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之大地藝術~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
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紅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
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紅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于意大利。
1995年,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無論登上元陽隨便哪一座山頂,都能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涌而來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與社會雙重壓力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傳說》中說:大魚創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對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個娃,其中老三是龍,龍長大以后到海里當了龍王,為感激塔婆的養育之恩,向塔婆敬獻了三竹筒東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種。也就是說,哈尼人認為,自開天辟地以來便有了稻子。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種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產內容。千百年來,哈尼族將哀牢山區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馴化為陸稻,又將陸稻改良為水稻,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中,使三江流域成為人類早期馴化栽培稻谷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