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一|《一本小小的而藍色邏輯書》047頁
I便簽:
在做決策時,利弊分析法或許粗暴了一點,卻能夠讓我們快速理清問題思路,進行簡化處理,還能讓我們學會從正反兩面去思考問題,訓練自己的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只不過,在處理一些關系復雜的問題時,也不能用利弊兩面“一刀切”,需要考慮到情感、現狀等多個方面。
A1便簽:
我個人是屬于比較糾結,想得很多,難以下決策。比如最近想去報名學習心理咨詢師的課程,一方面是因為覺得幾千塊有點貴,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上班、帶娃、寫文章,再加上這個課程,會不會把自己搞的太累,但是又覺得這是上學時期的一個夢想,想要去實現它,或許對未來還有用,所以猶豫了挺長時間的,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A2便簽:
在無法下決定的時候,簡單粗暴的利弊分析法,會瞬間理清自己的思路。比如就報考心理咨詢師這個事。它的“利”有三點:(1)完成夢想(2)了解心理學對自身、婚姻、育兒、人際等都有好處。(3)說不定可以為自己開辟一條全新的路。它的“弊”有三點:(1)需要幾千塊的支出(2)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忙碌(3)如果通不過考試,錢就白花了。綜合來看,幾千塊的價格用于一次正經的學習,其實不算虧。考試考不考得過,那得看自己付出的時間和心思。至于時間,就像海綿,擠擠總是有的。所以,還是決定去報考了,嘗試一下,挑戰自己。
拆頁二|《一本小小的而藍色邏輯書》099頁
I便簽:
在進行有邏輯的推理分析時,如果要采用樣本去論證觀點,那必須保證所選擇的樣本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要能夠代表整體,這樣論點才會更加有力。而如果取樣的案例沒法達到標準,難免就會“以偏概全”,很容易被對方駁倒。
A1便簽:
想舉一個平時夫妻吵架的例子,先黑了自己吧。比如,有次嫌棄老公帶娃不走心,經常隨便給孩子安排一個玩具就不管了。我就說他:“帶孩子怎么這么不專注呢?你看那A的老公,還有你朋友B,人家陪孩子做游戲,給孩子做飯,簡直就是模范爸爸。”他不服氣地回我:“是兒子自己選擇的玩具。再說,你怎么盡挑好的說呢,C的老公一直打游戲,D還經常不回家。我相比之下已經很好了啊。”好吧,雖然他這有點無理取鬧了,但說的也確實沒錯,畢竟還是我的樣本站不住腳。
A2便簽:
想要采用樣本的方式,讓自己的論據更站得住腳,那就必須要選取切實有效的樣本。比如真的要在上述問題“死磕到底”,那就應該去找一些大數據去支撐自己的論點,一個是找到“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好處”這類科普文,當然還不能只是找某一個專家的觀點。第二個是可以事先圈定“身邊的年輕爸爸”這個樣本范圍,然后再去做收集并得出結論。這樣的話,應該會讓我的論點聽起來更加有力。
拆頁三|《一本小小的而藍色邏輯書》082頁
I便簽: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必不可少地會跟他人產生聯系,在必要的時候選擇“囚徒困境”來做出決策,這其實也類似于常說的“一根繩上的螞蚱”。競爭很可能導致兩敗俱傷,當然也可能“適者生存”,但是合作的結果往往相對來說結果會更均衡一些。不過,如果是在必須分出勝負的事情上,就看哪一方更有競爭實力啦。總而言之,修煉內功很重要。
A1便簽:
家是一個比競爭更需要合作的地方,但是有時候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是以家里陪孩子的事情為例。有段時間孩子比較喜歡玩手機,我猜測大概就是因為我和他爸爸平常經常捧著手機的行為影響了他。為了改變這個習慣,我跟老公說:“別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了吧,免得他也改不了習慣。”他回我:“我又不怎么玩,我還經常看到你拿著手機呢。”好吧,這種自己先不承認,再把對方拉下水的行為,自然是不歡而散。
A2便簽:
如果使用“囚徒困境”來解決這件事情,其實會有效的多。當分析的步驟清清楚楚展示眼前,最好和最壞的結果必然一目了然。所以,在如何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打算試試這個方法——
結果顯而易見,只有我們倆互相合作,同時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才可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其實,在一個家庭的相處中,當遇到互不相讓的問題時,這或許真的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