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于思考
1.勤于思考
思考,更準確地說,獨立思考,只不過是從別人那里知道一個結論的時候,自己動腦筋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結論的過程有沒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和量一下結論到底有沒有道理的過程。
獨立思考的陷阱無處不在。這些陷阱直接導致無數人放棄思考。為了避免麻煩而把思考推給別人是一種常見的解脫手段,由此多數人身上出現大量“迷信權威”現象:權威的意見可能更準確。但是權威也好,專家也罷,濫竽充數的實在不少,為此我們不得不“求人不如求己”,由此可知,我們生活在一個信任成本極高的社會。訴諸權威,本質上源自人們對確定的渴求。而正確對待權威并非易事,但是很多人不能正確對待常識卻非常令人震驚。權威不是用來迷信,權威在更多時候本應該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輔助工具,但權威卻被很多人濫用,更有甚者,在濫用權威的同事淪為權威(無論是不是真正可靠、可信的權威)的奴隸。
權威不一定正確。拒絕獨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給別人,不僅不省時間,恰恰相反,非常浪費時間——甚至浪費一生的時間。
2.思維陷阱
邏輯錯誤最重要原因只有兩個——概念不清和拒絕接受不確定性。
學習任何知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礎概念。所謂“腦子混亂”的人,其主要特點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東西當作一回事。
未知永遠存在。不確定性和未知是一回事。拒絕接受不確定性的一個根源在于害怕復雜、奢望簡單。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確定,會直接導致很多認知上和邏輯上,由此引起的邏輯錯誤實際上是心理問題,并非只是欠缺邏輯學訓練。
3.因果關系
分析因果關系是我們在決定是否接受某個觀點之前必須做的功課。所謂思維縝密,其實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實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難。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無非兩個:一、習慣性拒絕思考;二是,不懂得應該如何思考。而前者王萬是由后者長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維縝密”其實很容易——從現在開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如6個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輸的每一個念頭,甄別其中的因果關系,逐一應用以上提到的種種原則。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甄別能力突飛猛進。從我得到的反饋可以看出,實踐這個方法的人常常收獲驚喜。其實,那就是重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