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好的一切就是讓人快樂啊
細細想來,那些生活中我們不經意想起的片段,都是看起來沒什么用的瞬間:
周末的夜晚,萬籟俱寂,泡上一壺正山小種,不需呼朋喚友,只是和自己待會兒,心里就突然松弛下來,已經有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沒有過這樣的舒暢了。
趁久違的幾天假期,去旅行。在京都,看到大紅柱子連到山上,稻荷神社似乎就是那個連接凡間和神界的靜默廟宇。看到那些暖萌的神獸,進入腦海中更多的是《千與千尋》里的畫面,多長時間沒有這樣心間柔軟了啊,不知道。
對于很多人來說,很多東西就是沒什么用的啊,沒什么用,那還浪費什么時間。但正是沒用,才浸潤出了美好。正是美好,才讓人愿意接近啊。
美食、美酒、美女,都是人們天性中愿意接近的。相比起密密麻麻的干貨,人們也更愿意看小說、聽故事,不經意間記住的,也都是那些美的動人心魄的人、事、物。
就連人和人之間的日常交流,人們記住的更多的內容,是對方的表情、動作等看似無用的非言語信息,而不是那些包含有用信息的語言。
事實就是這樣,看似無用的,其實卻一直在影響著我們。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左右著我們的情緒。
二、美好本身,就是重要的生產力
上個月,我買了一個小小的不銹鋼杯子。純白的杯身上有只粉粉的火烈鳥,杯蓋也是粉色的,磨砂質感,摸上去軟軟的,最上面是一小撮嫩綠的“多肉”,特別萌。當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被它的設計之美吸引,看到價格不貴,就果斷收入囊中。現在,為了多拿著這個杯子,原來喝水很少的我開始有意無意的多喝起了水。
對,我們會為了美而買單。小到一只水杯,大到一件衣服;便宜到一個本子,貴到一臺設計感十足的手機、電腦、甚至是車。美讓我們快樂,我們希望這快樂能夠多陪伴一段時間。
最近,我在簡書上關注了一位寫手賬的簽約作者:萌薇。開始時,我只是看到她的手賬,覺得特別美,內心柔軟、小清新的一個角落被觸碰到了。但是,心里的另一個聲音也同時跳出來:只是好看,比起單純的列計劃寫復盤要浪費多長時間,而且只有那么一點地方寫字,能有多深刻?但我仍關注了她,每天看她分享的手賬和文章。后來我才知道,萌薇不但是碩士研究生,還剛生了寶寶,產假沒休完就去上班了,因為她每天做手賬,還跳槽到了新公司擔任高管。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啊!當我進一步知道她每天五點多就早起寫作,在上下班的路上也不忘學習,每周每天制定的任務都會完成,而且不但手賬顏值高,自己的顏值也超級高,我立馬為自己之前的偏見而覺得羞愧。
越長大越發現, 很多注重內涵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外表,他們做的產品或作品,也不會去注重受眾的接受性;而很多顏值高的人,也確實對事業并無多少責任心;但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小撮人,始終不放棄讓自己從內涵到外表越來越美好,她們每天都生活得特別努力、特別帶勁,生活也自是待她們不薄,因為她們,每一天都沒有放棄讓自己成長。
三、那些美好,都是生命中重要而不緊急的事
生活中有一類人不算少數,他們被稱作“窮忙族”,每天從睜眼到晚上睡前,都在一刻不停地忙活著,按說,這樣的拼命三郎,應該有不少輸出,快速獲得晉升的呀,但恰恰相反,他們雖然有永遠都干不完的活,卻幾年都不見得被提拔,生活質量也絲毫沒得到提升,越窮越忙,越忙越窮。
其實,用時間管理四象限來理解,你就懂了他們的狀況了。他們每天都在做著“重要而緊急”的或“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每天就像是消防員救火一樣,總在處理緊急的事情,而從不停下看看,什么對當前的他們,更重要。因此,“窮忙族”看似忙碌地做著一件件“有用”的事,實則做著一件件生命中不足夠重要的事,用一句話來說透,就是“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然而,那些事業上真正的成功者,只會選擇對自己或對大家最重要的事去做。“趁早”品牌的創始人王瀟曾說:“人生中的一切美好,都是由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組成的。”?細細琢磨,確實是這么回事。
我爸爸和他的兄弟們,有一個愛好,就是旅行。他們每年只要有假期,就會組團出去玩。你可能會覺得他們很作,我在N年前也這么認為:這些錢,投理財也能有不少利息了。但是,幾年前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
4年前,表弟在山東這邊的大學畢業后,去了上海,但他并沒有去應聘,他是直接和同學去上海創業去了。后來,他創立了一個旅行方面的公司,開辟了國內多條旅行線路,服務上海的需要做團隊建設的公司。4年里,他的旅行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有一次我跟他聊起,才知道他為什么在大學剛畢業就那么堅定地做出創業的選擇。
8年前,他剛高考結束,他的二伯就帶他去重慶、四川、西藏等很多省市去旅行,跨越了小半個中國。原來每天上學學習的表弟,在那個暑假,一次次被或壯美或秀麗的大好河山而震撼,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超級喜歡旅行。大學期間,只要有時間,就背起背包個人行,他的夢想,也正是被一次次的旅行而激發。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能看著美景把錢賺了。畢業之后,他終于可以去實現屬于他的獨特夢想。
旅行,看似與學習和工作沖突,卻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詩和遠方,這看似無用的,卻是夢想必要的沃土。而夢想照進現實的落實和堅持,其產生的力量,卻是那些整日追逐有用之人一輩子無法企及和想象的。
畫家蔣勛在《給青年藝術家的信》中寫道:“”在匆忙緊迫的生活里,感覺不到美。 我喜歡東方古老的哲學家老子的比喻,他說,一個杯子最有用的,是那個空的部分。” 其實,功利性的有用,不見得是真的有用,而那些世俗意義上沒有什么用的美:美物、美景、美夢,恰恰是生命中,最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