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此文,緣起是關于隔空療愈的探討,朋友說希望這篇文章詳細說明一下,我便爽快地應下這事。可是,一直拖到數十天以后的今天,我才有了內在的動力去落實,原因有很多,一來此方面信息實在泛濫,二來我并沒有長久和豐盛的體驗。此刻,我權且聊聊,但僅是一家之言,并不是下結論,我也永遠不會下結論,因為本就沒法下結論。
首先,我想提一點,所謂神奇,只是我們不甚了解,所以有個詞叫司空見慣,還有個詞叫家常便飯。我記得,有一位老者曾語重心長地給我說:“太陽底下呀,沒有新鮮事。”現在回想起來,仍是感動不已,因為我曉得這背后的分量是有多重。
接下來,我想從對醫生的看法談起。近來,我看到醫生三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醫生療愈病人,大部分醫生都是這么干的,他們骨子里更多的是商人。
第二個層次,醫生喚醒病人自我康復的能力,使得病人自愈,現在好多醫生,立馬耳熟能詳,談起來也是高大上,但這也給庸醫們很多借口,譬如,他們會解釋說,我喚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我見過有醫生對待自己的病人,還是“有名”的醫生;
第三個層次,醫生療愈自己,通過療愈自己來治愈病人,我們提到的遠程療愈就屬于這一種,在上古醫學里也是有提到的。真正修行好的醫生,就是在世的活菩薩,他們身上確實是可以散發出人體的清香的,不光是醫生,只要你在修行,不管什么法門都是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真是不虛。
關于第三個層次,我想講一個老故事,這本是源自中國道家的一個故事,一個虛極靜篤的故事。此人為村民求雨,卻只做了一件事,在村頭一間屋子住下,一連幾天也不出來,沒錯,他在靜坐,或者說他在調心。果然,沒過幾天就真的下雨了,就真的風調雨順了。這不僅讓我想起前幾天的事情。
前些天,有位看風水的師兄談到一個話題---房子先病還是人先病?他說,最好的風水,就在我們心中,在心中調整好,自然有個好外境。是這樣的,同樣一座房子,不同的人住進去,確實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和房主本身的修行有很大的關聯。
前天晚上,我也經歷過了類似的一個事件,有個朋友因為孩子出走幾天,心里是在不知所措。一開始,我就聽她說了一通,焦慮、恐懼、委屈、憤怒、六神無主等等,一番交談后,我引導她做一個投射活動,她想象出一座木質房子,但是很害怕,我陪她我到門口,她打了一個寒戰,原來她看到漆黑的房間里有一個鬼。沒關系,我們允許一切的發生,我們只是一個觀察者,甚至就是觀察本身。最后,她的房子變成花的海洋,就在山水之間,她收藏好那份喜悅和平靜,慢慢歸來。而結束體驗的她,感到空前的輕松和喜悅,而對孩子的焦慮和擔心也不那么強烈了。其實,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四個字“恐則平之”,這個源于中醫的基礎理論。她不僅感慨到,剛才要是由于害怕跑了,就看不到后面的變化了,真是哭笑不得。我提醒她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并叮囑”擔心,是最壞的詛咒“,都說母子心連心,這種心靈感應還是存在的,她答應了。而令人欣喜的是,昨天她就收到孩子的信息,孩子說在姑姑家,再過一天就回家。從這個小小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的內在與外界的相互影響與變化。
提到投射,我看到有三個層次的投射:
第一層次,存在于同一事物中,比如我們的膝蓋不舒服,這很有可能是臀部出現淤堵,也就是說,膝蓋處的癥狀,只是臀部處故障的影子,所以通過處理臀部這個投影源,就很可以消滅膝蓋不舒服這個影子。
第二層次,存在于不同事物間,比如在一次心理學活動上,有人說我像她老公年輕時的樣子,有人說我像她女兒等等,這就是說,她們眼中的我已經不是真實的我,而是經過她們加工后的我,這是心理上的投射。再比如說,我們小時候常玩一個游戲,目視一會太陽,然后閉上眼,眼里會出現一個特別亮的白圈,或者一眨一眨地去擊中另一個事物,煞是有趣。后來,才曉得這是一種視覺生理現象,就是形象感覺的一種殘留現象。
第三個層次,存在于不同緯度之間,比如,我們三維空間的一切,都是四維空間的投影,所以三維空間的問題,可以跑到思維空間去處理。再比如,我們不同的認知水平,所看到和理解的世界是不同的,正所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談到這里,我們來看所謂的當面療愈和隔空療愈,就如同當面對話和遠距離通話一樣,只是空間緯度的不同,就如同前世今生和今天昨天一樣,只是時間緯度的不同。道理是可以這樣理解的,可是問題是如何才能鏈接通道,這是關鍵。
小時候,我們常玩一個“打電話”的游戲,用一根線把兩個塑料盒連起來,我把塑料盒捂在耳朵上,然后拉緊線,你就把塑料盒放在嘴上開始講話,玩的不亦樂乎。
我們人類的通訊方式的演變,就從局域網到互聯網的跨越,就可見一斑,范圍的擴大,連接方式的更新,你在千里之外講一句話,我就可以馬上聽到,沒錯,這就是事實。
其實,我們心與心之間,又何嘗不能有這樣的連接呢?
很多女性都特別依賴自己的直覺,可是男人最討厭女人的直覺,因為它往往很準的。
我記得,我在上大學時,跟一些朋友之間經常有一種默契,很久不聯系了,當我剛想打電話時,那邊電話打過來了,我們當時都管它叫“共時性”,這是心理學的專業名詞,本質上就是一種心靈感應,當然,也不排除巧合的可能性。
有一次,一個要好的朋友突然又犯老毛病了,到處求醫問道,我是知道沒有大礙的,因為我在那之前感應到了這些,等到確認這事后,我有很大把握可以處理好,可是我終究沒能趕到這位朋友身邊,我所能做的只有凈化自己的身心并附上真誠的問候和心靈的陪伴。果不其然,不久就傳來消息,虛驚一場,并無大礙。關于這件事,我從未跟任何人探討過,因為沒有必要,說出來也不可信,反而搞得疑神疑鬼。直到有一天,我聽了一個故事,心里有了譜。
前不久,聽有一位佛學的師兄說,他在美國做科研時,也就是今年三月份,他家里傳來92歲的外公病危的消息,遠在美國的他通過遠程視頻看到了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外公,心中悲痛萬分。他當時并不能及時趕回國內,但是他做了一件事,為外公誦讀《地藏菩薩本愿經》,每天一遍,一遍一個半小時,再加一些其他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外公居然轉危為安了。講到這里,也許你會禁不住唏噓一番,真的假的?
記得,在16年年底,我有幸聆聽萬行大和尚的開示,當時他說,你們每一個來到山門的人,我都會把你們放心上,反復看,你們不來,我就不看,走了,我也放下了。這話說的,我當時是半信半疑的。后來,來到上海,有幸結識一些傳統文化的學者,其中,聆聽了這樣一件事,有位學友求修行法門,張文江老師回答說,從今天開始,不斷地擴大你的心量,你的心量擴大到十萬億佛土之外,你就是凈土。
事實上,物理學證實,在任何一時刻,我們周圍的真實信息高達1500萬比特,而我們意識到的卻只有15比特。這與菩薩告訴我們的不謀而合,佛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也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我們想一想,一彈指還不到一秒鐘呢,而每一個念頭都可以變現出一個世界出來,所以宇宙存在的時間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兆等於一萬億的話,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意識所能捕捉到的念頭或者信息有多少呢?正所謂,一念一世界,一念又是一局限!
在大學做演講時,我發明了一個小游戲,關于盲點的。我們先雙手伸直,與眼睛平行,然后兩眼關注其中一只手,接下來我們把雙手往回收,你會發現到了一定的位置,我們的余光就徹底看不到另外一只手了。游戲很簡單,道理也很簡單,開車的朋友都知道有死角,也是同樣的道理的。所以,盲人摸象,你沒錯,他也沒錯,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到了完美,可是那終究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老子講,虛極靜篤,這是真實不虛的終極法門。經絡,用現代儀器檢測不出,但是在幾千年前,道家修行者就通過內關發現了人體經絡的存在。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心深處越靜,我們能夠捕捉到的信息就會越多越準確。有一個研究古董的朋友,他告訴我老古董有生命,有能量,他能感覺到那些古董所承載的很多信息,也就是能量!穿越千萬年,你遇見了它,你就會不自覺地流淚、感動,而這種遇見本身也是一種療愈!
關于咨詢或者療愈,某些層次上,是需要深層連結,某些層次上,療愈師足夠強大,他的心量完全可以覆蓋對方,就可以療愈,這里比如你的磁場強度大,就可以干擾對方的磁場信號一樣。 (心理界有些說法,沒有移情,就沒有療愈;沒有退行,也不能療愈。值得商榷的。)有些人,追求各種靈性大師,追求各種能量加持,是有效果的,一來他的能量確實在,二來心理暗示也起作用,只是長久不了。近年來電動汽車。比較火,這些人大部分就如同電動車,大師就如同一個發電場,你可以接收,然而你有一個限度,而且你還有一個致命的就是你用完就完了!(注意,這期間還有漏電情況。)
這是一種境界,也不是說這有多高超,當然也不能說是最好的,只是一種方式,一種途徑而已。只要能治好,就是好的。以上種種,恰如手指月,這些法門、大師都是手,而并非月亮,手指月,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前進或努力的方向,假使我們迷戀于這些權威,沉迷于這些形形色色的法門時,我們也就錯失了看到月亮的機會,而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光顧著長篇大論了,我倒發覺有什么東西在叫,定神一想,原來是自己的肚子抗議了,趕緊收拾一下去填飽肚子了,回頭再接著遐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如此甚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