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到了,作為大學的最后一個暑假,真心舍不得,也想趁著學生時代的尾聲好好地磨練一下自己。
不過這次,我并沒有一如當初地提前準備假期實踐項目,而是另有安排,相較過去的實踐而言,這次更為重要,已經堵上了我的尊嚴,作為師范生的尊嚴。
現在的我,每天的課業之余都坐在電腦面前,靜靜守候著那一特殊的復試通知,一種我從未經歷過的面試體驗——網絡面試。管理員把候選人員編入一組,開啟語音模式,并給出面試問題,經過大家討論,給出該問題的答案,并且在一定的時間內,有點像機關單位的復試形式。
經過三十分鐘的激烈討論,我們發生了非常明顯的意見分歧,當然,意見不同是好事,可耽誤了正事就是一大忌。雖說任務完成度還算可以,但組織員還是把討論中不愛發聲的和“老鼠屎”給剔除,而我,很幸運地被“太有創新思維”為由,無緣這次的“西部計劃”支教活動。
面對這樣的結果,有些挫敗感,悶悶不樂也有些時日了。不,應該說自從那件事發生后,就已經抑郁了,還常常默默流淚,想訴說又羞于臉面。
已經快大四的我,離畢業只有一步之遙。而畢業后我所從事的工作行業,不出意外應該是教育,由此,學校開設了一門針對提升專業能力的模擬課堂,底下坐著的都是大學同窗,有時是一個小組,有時一個班,夸張時一個年級,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不僅如此,還有老師隨時給予點評,且辛辣無比,殺傷力十足。
作為小組組長,在安排講課的同時,還得協調好與老師的關系,為同組人員錄下講學視頻,以備自我糾正。這還是常規的課程,認真點兒還是可以好好過的。
可是臨近期末的那一次檢測,原本以為只是上臺講講自己備的課,平常心對待就好了。可是毒舌評委的出現打破一切的美好與平靜,像我,就是一很好的例子。我準備的是一次小學三年級的字詞辨析,我知道我在講的時候,眼神因為畏懼有些閃躲,不敢直視,效果也就一般吧!
老師要說的話大都能想到,肯定是批評居多。好不容易可以下臺了,既如釋重負又惴惴不安,忐忑地等著那一頓“恨鐵不成鋼”期許。還真不出所料,老師的字字句句都深入我心,應是傷到骨髓,最讓我難忘的是,“你怎么能把字詞剝離文本,單獨安排一個課時來授課呢!”,至今都歷歷在目,強忍的淚水也只是在走出教室后,順流直下,真是一次難忘又心碎的經歷。
基于這樣的打擊,我更希望它能促我成長。好在天無絕人之處,有一個支教組織找到了我,希望我和他們一起前往山區支教。原本是一大喜事,奈何在重慶,有些猶豫。之前就是因為傷心欲絕,渴望逃避,不愿待在土生土長的“霧都”,而選擇了寧夏的支教組織,關鍵是,那邊因人數欠缺也向我發出了邀請。
如此兩難的抉擇,從我內心來講這是沒有懸念的,可是寧夏的支教組織時間上相當的短,算上來回路程才有20天不到,而重慶只算支教時間都有20來天。考慮到對自我專業的因素,還是選擇了本地的。
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不是我能控制的:分配的鄉鎮、學校、組織員,學生們……沒想到,命運的齒輪就這樣無縫銜接了,來到了名山鬼城——大豐都,這可是我坐了九個小時的大巴車來到的“異鄉”,雖從未聽過。
說到這里,我想停筆好好感謝曾經和我一起玩耍的同學們,無限包容我的支教伙伴們,獨具人格魅力的巧姐……有太多的言語需要表達,可終究逃不掉一個“謝”字,謝謝大家!
瞬間,支教的那二三趣事潮水般涌上心頭,激動不已。
欲知詳情,請見明日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