他控制的時候,往往就是被拋棄的時候。
夫妻吵架常常就是一種權力之爭。支配欲強的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權力,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對方身上,對方越是表現得不情愿,他們就覺得這越能體現出自己的權力。很多夫妻吵來吵去,無非就是為了證明“你不行,我才行,你得聽我的”。
導致矛盾的第三個原因是愛的失衡。
愛的失衡與俄狄浦斯期的偏差,有直接相關。先來給你解釋一下什么是俄狄浦斯期,它指的是孩子3到5歲時,對異性父母的愛達到高潮的一個階段。在這一時期,兒子特別粘母親,疏遠父親,女兒則相反,可以說,這是我們人類最早經歷的“三角關系”了。
在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中,父母會把夫妻關系放在首位,并注意平衡好與孩子的關系,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偏差,長大后對愛情會有正常的渴望。但是,如果在家庭中,親子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比如妻子對兒子的愛明顯超過了丈夫,那這個兒子就容易形成戀母情結,女孩的戀父情節也是同理;又或者孩子被父母忽略,成為俄狄浦斯期這個三角關系的失敗者,這個孩子就可能出現第三者情結,長大后為了彌補童年的失敗,會有意無意地陷入各種三角關系中,渴望將一個異性從他的愛人身邊奪走。
不管是戀母、戀父還是第三者情結,都會對親密關系造成比較嚴重的破壞,比如習慣性出軌、引發婆媳矛盾,等等。
了解了缺乏安全感、支配欲望、愛的失衡,這三個會導致親密關系出現問題的原因之后,接下來,我要給你講講三種破壞親密關系的行為,和對應的改變方法。
第一種行為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對方。
親密關系正確的相處之道是交流彼此的感受,不是爭論對錯,所以,在與另一半溝通的時候,不要揣測、評價對方,也不用急著為對方出主意、幫他解決問題,而是要學會傾聽對方的感受。
首先,你要做到不揣測。也就是不要用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去猜測愛人的想法或做法。在這里和你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女性朋友雅莉說,每次她的丈夫開始說話,她都能接下去幫他說完,因為她實在是太了解他了!但是,后來有段時間,她丈夫和一位女同事走得特別近,雅莉知道后與他大吵一架。丈夫的理由是雅莉不理解他,那個女同事更懂他。雅莉想不通,自己明明那么了解他,為什么丈夫還會這樣說她?然而,從心理上分析,雅莉了解的只是丈夫表面的需求,并沒有深入感受他的內心感受和情緒。
其次,你要做到“不評價”。因為,不管是夸獎還是批評,都會阻斷交流。比如,丈夫告訴你,他錯過了一個大客戶,其實是希望你能體會他的失落,好好安慰他,但如果你評價他哪里做得不好導致客戶流失,情感的交流就沒法繼續了。
最后,你要做到“不出主意”。因為很多時候,對方與你溝通,只是在向你宣泄自己的情緒,并不需要你的建議。很多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比出主意有用多了。
破壞親密關系的第二種行為是,一方太過強勢,導致另一方發動隱形攻擊。
在親密關系中,如果一方過于強勢,就會讓弱勢的一方難以表達自己憤怒,不敢還擊。但是,憤怒是客觀存在的,于是,弱勢一方的意識和潛意識會發生分裂,在意識上不敢發怒,潛意識里卻是憤怒的。為了平衡這種分裂的心理落差,弱勢的一方常常會發動隱形攻擊。
比如,如果家里都是你說了算,你會發現另一半非常喜歡犯低級錯誤,比如亂扔東西、找不到鑰匙、拖拖拉拉、洗碗不干凈,等等。這些莫名其妙的錯誤讓你火冒三丈,可是另一半卻看起來一臉無辜。這其實就是弱勢的另一半在發動隱形攻擊,他本身是意識不到的,是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渴望讓他這樣做的,而且這些舉動雖然并不直接,但是也能起到激怒你的目的。
所以,為了在親密關系中避免這種隱形的攻擊,如果你是弱勢方,就要想辦法直接表達你的憤怒,好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是強勢方,當你發現另一半總是犯低級錯誤的時候,就得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強勢,進而學會尊重他人,允許另一半表達自己的不滿。
第三種行為是,親密關系中的洗腦和壓制。
武志紅老師在書中指出,不是所有人建立親密關系都為了幸福快樂,有些人談戀愛,只是為了建立一種“你永遠是錯的,我永遠是對的”的關系。他在書中就分享了這么一個案例,女子ROSE在和丈夫談戀愛前,曾經交往過一個男朋友并有過性關系,認識丈夫并開始交往之后,她將這一切都和他講了。結果丈夫說,ROSE是他的初戀,雖然他有些介意ROSE的過去,但是能忍受,不過他要求ROSE以后什么事情都聽他的。因為內疚,ROSE答應了。從此以后,噩夢開始了。丈夫開始不斷地逼問ROSE:還和什么男人交往過,還有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沒有交代,你是不是和某個男人“有一腿”?!而且,丈夫還是總拿ROSE有過情史這件事來羞辱她,并要求她無條件地服從。
從心理上分析,妻子的情史只是一個幌子,或許這的確讓他感到難過,但更大的可能是,他利用這一點來壓制妻子,讓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永遠高高在上,讓自己永遠正確,而妻子永遠錯誤。否則,如果他真的在乎妻子的情史,他完全可以在一開始知道的時候就終止這個關系,而不是結婚后繼續逼問、壓制妻子。
而如果你發現你的戀人有這種洗腦、控制、壓制你的傾向,一定要盡早抵抗。但是反抗這樣偏執的人,可能會有危險,因為他們會用暴力來捍衛自己的“永遠正確”。如果你意識到有這種危險,一定要先保證自己的安全,然后再去結束這段關系。
以上呢,就是三種會破壞親密關系的行為,分別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對方;一方太過強勢,導致另一方發動隱形攻擊;以及,以愛情為名的洗腦。從上面的講述中你應該發現了,在一段親密關系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與之相對的,也有安全通過愛情磨合期的方法,下面我就來一一為你講解。
第一個方法是,接受自我,及時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
這既要求你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不要非黑即白,要知道好和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也要求你要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然后真正地接納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另一半,從而接納真實的另一半。
第二個方法是,適度吵架,并從爭吵中了解真實的對方。
愛人之間的吵架,其實是正常的磨合。因為愛情是從迷戀幻想期開始的,那個時候雙方都沒有看清真實的對方,都是將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強加到了對方身上。而每一次的矛盾、爭吵、沖突,其實都是一次逐漸看清真實的對方的機會。所以,適度的吵架,能增進彼此的了解。
同時,在發現對方真實的一面的時候,你要學著接受不完美的愛人。每個人都想把對方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但是對方不一定愿意;反過來,你也未必想要變成對方希望的樣子,你只是想要做你自己。所以,推己及人,你要接受戀人的不完美。
第三個方法是,不計較對錯,注重對方感受。
愛情和工作不一樣,工作中要劃分正確和錯誤,但是愛情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如果你真的愛對方,希望更了解對方,就要換一套思維方式——在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要去分辨錯對,而要冷靜下來好好溝通,耐心地傾聽對方的感受,同時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發生爭吵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因為這樣只會讓爭吵升級。你要記住,家是交流感情的地方,而且,愛人之間的爭吵沒有勝負,就算吵贏了,也會輸了感情。
好了,以上就是《為何愛會傷人》這本書第二部分的主要內容:了解愛情戰爭的根源,走出愛情磨合期。我來為你總結一下:
首先,我給你分析了親密愛人變成敵人的心理原因,分別是缺乏安全感、有強烈的支配欲和愛的失衡。
其次,我給你講了你要警惕的三種會破壞親密關系的行為,和對應的改變方法。第一種行為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對方,其對應的方法是不揣測、不評價和不出主意。第二種行為是一方太強勢,導致另一方發動隱形攻擊。對此,如果你是弱勢方,就要想辦法直接表達你的憤怒,好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是強勢方,就要學會尊重他人,允許另一半表達自己的不滿。第三種行為是親密關系中的洗腦和壓制,對此你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抵抗,并在必要的時候結束這段關系。
最后,我給你介紹了能幫助你安全通過愛情磨合期的方法。第一方法是接受自我,及時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第二個方法是適度吵架,了解真實的對方;第三個方法是不計較對錯,注重對方感受。
愛情磨合期是親密關系中最關鍵的階段,能否通過這個階段的考驗,決定了這段關系是死亡還是升華。如果你能認清問題的根源,警惕各種破壞親密關系的行為。
然后,或理解、或寬容、或調整自己的心態,就能和愛人攜手走一段更遠的路。
好,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
我是海丹,2019,我有一個小小的愿望,100天讀書分享,如果您也支持我,請關注我,給我一個小小的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