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周六下午晚些時候,BOSS把大家聚了起來,說要講講考研領域的痛點和我們產品的問題。羅列后是如下3點:
? ? ? 1、時間不夠;
? ? ? 2、學習反饋;
? ? ? 3、孤獨;
? ? ? 一直以為,很多東西大家都想過,都知道,直到看見這3點被羅列出來后,我才意識到,可能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一、時間
? ? ? “時間”這東西,每個人都很熟悉。似乎都是一樣的每天24小時,但對于它的長度感知又似乎有些不同。比如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一天可能是很漫長的;而對于一個將要面對死亡的老人來說,一天又是那樣的短暫。造成這種感知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余量,是你活著的剩余時間。不要覺得突兀,事實就是如此。
? ? ? 而大多數人的焦慮和著急,其背后也都是受限于時間。是的,時間不夠了,快點,快點,再快點。因為著急,所以不舍得浪費時間去思考,因為著急,所以只想撿現成,甚至連食物都想讓人家嚼碎了往嘴里喂。
? ? ? 據說有一種病,叫“時間恐慌癥”,“沒有時間了”是“時間恐慌癥”患者腦子里唯一反復閃現的一句話。巨大的壓力,極度的恐懼,使患者身上集結并綜合了一切矛盾:他們既勤奮又懶惰,既聰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滿懷希望又時時刻刻面臨絕望,既充滿自信又隨時隨地體會卑微……
? ? ? 可是,他們的時間都哪兒去了呢?
? ? ? 不小心給弄丟了。但,又是給誰弄丟了呢,答案可能只有一個詞,叫“心智”。被不成熟的心智給弄丟了,而且丟的不知不覺,坦坦蕩蕩。而所謂的不干正事,浪費時間等原因,只是表象。
二、學習反饋
? ? ? 既然是學習,那就必然得是有效的學習,不然又是在學什么呢。但通過什么來判斷學習進展呢,那就是反饋,及時的有效的反饋。
? ? ? 你必須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又是錯在哪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與再次償試,如此反復,直至學會。
? ? ? 而高效的學習,除了及時有效的反饋外,還有其它條件:明確的目標,專注的注意力,和不斷的跳出舒適區。
三、孤獨
? ? ? “孤獨”并不是一個貶義詞,不同的情境下它會給你不同的感覺。
? ? ? 如果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去哪兒,那么孤獨對你來說,或許會是一種享受。因為沒有誰會干擾你,可以悠然自得的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 ? ? 但假若你是反過來的那一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那么孤獨必定會讓你不堅定的內心左右搖擺,彷徨不安。在這種情況下,群體是你最好的幫助,相互打氣,共同進步。
? ? ? 你以為這三點只是針對考研么?At least, I do not think so.
? ? ? 有看出這些文字的背后藏匿著哪些書籍的身影了么,嘿嘿,《和時間作朋友》、《刻意練習》。
? ? ??多讀書,讀好書,勤思考,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