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廚子,一把鹽。五味之中鹽為首,用鹽水平反應了一個廚師的水準。
民間有一則《傻子吃鹽》的故事耐人尋味。一天,一個傻子到別人家做客,嫌菜淡,沒有味道,主人知道了就往菜里加了點鹽,味道果然很不錯。傻子想,菜味道變好是因為加鹽的緣故,而且只加一點就可以讓菜的味道變得這么可口,如果再多加一些,豈不更好?于是這個沒頭腦的人就拼命往菜里加鹽,結果一盤很好的菜,咸得無法下咽了。
這個故事看似好笑,但在生活中卻是隨處可見的。一言獲罪,一行傷人,一步錯路,因為度沒有把握好,好事變成壞事。列寧說:真理往前再走一步就可能是謬誤。把握好度就會事半功倍,過度了就會過猶不及。
除了度的問題,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事物本是整體,壞事只須一面。一盤菜好不好吃,關乎食材、佐料、火候、廚藝,鹽放多了則咸,火燒大了則焦,原料過期則餿,廚藝粗疏則糙,一個方面出問題,菜都不會好吃。可見,做成一件事,需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廢一隅。
回憶猶如鹽,適量可以帶出食物的風味,過多則會毀了它。如果一直活在過去,就會發現,你根本沒有可以回憶的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