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行走就會死的人,就跟海里的黑鰭礁鯊魚一樣一生都要不停的游動,一停下它就死翹翹了,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旅行于我也像空氣一樣與我以生命。很奇怪的是一直到我25歲以前,我并沒有去過很多地方,也完全沒有萌生過任何到處暴走的危險情緒。大學那幾年精力旺盛的最好年華,我把時光都蹉跎在和同班男生連局域網打暗黑墾荒,在浩方平臺上玩星際爭霸的迷糊狀態,白白浪費最好時光。
有一天我突然就去旅行了,我一個人去了越南,自那以后就像被打開的潘多拉盒子,一發不可收拾了。國內我和驢友一起去西藏自駕,去新疆自駕,去沙漠穿越;國外我一個人又陸陸續續去了泰國學潛水,去馬來西亞,去新加坡,去巴厘島,去柬埔寨,去緬甸。一開始的時候,每次旅行回來感覺心沒有跟回來,大概要一周后心回來了就又開始正經兒上班吃飯擠地鐵,再后來要一個月才能把心收回來,再后來感覺心干脆就回不來了。那時我就覺得是時候辭職旅行了,辭職后第一次有了一個月的整塊時間,一個人暴走了歐洲,一圈下來錢包癟了,經濟后續力量嚴重不足,這可如何是好,旅行這種吃力又燒錢的事,除了滿足一下腦子一熱的沖動外,真的沒辦法細水長流嗎?
十年前辭職旅行的話題充斥著人們的茶余飯后,十年間無數被鼓動的小白青年像我一樣前赴后繼的辭職旅行,而他們回來后是否和我一樣面對斷層的現實一臉懵逼,出去浪蕩之后怎么回歸,若不回歸又如何實現持續旅行?
運氣好的我正好在那個節骨眼上,收到以前潛水教練的邀約:“我在巴厘島開了新潛店,需要英語好的正能量教練,你來給我做教練吧”
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我當下一拍大腿,退掉了北京的房子,送掉了養了三年的大白貓,收拾了行囊,攥著一張單程票就飛去了巴厘島,開始了潛水長和潛水教練課程,課程完畢后就正式作為一名潛水教練長期旅居巴厘島啦,我就是這樣踏上一條不歸路的。
“旅居”這種生活是在旅行的路上邊賺錢邊旅行,所謂“以旅養旅”,實現旅行的真正“可持續發展”。 我的夢想是在一個地方安靜下來旅居工作一兩年,攢了錢之后旅行一段時間再去下一個地方安靜下來旅居工作一段時間,長此以往四海為家,慢慢的行走越來越多的地方。
80后作為斷裂又彷徨的一代,誠然主流大軍還是在傳統的觀念里循規蹈矩結婚生子,但有相當一部分的“非主流”人群卻漸漸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渴望掙脫傳統世俗的桎梏生活方式,走出束縛放逐個性尋找自我,去更高更遠的世界活出心所向往的自由意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大,想要出去走走,而很多人不但想走走,還想一直一直的走。“旅居”不但關乎旅行,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由自在活得真實的“非主流”生活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工作可以達到以旅養旅的目的呢?有一些旅行者選擇了在旅行目的地賣特產集明信片的方式來選擇微薄收入,這是方法之一但是很辛苦,以下幾類是比較靠譜的邊旅行邊掙錢的套路:
--特殊技能擁有者:很多愛旅行的前輩,我們是通過書看到他們的故事,那就是他們賺錢去旅行的方式之一-寫書。如果你的文字功底不夠好,但你能拍的一手好照片的話,你可以做自由攝影師,以此類推,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可以做個soho辦公的設計師,在巴厘島租個不貴的小院子,安靜的做你的項目;如果你掌握兩門以上的語言,你可以做翻譯,在哪里翻都一樣,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而你如果沒有碼字攝影搞設計的一技之長,而你也不像那么辛苦,那么有一些海外的工作機會可以讓你實現非常穩定的旅居生活:
-- 旅游從業者。中國十幾億的人口,是世界任何地方的最大潛在旅游大軍,而這波大軍中英文程度實在差強人意,所以世界各個旅游勝地都需要會中文的旅游從業者,不管是地接地陪還是導游,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就業的好選擇。比如在巴厘島除了眾多的導游地接人員之外,很多中國人會選擇包車一日游中文服務,在講中文的印尼司機忙不過來的時候,中文翻譯也顯得炙手可熱;有點小錢的人干脆自己投資開個客棧和餐館。
--酒店從業者,往大里說還是附屬于旅游大業,基于中國旅游市場的巨大潛力,任何酒店都很寶貝會講中文的前臺人員,客服中心如果坐著一位會講中文的員工,很多亂七八糟無厘頭的住客投訴問題都輕松解決;馬爾代夫上百個島嶼開發成度假村,作為中國人的旅游及蜜月圣地,幾乎每一個島都需要至少2名中文服務人員,有的任前臺,有的任管家。大部分島嶼還需要中文廚師,中文公關等
--休閑運動從業者,說來還是和旅游相關,如今國人出國不僅要觀光,還要出去體驗一下休閑運動。比如潛水,滑雪就是現在越來越熱門的運動,而因此產生的潛水教練及滑雪教練空缺需要很多的中國人來擔當,本來中國人在運動方面就稍遜西方人,你再來個嘰里呱啦無法溝通的外國教練跟你講火星語,索性一股泄氣爺不玩了。特別是潛水這項活動,亞洲人大多水性不好甚至恐水,但又想躍躍欲試,這時候講母語的教練在心理疏導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打工旅游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簡稱WHV),持這類簽證你就可以在旅游目的地邊打工邊旅行了。目前對中國開放打工旅行簽證的國家有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簽證有效期為一年。持這種簽證只能打一打短工,比如農場摘果子,牧場薅羊毛,加工廠流水線等等,但也不失為一種人生經歷。但對于簽證申請人是有英語和年齡限制的,而且每次面臨僧多粥少的困境,很難申請的上,但你不試怎么知道呢。想當年我試了三年,硬是沒申請得上,滿滿的負能量有木有,但如果我年齡還夠的話我還會屢敗屢戰的
--其他旅游相關行業從業者,比如阿聯酋經常在國內招收空姐,環球豪華游輪上也需要中文服務人員等等
總之,沒有你找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只要你有英語基礎,有足夠勇氣給自己生活來點改變,帶著這顆四海為家的心,你就能不斷糧不斷電的一直行走在路上。
什么,英語不好?學啊,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我現在一大把年紀了還在從零自學法語,堅持到現在也能磕磕絆絆的用法語進行簡單回話,你們這些從小學初中就開始正兒八經學的英語,跟我說不能提高,我才不要聽。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就需要付出什么樣的努力,不對自己狠,不把自己變得更好,成天抱怨夢想太遠現實骨感,而沒有任何行動力,你就根本不值得擁有更好的夢想,也不值得去更好的世界遇見更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