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崇寧重寶
庫存:2
底價:130萬/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古董藝術品收藏行業逐漸興起,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古錢幣,千百年來歷經滄桑,存世數目越來越少,投資收藏價值也日益升高。無論是古玩店面還是大小博物館都能見到一些不同朝代不同樣式大大小小的古錢幣,當然見到最多的還是那一枚枚外圓內方的銅錢,透過那銹跡斑斑且刻有文字的銅錢方孔,我們似乎感受到了那厚重歷史的氣息……
由于時下錢幣收藏市場不斷升溫,各地錢幣拍賣會上,古錢幣相繼拍出了不錯的價格。不過相信很多藏友心里都有一個誤區,以為古錢幣年代越久就越有收藏價值,自然也就越值錢,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那時候的錢幣制作材料單一,制造工藝不發達,導致流傳下來的銅錢大多品相不好,要么殘缺不全要么字跡模糊,導致其收藏價值大大降低。也有一些銅錢因年份特殊發行量少或其他原因而停止發行的銅錢也具有收藏價值,這就需要每位收藏家具備很好的收藏眼光,同時謹慎投資。
世人評此為“宋代第一泉”,與新莽并稱中國錢發“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趙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為宋徽宗。徽宗“性甚機巧,優于技藝”,終日沉迷于書法繪畫,不理朝綱。他在位25年,先后鑄造了圣宋通寶、崇寧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通寶(元寶)等6種錢幣,其中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的錢文是徽宗親書的瘦金體。令人叫絕的是折十型瘦金書體的崇寧通寶,青銅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得眾多古錢幣收藏者愛不忍釋。
宋徽宗貴為一國君王,治國雖無方, 但他在書法上卻獨辟蹊徑,自創“瘦金書” ,為一代書法宗主.并將此書體文字鑄于錢 上."崇寧通寶"及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而于王莽并稱“錢法二圣”。錢體厚重,青銅質,銹色古舊,開門的老生坑。之所以謂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寶、寧”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長點“崇”;斜丁“寧”;高走“通”等,與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寧通寶”雷同。除錢徑略小外,輪廓寬窄、 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文中此崇寧重寶,錢幣上有刻“崇寧重寶”就是宋徽宗“瘦金體”的字跡,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色,此件崇寧重寶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整體結構嚴謹莊重,古樸方正,錢體厚重,青銅質,銹色古舊,收藏價值極高。
祁先生“崇寧重寶”?此件藏品保存完善,品相極佳,是收藏古幣必不可少的精品,歡迎咨詢洽購。(交易地址:青海西寧市)
(文章源自雅昌網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對此藏品感興趣,或者出手藏品,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咨詢、洽購或者報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