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過去的三天里,在李爾納老師的臨在體驗中,我有以下收獲:
一、進入更深入臨在之門,安住于臨在之中,我的生活又剝離了一層幻象。
在這課程的幾天中,良好的場域使我能長時間安住于臨在之中,進入更深一層的臨在時,與老師雖隔有五米之遠,但能明顯地感受他的呼吸并與之同頻,仿佛我的一吸一呼也正是他的一吸一呼,這種感覺非常奇妙。
這種長時間把大腦放下,處于有意識地臨在之中時,會慢慢將這個習慣帶入生活,現在我就明顯地更多時間回到身體的感覺上、與真實物體的感覺上。就像現在,每個手指頭,敲擊鍵盤的感覺都十分清晰。
放下大腦時,這種感覺很舒服自在,沒有身體和神經的緊繃,像一條魚在自由暢游呼吸著。當需要工作用到大腦時,思維相當清晰和敏捷,因為大腦通過臨在,也得到了休整。
我與老公的相處,也看到了更加真切的他,雖然他不如我幻想中高大上,但我看到他一顆赤誠相待對我好的心;上班的路上,看到的花草更加真切;工作中,相處的同事更加真實和力量,對他們的情緒感受能力也在提升,仿佛看到他們,就能與他們底層的情緒相通。
二、如何與情緒建立正確的關系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1)如果這個情緒來自于我的過去被壓抑的情緒,那么需要在臨在中,讓情緒自然上浮,出來的情緒是什么,就表達什么.情緒無論是憤怒、受傷還是恐懼,都有情緒想說的話,我就感受這個情緒,并將這個情緒帶出來的話,自然表達出來,出來什么說什么,情緒是沒有理智的,越夸大荒誕就越好。
(2)如果是在當下時刻我們感受到自己有了情緒,那么這個情緒是需求未被得到滿足的受傷感,所以需要我們實事求是地表達當下的感受,直接在臨在中,對他人清晰表達自己想要的或不想要的,有愛而堅定的清晰表達。這樣情緒就在當時釋放掉了,不會被壓抑下來。
(3)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敲對表達情緒的音符,不要將情緒混合起來表達。比如,我們在表達憤怒時,就只是非常生氣地向外界控訴指責表達憤怒,可以將他人碎尸萬段,讓他們有各種死法,直到我們覺得這個憤怒非常好笑,大笑不止。而不要將憤怒和悲傷的情緒混雜在一起,由憤怒變成悲傷,轉而指向自己變得傷心不止。
三、更加看清自己的內在限制信念
我看到自己深深地覺得不值得被愛、不夠好的限制性信念。我看到兒時父母的轉身離開和冷漠,讓我倍感受傷,直那時起,我便在所有人那里尋求認可、尋求愛。在最近發生的親密關系問題,同樣也是卡在了這個點上,我一直抱著尋愛找老公,但他情感的封閉使我覺得找尋他的愛已不可能,才心如死灰、冷漠隔離,其實我心里一直清楚,這份愛的尋求,在任何人那里都不可得,唯有自己靠著勇氣面對自己的陰影面釋放壓抑的傷痛,才會遇見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愛。
四、遇見EGO和內在小孩,和他們初次真正的對話,建立正確關系。
當我安住于本體時,我試著去和我的EGO講話,謝謝他這么多年對我的保護,謝謝他一直盡責盡職地完成頭腦的工作,我也承諾不會拋棄他,在時間的維度里,他會是我的好搭檔,幫助我計劃和安排思維工作,但他只是我的搭檔,不再是我主宰我人生的主人。我感受到EGO在慢慢放松,放心地讓我繼續呆在臨在之中。
當我臨在時,我遇見那個三歲的小女孩,她還因為父母的離去而傷心不止,圓圓的小臉蛋淚流滿面。我蹲下身對著我內在的小孩說: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這么多年我沒有好好陪伴你,沒有好好看看你,我知道你很受傷,知道你好想有人陪伴你看看你,現在我來了,我來自于你的未來,我在這里,現在可以回來看著你、陪伴你,就這樣看著她,她便不再哭泣慢慢平靜下來,用她充滿童真清轍的眼睛看著我,這種遇見使我和她都不再感覺孤單,我知道我們一直相伴而行。
五、覺醒兩步舞的臨在+覺察
之前我也寫覺察日記,但其實一直沒有掌握覺察的要義,一直都是將內心比較有觸動的事情寫出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但這次在課程上,我更加清晰覺察的意義在于:以臨在為基礎,觀察自己是如何被拉離當下,進入頭腦的世界當中的。當一次次覺察到自己的這些模式時,便慢慢開始松動,以便于我們更長久的呆在臨在中,直到臨在成為自己真正的家。
在臨在的根基還不夠時,我們經常會被各種事件帶入頭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無覺知被帶離了當下,當我們覺察到自己離開了當下時,先輕柔地回到身體的感覺上,回到臨在觀察自己是什么誘餌將我們拉進了頭腦的世界,一般是基于四個方面的阻礙我們臨在。(1)EGO的策略。因為在臨在之中,EGO會感覺自己無立足之處,所以他想盡辦法讓我們進入頭腦的世界,他們便可以主宰我們,EGO一般通過痛苦、內疚、悔恨、責怪的能量將我們困在過去和許諾未來的成就這兩種方式將我們帶離當下。(2)過往壓抑的傷痛。壓抑的傷痛一直在我們體內,一旦出現觸發事件,我們的傷痛便被勾起,我們處于巨大的情緒中,被情緒吞沒的我們,無法臨在。(3)被異化的自己,即九型人格中的人格模式自動化運作。由于我們從小養成這個生存模式,很多時候是無覺知自發地用模式在運行我們的人生。比如我是3號,在追求個人目標時,就會自動化地高速運轉頭腦,尋求一切可達成目標的捷徑,掃除一切障礙,并對障礙或拖慢進度的人予以排擠,忽略合作伙伴的感受,只追求表現自己做個人英雄。而在這一切,在我未認識自己的模式前,是一直無覺知的,將像慣性運作一樣自然。(4)與人的纏縛。由于內心的空洞,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夠好等等限制信念,我們就會無覺知的陷入與他們的糾纏之中。與人發生的各種愉快或痛苦事件,陷入愛與被愛的感覺,在他們面前證明自己的強大等等,這些都將我們快速地拉入頭腦的思考或回憶中,帶離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