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發生的任何非正常的情況,哪怕只是輕微的疼痛,都說明我們的身體里出現了積。而身體的積,并非只是食物、硬物以及其他的意外造成的,情緒往往才是主因。當我們的某種情緒被激發卻無法及時、正確地排解,便會在整個生命的運作之中發生堵塞。
我們一直在做加法與乘法,一直計算著自己積了什么,積了多少,還繼續積什么,還能積多少。我們很少做減法與除法,不愿減去什么,也不愿除去什么。所以,多多益善,我們越積越多。不能排除某些事物存在多多益善的可能性,它多之又多,正好又善之又善。然而,這只是它的一個可能性,另外的可能卻是,當它多之又多的時候,也正是它惡之又惡的時候。
無度導致了失衡,失衡導致了抱怨,抱怨導致了責難與不滿。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身體不舒服是因為發生了積。不管是身體,還是其他,只要發生積,我們便無法輕松、悠閑。我們被積的心念與行為占據了,被掌控與奴役,它限制了我們的自由。
現在,是該省察自己的時候了。如果不是現在,我們還打算讓這種混亂、失序的狀態持續多久?等將來?等以后?等有一天?還是等我們老了?
時間、環境、身體都是不確定的,更不能確定的是我們的心念,它們隨時都在變化。也許用不了多久,也許很久以后,我們可能會忘記自己的夢想。如果此刻我們不能擯棄所應擯棄的,不能實現所應實現的,那么,我們將很難再有機會去擯棄、去實現。我們把夢想積得越久,它越是一個夢想。
在此生,有誰是有將來的?有誰是有以后的?又有誰是有有一天的?當我們說“等我老了”的時候,即便皺紋未起,白發未生,其實我們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