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文/渡夢
? ? ? ? ? ? ? ? ? ? ? ? ? ? ? ? 壹
你是否在年少時想擺脫家人的束縛,從而與家人吵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因為太稚嫩選擇做回一個孩子;
你是否在學校時想放棄寫不完的作業,從而天馬行空地幻想自己的未來,最終還是因為能力不足而選擇做回一個學生;
你是否在公司時想逃離永不停止地加班,從而想跟老板對抗,最終還是因為生活而選擇繼續做回一名員工;
你是否在婚姻中早已經厭倦不再熱烈的愛情,從而想過做一些毫無底線的事情,最終還是在良知的警示下做回一個丈夫或妻子;
你是否……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在不同的環境中想過一些緩解壓力,或者解氣的場景,但是大多數都只是想一想,卻很少有付出行動的。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 ? ? ? ? ? ? ? ? ? ? ? ? ? ? ? 貳
在經典名著《西游記》中,我記憶猶深的一集,也是孫悟空除妖怪最為艱難的一集,莫過于真假孫悟空了。
孫悟空一路上忠心耿耿地保護師傅,在打死了幾個一心要害死唐僧的強盜之后,卻被師傅誣陷為濫殺無辜,唐僧一氣之下就想趕走孫悟空,并以念緊箍咒死死相逼。萬般無奈之下,孫悟空便帶著一絲憤怒騰空而去。孫悟空內心的憋屈是不是很熟悉?
在孫悟空走后,六耳獼猴登場了,他先是端上一碗水想接近唐僧,但是唐僧正在氣頭上道:就算我渴死也不喝你的水,你趕緊走吧,我不想見到你。六耳獼猴頓時覺得自己被唐僧輕賤了,便抽起金箍棒將唐僧打暈在地,自己搶走行李飛走了。
六耳獼猴從唐僧那里搶過行李之后,便回了花果山,他找了一些猴子,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師傅、師弟,并且想帶他們一起去西天取經。
而孫悟空正憋著一肚子的氣去找觀音菩薩訴苦呢!未曾想到恰恰在這個時候蹦出一個跟他一模一樣的猴子,戰斗能力跟孫悟空差不多,打也打不出勝負,孫悟空會的,他都會。花果山的猴子沒有看出來真假,師傅師弟沒有看出來真假,李天王的照妖鏡沒有照出真假,就連觀世音菩薩也沒有看出真假。
一路上打得難解難分,最終鬧到如來的面前,當時如來正在靈鷲山雷音寺講課,聽得遠處喧鬧,心中有數,跟座下眾人說了一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來。”最終如來佛祖解決了這場混亂。
讓我們回過頭去看看曾經的孫悟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玉帝給他做弼馬溫的時候,他嫌棄官小就反下天庭,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沒有請他的時候,他就大鬧天宮。他不曾屈服他人,時長唯我獨尊。可想而知,在自己忠心耿耿地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被唐僧趕走的那一刻,這個曾經孤傲得不可一世的人心里憋了多大的一口怨氣。
? ? ? ? ? ? ? ? ? ? ? ? ? ? ? 叁
其實,多年以后,我已經從那場真假美猴王的戰斗中走出來,而是換一種思維去理解那只不可一世的六耳獼猴。他不是六耳獼猴,他就是孫悟空自己。他做了孫悟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他打了唐僧,罵唐僧禿驢,還搶走唐僧的包裹,他為孫悟空出了很大的一口氣,他就是孫悟空悲憤不平幻化出來的心魔。孫悟空在前面的經歷中積怨成恨,一步步地喂養了自己的心魔,把他喂到自己無法平息,最終幻化出來,成為了西天取經最困難的一道坎。
每個人的心魔都不一樣,有些人的心魔是怨恨,有些人的心魔是索取,有些人的心魔是欲望。所謂怨恨,不過是內心的不平衡。所謂索取,不過是內心的貪念不止。所謂欲望,有物欲,也有性欲。物欲者人為房奴、車奴、財奴。性欲者人為畜生不如。所以古人云:無欲則剛!
世間一切法度都是為了控制人們的心魔。但是總有一些人跨越法度,釋放自己的心魔。正因為控制不了自己怨恨的心魔,云大學子馬加爵才用錘子敲死自己的幾個室友,最終落下個被槍決的結局;正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索取的心魔,北大學子吳謝宇才肢解了自己的母親,最終有家不敢回(仍在潛逃),成為親人痛惜的殺人魔;正因為控制不了自己欲望的心魔,馬蓉才做出一些沒有底線的茍且行為,最終取代潘金蓮,成為眾人唾棄的蕩婦“馬金蓮。”
孫悟空在前面的經歷中積怨成恨,一步步地喂養了自己的心魔,把他喂到自己無法平息,最終幻化出來,成為了西天取經最困難的一道坎。
我們人生中最難的一道坎就是自己的心魔,孫悟空消滅了自己的心魔,內心再也沒有任何反抗的念頭,最終修成正果,修仙成佛。生活中的大成者,也都是如此。普通人之所以一直是普通人,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貪念,索取,欲望中不停地流轉,最終難成大事,浪費了自己寶貴的一生。
放下那些執念,控制那些欲望,除掉心中的那只猴子,開始屬于你的成佛之旅吧!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梧桐花開FM? 微信號:bjcm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