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你們認為一個人與戀人的交往模式與童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嗎?認為有的請回復1,沒有的請回復2。(看到你們的回復,大部分都是認同這一觀點的)那么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本書《為何愛會傷人》,作者武志紅,以他多年的心理咨詢師經(jīng)驗,從以下三個方面為我們分析了愛情與童年的關(guān)系:
一、愛情的真相
二、為什么愛會傷人
三、如何去愛
一、愛情的真相
先做個調(diào)查,你們愿意被人視為男神或者女神嗎?愿意的請敲1,不愿意的請敲2。(和我想象中的一樣,大部分人都很向往男神女神)但作者告訴我們,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愿做別人眼中的男神女神。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都是吃五谷雜糧的凡人,是凡人就必然有缺點和優(yōu)點。而被神話的我們并不是真實的自我,只是別人眼中的幻象。是幻象那就總會有破滅的時候。
那么這種幻象來源于哪里呢?它就來源于我們的童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長大后我們將小時候心里期待的異性父母的模型幻化為擇偶的標準。
但是,不管小時候我們的父母有多么的讓我們失望和不滿,我們最先愛的還是我們的父母。而這種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深處,夾雜著我們對所有的最初的愛的體驗。所以,當這些活生生的體驗被牽動時,就會喚醒我們最強烈的情感。
書中作者列舉了一個找他做過心理咨詢的女孩Lisa,小時候她一直是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爸爸因工作的特殊性一直在外地,一年都不能回來一次。那時她對爸爸非常的渴望,而爸爸每次回來也是非常寵愛她。6歲時,她的爸爸終于調(diào)回來了,一家人團聚了,可是她卻迅速陷入了失望。因為爸爸回來后對她要求非常高,所以用了很多非常粗暴的方式。這給她埋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讓她覺得原來愛就是“相見不如不見”。而且也讓她開始憧憬與爸爸相反的男性——溫柔、多情和寬容。
她也的確是按照這個模式去找戀人的,但奇怪的是她找到的都是清一色表面上溫柔、多情且寬容,但實際上卻是粗暴缺乏耐心的男子。
換句話說就是Lisa每次的戀愛關(guān)系是她童年時與爸爸關(guān)系模式的再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的男子既符合她意識上的理想異性,又有她爸爸的某些影子,因此她會每次都愛上這樣的男子。
作者稱這種心理機制為強迫性重復,就是說一個人小時候與異性父母或重要親人形成的關(guān)系模式的不斷復制。比如說,一個人小時候的關(guān)系模式是信任,那他就會不斷復制信任,最后還能贏得別人的信任。相反,如果他小時候的關(guān)系模式是充滿敵意,那他就會復制敵意,最后讓別人都提防他。
所以為什么我們會看到,一些人,哪怕被拒絕了100次,依然不會放棄要與你交往。可有些人,哪怕你對TA好了99次,只要有一次疏忽了,就會被看成是不愛TA的表現(xiàn)了。
因此,作者認為愛情其實就是一種輪回。輪回就是為了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也就是童年的美好,還要!童年他們這樣對我,我要讓他們認識到并向我承認他們是錯的!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童年的時候要多給他愛和支持,同時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予他足夠的信任。那么孩子就會學到愛、信任、獨立和自強,并把這些好的東西在他的人生中進行重復。
二、為什么愛會傷人
如果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異性父母讓孩子不滿,那么他就會在心里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異性父母。因為童年的時候,我們與父母比,屬于弱勢一方,只能被動的接受。而成年后與戀人比,雙方變得勢均力敵。所以童年時期對父母的不滿,成人后就升級為對戀人的改造。所以“改造夢想”是戀愛關(guān)系痛點的根本原因。它表現(xiàn)為以下4點:
1、隱秘的權(quán)利斗爭
權(quán)利就是要讓別人聽從自己的意志,也可以理解為控制,或者說洗腦。但沒有誰愿意被控制。所以,如果把夫妻吵架,理解為尋求權(quán)利,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丈夫說:“我們今天吃牛排吧。”妻子回答說:“好呀”,然后接著問丈夫:“你想去餐廳吃,還是在家里自己做呢?”這時,丈夫可能感到尷尬,因此厲聲的說道:“你為什么要把問題想的這么復雜?”
在健康家庭長大的人,可能無法理解上面例子中的丈夫為什么那么奇怪。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丈夫所隱含的意思是:“你難道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嗎,為什么不乖乖聽我的?”所以,很多夫妻吵來吵去,其實就是在內(nèi)心爭取這樣一個結(jié)果——你什么都不懂,你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你什么都要聽我的。
2、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
意思就是錯誤的從自己的角度去揣測、評價和出主意。
錯誤一:揣測
揣測就是拿自己的理念去揣測對方。有以下兩種情況:
001、部分推理:你的事實不是我的事實。
【場景】妻子聽閨蜜和其他朋友說在大街上看到丈夫和一年輕女子摟摟抱抱,看起來很親密。于是,妻子就開始查看丈夫的所有通話和聊天記錄。一段時間后,妻子質(zhì)問丈夫。丈夫覺得妻子在調(diào)查自己,非常生氣。所以和妻子吵了起來,并且最后鬧到要離婚。
而事實上,丈夫是在上一個培訓班,班上的氣氛很好,好到最后性別似乎消失了,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經(jīng)常以擁抱的方式相互鼓勵,在大街上走起來也很親密。妻子朋友看到的也不是同一個女人。并且丈夫在這期間曾多次邀請過妻子一起參加這個培訓。
妻子的推理就是——很多人看到了同樣的事實,這難道不是事實嗎?妻子因缺乏丈夫的信息,導致她的推理是基于部分事實之上,誤解因此產(chǎn)生。如果妻子在自己產(chǎn)生情緒的一開始就與丈夫溝通,了解他的感受和事實,誤會就能避免了。
002、事實推理:他常做什么=他愛做什么。
【場景】丈夫經(jīng)常陪妻子買內(nèi)衣,對妻子喜歡的品牌、號碼也很清楚。可是有一天,妻子打電話讓丈夫幫他買內(nèi)衣,丈夫答應(yīng)了,結(jié)果卻沒有買回來。丈夫解釋忘記了。可是第二第三天還是如此。最后妻子生氣的對丈夫說:“如果你總是忘記,那我自己去買好了。”
丈夫很快答應(yīng)了,可是妻子更加生氣了,覺得丈夫不想買就早說,不要浪費她的感想和精力。丈夫不解為什么妻子非要他買。但妻子認為丈夫喜歡幫他買內(nèi)心,因為她的內(nèi)衣以前都是丈夫幫她買,所以這一次也應(yīng)該由丈夫買。
丈夫抱怨妻子不理解他,一個大男人是不喜歡做這些的,并且以前都是不情愿去買。只是因為怕妻子不高興才去的。
丈夫幫妻子買了幾年內(nèi)衣,妻子自動將事實歸納為丈夫喜歡這么做。但真正的事實是丈夫怕妻子不高興。如果丈夫能一早和妻子溝通感受,或許妻子就不會這么做了。
錯誤二:評價
評價就是視自己為主體,拿他人為分析對象,夸獎和批評就是分析工具。
【場景】丈夫在公司的提拔候選名單中。一回到家就告訴妻子,但妻子還沒聽完就打斷說:“得了吧,你人緣那么差,能被提拔才怪呢!”
想象一下,如果這個事情發(fā)生在你身上你是什么感受?
案例中的妻子犯的明顯錯誤就是太愛評價,并且是偏愛批評。丈夫本想和她分享喜悅,但她一評價,丈夫覺得受到了傷害,就會失去交流的興趣。
錯誤三:出主意
出主意是指當對方一說到“問題”,我們就急著給出建議,為對方“解決問題”。但多數(shù)情況,對方只是為了借“問題”宣泄情緒,并不需要我們的建議。
【案例】妻子回家抱怨說:“累死我了,一下午談了三批客戶。最后那個女的,挑三揀四,不懂裝懂,煩死人了。”
如果是你,你更希望丈夫以下的哪一種回答:
第一種——“別理她,跟那種人生氣,不值得。”
第二種——“大熱天的,再遇上個不懂事的顧客是夠嗆的。快坐下來喝口水吧!”同時把妻子平時愛喝的冰鎮(zhèn)酸梅湯遞過去。
選哪一種呢?第二種是吧。第一種的回答其實丈夫就是在給妻子提建議是吧,后面的情景可能就發(fā)展成這樣子了:
妻子:“那怎么行啊!顧客是上帝,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丈夫:“那就換個活唄!”
妻子:“你說的倒容易,現(xiàn)在找份工作多難啊!不管怎么樣,我每個月還能拿回家一萬多。都像你是輕松,可每個月就那幾千塊,夠誰花?而且兒子馬上又要上大學了,每年學費都要萬把塊吧!”
丈夫:“你這人怎么這么不識好歹啊?人家想幫你,你怎么沖我來了?”
妻子:“幫我?有本事你就像隔壁小王的老公,每月掙個四五萬,就真的幫我了。”
丈夫:“看著別人好,那和他過去!不就那幾個臭錢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這種是一種錯位的交流,對吧?其實妻子本來只是想倒苦水,宣泄煩惱,但丈夫把苦水當成了問題,急著給妻子出主意,解決問題,結(jié)果產(chǎn)生誤解。如果他選擇第二種回答,那后面的情形可能就是這樣了:
妻子感受到了丈夫的理解與關(guān)懷,繼續(xù)倒苦水:“誒,掙這幾個錢不容易啊,為了兒子今年上大學,我還是得咬牙堅持下去。”
丈夫:“是啊,你真不容易,這些年,家里主要靠你掙錢撐著。我這個掙公家飯的,最多能整個寬敞的房子回來。”
妻子感受到了丈夫的接受,也會回報接受,“話不能這么說,兒子的功課、人品,要不是你平時關(guān)照的多,哪有今天的模樣?誒,我們都不容易。”
這種情況就是絲絲入扣的交流,妻子倒出的苦水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感受,她也會回報理解和接受,短短的幾分鐘就把剛才的煩惱解決了。
3、拿愛人的“罪過”當擋箭牌
擋箭牌似乎可以保護自己,但會讓每次的吵架嚴重升級,甚至阻斷與愛人感受的傳遞。最常見的擋箭牌是——你錯了。
【場景】丈夫有了外遇,雖然丈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想離婚。但丈夫最后還是選擇離婚,理由就是“以前,我在你心中是珠寶,但以后,我在你心中就是一個垃圾,我不想在你面前做一輩子垃圾。”妻子是這樣鼓勵丈夫的:“你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了,我們以后可以好好過。”丈夫聽到這句話不再吭聲。
如果是你是這個丈夫,聽到妻子這樣回答會選擇離還是不離?
其實本來丈夫是在向妻子表達他的感受,但是妻子拿著“你錯了”的擋箭牌阻斷了這個感受的傳遞。
如果這對夫妻沒有離婚,以后每當發(fā)生沖突時,妻子可能都會甩他一句“誰讓我沒人家溫柔體貼呢。”這句話看起來是自責,實際上是在提醒丈夫你是個罪人,意思就是:你還怎么好意思和我吵架呢?你沒有資格!
所以不要去糾結(jié)誰對誰錯,談事情A的時候,只談A,而不去扯事情B和C。否則B和C可能就是擋箭牌。
4、隱形攻擊
隱形攻擊也叫被動攻擊,就是人際關(guān)系中弱勢一方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式來還擊強勢一方。比如沉默不語、躲避、哭泣、離家出走、懶散、遺忘、拖沓與失約等等。
我們生活中也常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媽媽送兒子上學,越是在那拼命的催促兒子動作快點,兒子可能就越表現(xiàn)的拖拖拉拉。
這四種表現(xiàn)方式是我們婚戀沖突的常見的情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改造夢想”。
當然,在正常的親密關(guān)系中,適度的吵架也是正常的磨合。盡管我渴望你遵從我的意志,你渴望我遵從你的意志。但大家較量了幾個回合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做很難得逞,而且得不償失。并且,大多數(shù)男人盡管有時會渴望“乖一點”的女友,但多數(shù)時候還是會覺得她有適當?shù)莫毩⑿愿谩M瑯樱蠖鄶?shù)女子盡管有時會渴望男友“強硬”一些,但多數(shù)時候還是覺得他有適度的寬松更好。
于是,一個正常的親密關(guān)系中,盡管吵架也在所難免,但不會成為這個關(guān)系的主旋律。盡管彼此都嘗試過爭奪一下關(guān)系的制高點,但不會特別渴望對方絕對地服從。
吵架也是磨合。每一個親密關(guān)系的一開始,雙方其實都沒有看到對方真實的存在,我們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將自己腦子里的愛人原型投射到對方身上。當發(fā)現(xiàn)真實的愛人和幻想中的愛人不相符時,我們會渴望真實的愛人朝幻想的愛人方向變化,但真實的愛人一定不大愿意。
反過來,真實的愛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而我們也不愿意。于是,兩人由此產(chǎn)生意志的較量。但這個較量過程自然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最終,在一個健康的親密關(guān)系中,較量的雙方都失敗了,誰也沒有改變誰,同時又通過這個過程了解了彼此,而后就可以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并與其打交道。
從這個意義上講,吵架也有相當?shù)姆e極意義。
三、如何去愛
實行“改造夢想”,是因為我們將人生的答案,幸與不幸的原因都歸結(jié)到對方的正確或錯誤上。但愛情的正確與否,關(guān)鍵不在于找到“正確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將自己的內(nèi)心修煉成“正確”的人。
因為婚姻,找的是伴兒,不是夢。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愛情就不再是單純的輪回,而會成為一個孵化器,孵化你的心,將你的心從孩子狀態(tài)升級為成人狀態(tài)。
所以,只有不斷修煉自己的內(nèi)心,才能更好的去愛。那么,該如何去做?
第一步,警惕愛情的七個教條:
001、一個人越愛我,會對我越好
這個教條的前提就是要這兩個人小時候與父母的關(guān)系都是溫暖而和諧的。否則就會變成這個人越愛你,就會對你越糟糕。比如我們平時在新聞中看到的某某某殺了自己愛人的報道。
002、越忘我的愛越珍貴
事實上,一個人越是忘我的追求你,在確定關(guān)系后就越容易“忘你”。那是因為他看到的是他投射到對方身上的“理想自我”。等到他得到愛人后,發(fā)現(xiàn)愛人并不是他的“理想自我”,那么他就會“忘你”。
003、年齡越大,越懂得關(guān)愛
這句話僅適用于那些愿意不斷學習和反省的人。不然的話,始終都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也就是說,一個懂得怎么去愛的人,會一直懂得愛;但一個不懂得怎么去愛的人,會一直不懂得愛。所以,愛的能力,和年齡是沒有關(guān)系的。
004、對朋友越好,對我會更好
不管一個人看起來和他的朋友或同事關(guān)系有多么好,這種關(guān)系所產(chǎn)生的情感深度都比不上情侶關(guān)系。所以,一個人在處理他和朋友或同事的關(guān)系時,會比較理性。但是,在深度的情侶關(guān)系當中,人們總是不愿意控制自己。因此,我們也常看到有些人對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很冷漠,但朋友同事卻很熱情。
005、他說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男人表現(xiàn)自己行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另一個是否定女人的優(yōu)點。所以,如果一個男人小時候與父母的關(guān)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他就喜歡否定女人的優(yōu)點。反過來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你不行”并不等于“我行”。
006、受過傷,會更懂得珍惜
除非這個人在發(fā)展新的感情時很少描黑前任,而是在反省自己的責任。如果僅僅只是期望找到一個“正確先生”或“正確小姐”,那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
007、有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一味付出的人,看起來非常偉大,但其實也是自戀的表現(xiàn)。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卻只顧自己付出,而他的付出卻未必是對方所需要的。
第二步,相信任何選擇都有道理。
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001 人格的對立面
什么意思呢?就是矛盾意識,也就是A和-A的關(guān)系。比如內(nèi)向和外向,快樂和悲傷,強勢和弱小等等。
婚戀中這種意識和潛意識的分裂,其實是我們內(nèi)心的需要。我們需要找一個人,把我們內(nèi)心深處被嚴重壓抑的東西投射到他的身上,那樣看到了他,也就看到了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應(yīng)該感謝他,讓我們滿足了內(nèi)心需要,甚至可以理直氣壯的將內(nèi)心的沖突轉(zhuǎn)嫁到這個在外部關(guān)系上來,從而極大程度上減輕了我們的痛苦。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他一個初中同學的愛情故事:他討厭自己的妻子,覺得妻子不僅丑,而且說話總不合時宜。夫妻倆經(jīng)常吵架或打架。同時他也有一個情人,不僅長的漂亮能干,而且在應(yīng)酬場合從不說錯一句話。? ? ? ? ? ? ? ? 他想過和妻子離婚,和情人結(jié)婚。但其實,他是先和情人是準戀愛關(guān)系,再認識妻子的。兩人沒在一起的原因是因為他那時覺得自己個子矮小,且外表一般,很自卑。而情人漂亮迷人,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又擔心情人不是真心的。雖然后來明白情人的真心,但最終還是和妻子結(jié)婚了,并且潛意識里根本不想和妻子離婚。
他沒有選擇和看似完美的情人在一起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逃避自卑。而選擇妻子,他可以將對自己這一部分的討厭投射到妻子身上,如果沒有妻子,這種討厭就會是他內(nèi)心的戰(zhàn)爭。
自己討厭自己的感覺太辛苦了,而將這種內(nèi)心的戰(zhàn)爭轉(zhuǎn)化成外在關(guān)系里的戰(zhàn)爭,自己就可以獲得很大的解脫了,只是這樣傷害了妻子。
002 你在并且我在
什么意思,就是說要想有穩(wěn)固的關(guān)系,必須接受對方的嗜好,不管嗜好事業(yè),還是嗜好旅游、收藏、攝影、音樂或者體育等,嗜好就是一個穩(wěn)固的第三者,否則你就可能要面對真正的情敵。
003 不做感情終結(jié)者的兩種心態(tài)
第一,賭徒心理。也就是我投入了10分,希望對方能回報10分。如果對方只回報了1分,我太不甘心了。于是,我繼續(xù)投入,希望能拿回那沒有得到的9分。但對方就是不肯給予回報,于是自己的損失越來越大,而不甘心的心態(tài)也越來越強。
第二種,自戀心理。也就是我很聰明,我永遠不會錯。于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選錯對象時,他們會為我怎么會看錯他而非常難過。所以,他們要么拼命掩蓋事實,對別人還是說戀人多么好;要么拼命去改造戀人,滿足自己沒有選錯人的自戀心態(tài)。
所以說,不肯與“錯誤的戀人”分手的人,未必都是“好人”。這既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也會犧牲對方的幸福。
004 第三者
第三者也有被動第三者和主動第三者。被動第三者是指陷入感情之后才知道對方有戀人,而主動第三者是明明知道對方有戀人,仍然投入感情漩渦。
我們通常以為第三者渴望將愛人占為己有。對于被動第三者而言,這可能成立。但對于主動第三者而言,她渴望的恰恰是三角戀本身,一旦三角戀變成雙人舞,她們反而會失去興趣,甚至退出。
為什么呢?因為這種第三者情結(jié)是一種彌補,也就是說做第三者只是想彌補童年的虧欠。
也就是說兒童時期父母與孩子這個三角關(guān)系,如果異性父母既愛孩子又愛自己的配偶,那么這個孩子長大了對愛情就會有正常的渴望;但如果這一階段愛的關(guān)系失衡了,那么這個孩子對愛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現(xiàn)種種問題。
遇到這些情況,那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呢?
第三步,接受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首先就是要接受童年的欠缺,接受自己父母的真實形象,放下童年時內(nèi)心對父母的怨氣。
其次是接受戀人的不完美,明白無論多好的戀人都不可能完美,而且戀人的優(yōu)點與缺點總是并存的。
最后,感謝那些已經(jīng)擁有的一切,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事物之上。同時,多問問自己,我成長的責任該誰負責?或者,當心神不寧的時候,至少可以問自己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我要的究竟是幸福,還是一個幻想?
第四步,走向真愛
首先,明白愛情中男友的差異。女人普遍對愛情的理解就是他對我好一點,我就覺得自己在天堂,他對我壞一點,我就覺得自己在地獄。換句話就是男人要對女人的感受負責。于是,當我們有愛與被愛的感受時,會半信半疑,這時就渴望別人給一個確認。
而這恰恰導致了男人的痛苦,而男人想逃離這種痛苦時,就會被女人理解為他們不愛自己,于是會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所以女人要活出自己的獨立性,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當有意地玩這個游戲時,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理游戲。當大家彼此都對其中的微妙心理有覺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對方在干什么,這樣一來就可以玩的很默契。
其次,發(fā)現(xiàn)愛的證明。靜下來認真客觀的想一想愛人對自己的意義是什么?
要得到這種確認,或者給別人這種確認,我們常想到的愛與被愛的證明就是戀愛中渴求我對他是唯一的,我們必須結(jié)婚,白頭到老。
如果是這樣想,看起來是在尋找愛的證明,而實際是在尋找不愛的證明。相反,我們要明白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你的自由選擇的一切,都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我們就會在不完美中發(fā)現(xiàn)愛與被愛的證明。
尊重那些正在發(fā)生的真實的愛與美好,放下愛情的神話。
最后,將心打開,愛才能流進來。將心打開后,別人的愛才能流進來,自己對別人的愛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這樣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內(nèi)心就有了支撐,會安定很多。
所以,作者告訴一段完整的感情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1=1。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兩人宛如一體。
第二個階段:1+1=0。什么意思就是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們兩個人怎么會走到一起?天大的錯誤!
第三個階段:1+1=2。意思就是我是我,你是你,但我們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覺到我應(yīng)該和你在一起。
通常我們所贊揚的愛情,其實大多只是處在第一階段而已。這一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幻想階段。我將完美另一半的形象投射到你身上,你也如此,我們覺得美好極了。然而,一個事實卻是,其實你沒有看到我,我也不了解你。
第二個階段,其實就是幻想破滅的階段:終于一點點地看到了真實的你,但真實的你與想象中的你怎么差別那么大?接受不了,于是戰(zhàn)爭,希望通過戰(zhàn)爭再要回那個想象中的人。
第三個階段,就是真愛階段了。接受了那個真實的人,終于感覺到,以自己的真實存在,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而生出的愛,才是最踏實、最真切的愛。
好了,總結(jié)一下,《為何愛會傷人》這本書作者告訴我們愛情是一種輪回,輪回就是為了重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以及修煉我們的內(nèi)心。所以,比我愛你更重要的是,我如何愛你。在愛中受過傷害的男女,不要讓自己的下一代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