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得到古典老師的欄目有一句話讓自己很是痛苦:你是在學習還是在低水平的重復。
痛苦是由于自己默默的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把自己淹沒了。這么多年自己把學習作為一種常態,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放棄學習。但是,這總知識的接受是真的在學習嗎還是僅僅是因為學習而學習。
首先,真的讓自己說出些什么的時候,自己是會表達但是會產生歧義和不被理解和相信。一方面是自己的現有成功經歷太少,結果無法說服他人。老妹經常一句話:“那你呢,你不是也就這樣嗎?”言外之意是你做了那么多,說了那么多,自以為是的學習了那么多還不是這個熊樣,還督促我改變,我覺得這樣很好,起碼沒有比你差。
嗯,我承認自己語塞了。聒噪的我頓時掉進了冰窟窿,透徹心扉的涼爽感覺啊。我必須生氣…內心:我這是為了你好,這是很明了的道理啊。可是這些事被壓下去的,有些道理需要背后站一個極其成功的人說,顯然你還不是講這些道理的時候。
你最多可以告訴別人我堅信我現在做的可以改變我的現狀,你要不要來一起改變,我們可以互相幫助。請允許我為我的痛苦配張圖。雖然這估計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現實出現時我們是否去改變和踐行了?
明白的道理不少,僅僅是在認可別人給予的觀點認知這一點用都沒有。怎樣轉化為自己的認知?并且篤信而且在你時刻相信的過程里狠狠的執行,那必須是排除萬難的執行,直到你執行到你看到了那個預測的結果。(你一直就沒有任何懷疑的會出現的結果。)
其次,你如果真的學會了。因為你明白了他們你就不會太多的做無用的事情。例如在很多的方面相信了,但是就是不應用。事情到了一定程度還是依據自己原有的積累來判斷解決。
你是會了嗎?還是你覺得它僅僅是看看而已又不能用,那你為什么讀它?為什么花大力氣學習?有人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于相應的學習這是非常有用的。
很明顯啊,學了管理的出來未必就管理得當;會計一出來就會做賬嗎;聽了兩天課就會寫作嗎?不會的,哪有這么美的事啊?如果真這樣那人類文明不知道發展成什么樣了,因為每個人都有了超人的大腦。
知識的學習僅僅是最初的接受對我們來說只是提高了些微的認知。而我們對它們的分類整理和實踐應用才可以算真正的學習到或者說你真正的認同他們。
其實大多數真理去用就好了。并不是一直想他為什么這樣,而且用諸多的自己客觀世界已知帶娃例子來證明。對于已經有無數比你聰明,證明過程尤為復雜的計算過后才得知得真理。我們真的用好了就不錯了。
大腦潛意識只是需要你告訴他,這個很好接受-吸收-成百上千次應用(過程中根據實際問題修改再用)-看到結果-復制給下一階段或者下一波人,這就齊全了。
突然發現我自己這么多年沒學好理科和編程就是因為自己被那些無所謂的問題捆起來了么,而且想不通還軸了起來,然后呢我必須是焦慮和害怕了以至于現在依舊害怕和學不會。
最好的教就是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教育里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了你便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讓那些你學的真正成為你的,而不是僅僅漂浮在你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