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 痛點:傷自己,傷他人,困住自己
- 目的:找尋情緒觸發(fā)器,讓自己覺察,提升積極主動能力
- 目標:理解,使用
** 案例:踢貓效應 **
爸爸下班不高興,訓斥了在沙發(fā)上跳的孩子,小孩就踹了邊上打滾的貓;貓出去了,卡車為了躲避貓,撞到了樹,樹砸到了屋,爸爸說事事不順心,天災人禍
** 經典問題 *:
** 問題1:你是否曾受過強烈情緒的驅動而產生沖動的行為,并為此而感到后悔?**
是,涉及兒子的吃飯、習慣養(yǎng)成等問題,經常被我媽的一句我沒讀過書,我管不住,你自己管吧打敗。我一天上班回到家累癱了,還得處理解決各種問題,心塞啊。控制不住就會沖我媽喊,我之前和你說下其他問題的處理方案,你怎么就不能開動下腦筋呢?
** 問題2:你有沒有犯過第2次同樣類型的問題?**
只能說現(xiàn)在比之前好多了,在覺察后一點點改進
情緒從哪來?
** 為什么有人平時溫文爾雅,碰到某些事情就炸?*
其實就是沒有根本解決,情緒被沉淀,在遇到合適的觸發(fā)器時一遍遍被觸發(fā)。
孔子:不遷怒,不貳過;
犯了錯誤,不遷怒;不反思,就容易發(fā)生第二次
未來怎么處理情緒?
** 小我** :
剛出生時沒有小我,沒有害怕恐慌,所有都積極主動。
隨著慢慢長大,基于恐懼開始不斷分裂成理性我和小我。
情緒愛和恐懼一起長大,最喜歡由恐懼而形成的各種情緒。
吸收負能量失望,難過,悲傷,不可限量,無限成長。
小我不斷觀察和攻擊別人的小我,是一種養(yǎng)料,會不斷長大
怒是奴隸之心
它告訴我自己能力不夠,關注自己,提升自己能力而不是關心他人。
要讓小我慢慢縮小,變成理性我,心境平和,幸福
信念:任何消極負面情緒背面都有積極正面的力量!!!
小我真正來自基因的要求,趨利避害,希望你活下去,自我保護。
小我不能被干掉,也干不掉;但凡是消極、負面的都是養(yǎng)料。
關鍵是要把其正面力量找出來,轉化出來。
- 憤怒生氣:給你巨大的力量讓你改變不能接受的情況。
- 焦慮:說明自己關注點有問題,嘗試去找尋關注點。自己擁有資源和能力不足,找尋額外的資源去想辦法成功。降低期待,抓住最重要的事
- 恐懼:過往情緒對當下的反應,是一種投射。讓你自己嘗試去提高自己的系統(tǒng)靈敏度,讓你的意識不斷增強。不害怕降低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退一步,重新思考
- 委屈:小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小時候對父母的依賴感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但凡遇到委屈,我要成長了,我要對自己負責任,不交給他人 - 煩躁:站在了不該站的位置上,不知道應該去哪。
- 憎恨:毀滅的力量,本來有優(yōu)越感,被別人趕超,打壓,優(yōu)越感被打壓,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還不允許自己提升。自己去改變,思維方式改變,調整成精進方式
- 無奈:老板說一說做,改來改去,被束縛。所有已知的方法都不適用,思維,突破,創(chuàng)新
- 壓力:之前的準備不夠,要么承擔壓力,要么等待時間的到來,要么就重新準備。只有壓力大未來還能彈的更高
** 你過往的經歷是包袱還是財富,全在于自己認為,會讓你找到更好的方向。你自己擁有快樂成功的能力,只是被小我的能力限制住了。**
處理情緒流程:
1、覺察,分離小我,譬如放一樣東西對面
2、傾聽:問他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必須讓他說完,說透
3、理解:到底要表達的是什么?站在什么身份?憤怒是一種期待的表現(xiàn)
4、調整:調整情緒的能量大小,希望能怎么樣,改變什么?
5、行動: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治標治本:改變思維方式、落地實踐
明明知道還會犯錯怎么辦?
階段:
1、不知不覺:沒有任何選擇權,在刺激和選擇之間
心智:我知道,我知道我自己知道。大腦能覺知到我知道我自己知道
2、后之后覺:時長很長。有效覺察,哪些是觸發(fā)器,你犯了錯誤后來突然醒悟,應該自己承擔責任。忍受痛苦,慢慢成長
3、當知當覺:念起即覺,隨時處于中心狀態(tài)。
4、先知先覺:沒有發(fā)生就能感受到。 不是越往上越難,不要被小我隨便限制自己。** 有效的經驗都是先知先覺,但凡做的多就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