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來看一則河森堡在知乎上的一段文字。原文有點長,我這里做了一個刪減。
河森堡,年輕的國家博物館講解員。
他說,國家博物館平時應上級部門要求,負責給北京市的中學生上課外歷史課,所以全北京市所有中學都接觸過。
2
有一次,北京東郊的某個中學來國博上課,因為他們學校離市區非常遠,所以比預定時間晚到了一個小時,可是這個遲到的學校到了博物館以后,老師上來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提前一個小時返校。這樣一來,這個學校真正的學習參觀時間也就不到20分鐘,正常學校的參觀時間應該是2個小時20分鐘的。
河森堡問帶隊老師什么這么著急回去。
帶隊老師說了一個牛X至極的理由。
他說:“學校訂X了營養餐,送餐公司如果多等一些時間是要多收費的,我們必須得按時趕回去吃營養餐。”
在“按時吃營養餐”和“到國家博物館上專題課”之間,這個學校認為前者要比后者有價值的多。
那么這種價值取向的學校給講解員們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這個學校里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上非常糟糕,以至于他們有的同事后來回辦公室抱怨說,這學校初二學生的表現簡直差到了無法正常教學的地步。
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東四附近的某著名重點小學,他們純粹是學校自愿的,說是要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河森堡給這些學生上課的時候問他們一個問題:“小朋友們,北宋之后是哪個朝代呀?”他希望引導他們說南宋,進而引出岳飛抗金的故事。
結果有一個小朋友說:“偽楚。”
這是當時女真人在把北宋政府一網打盡之后立的一個傀儡政權,因為存續時間太短而且沒有合法性,所以在歷史中幾乎沒有存在感。除非是摳過這段歷史,否則根本就不太可能知道這政權。
當時河森堡就腦門子冒汗,但是強掩笑容說:“啊,那你說說為什么是偽楚呢?”
小朋友說:“因為張邦昌登基是在三月,趙構登基是在五月。”
那個重點小學的小朋友們(五年級)給河森堡留下了極度深刻的印象,他們的知識,眼界,表達能力全面碾壓之前那個中學初二的學生。
還有一個細節形成了更劇烈的對比。
當時已經快過了飯點了,所以講解員就說:“同學們,快過飯點了,咱們先去餐廳吃飯吧?(國博內部餐廳)再不去的話,餐廳關門就吃不上午飯了。”
那個帶隊老師回頭問那些孩子:“你們是去吃飯還是繼續上課?”
所有的小朋友都無一例外地高喊:“繼續上課!”
帶隊老師回頭看著我一臉歉意地說:“老師,真對不起,孩子們下午和晚上還有其他的課程,怕是來不及吃午飯了,能不能麻煩您繼續給同學們上完課?您喜歡吃什么?我去幫您把飯買好。耽誤您吃飯,實在是對不起,我們一個星期才能來一次國博,確實不容易,您原諒我們。”
聽完這話,講解員河森堡君不僅不覺得饑餓和辛苦,反而備受感動和鼓舞。非常開心地為同學們上完了剩下的課程,整個過程中,那些五年級的小朋友和他互動的非常好,什么課堂紀律之類的事情他根本就無需費心。那些孩子的素質簡直好的沒邊了。
4
這學校里的學生家境優渥,家長大多是社會精英,學者名流,政府官員,駐外使節,企業高管。
成百上千個精英家庭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所學校里,而這些攜帶著各個家庭的氣質,資源和價值取向的孩子們又在這所學校里形成新的共振。
優越的家庭環境使得他們不至于局促于眼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更長遠的積累和沉淀上,做出了在更大時間尺度上的正確選擇。
如果僅僅拿一個精英家庭的學生和普通家庭的學生做對比的話,可能會有失偏頗,但是如果把兩個學校的學生放在一起對比的話,那種大數據量體現出的傾向在感官上是顯而易見的。
5
階層固化,似乎是我們由這個對比所能想到的詞語。
越來越多的事實向我們顯示:中國階層固化已經非常明顯。
還記得王健林的“一個小目標”嗎?——一個億。對于王健林來說,這絕對沒有炫耀的意思,而對于普通人,可能是窮其一生都無法實現。
網上還有很多文章,在提到這個問題。其中有一篇說,211,985的大學生,對于目前的現狀感到憤懣、絕望。因為,十年前,或許很多社會底層的孩子們,咬咬牙努努力,通過自己的拼搏,也可以讓自己在大中城市過上體面的中產階級生活。但是如今呢?通過十多年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好不容易擠進了高等學府,卻發現,依然和中產階級橫亙著一條鴻溝的距離。
那么,是不是說,面對這樣讓人絕望的現狀,我們就不要努力了呢?尤其作為無法到達中產階級標準的普通人。
6
總說“人人平等”,但,這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每個人都應該認清楚,從來就沒有什么平等——有的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的人卻出生在大山深處,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命運。
但是,人生存的意義,也在于要勇敢的努力的跳出上帝派給你的任務,然后,將一手爛牌,華麗麗的打成上上牌。
這,就需要我們的努力。
努力改變命運,我想最直接的途徑,首先一定是讀書——對于大部分出身一般的你和我來說,這真的是相對公平的路途。
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進入大學之后,將大好青春時光浪費在談戀愛、打游戲、虛度光陰的碌碌無為之中,等到臨近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既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也沒有讓人滿意的成績,除了會打游戲會撩妹子之外一無是處,那畢業即失業便是意料中的事。
如果,讀書的時候,你努力學習專業課,抓住一切機會鍛煉自己,參加社團活動,認真打工,踏實實習,那么,等你一畢業,馬上就要會有公司向你投來橄欖枝。
努力改變命運的第二條途徑,就是,無論你現在身處何處,請收起那些不著邊際的泡沫劇,閉上你發牢騷的憤青嘴,狠狠關掉手機,重新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并且,在規劃之后,努力且執著的去堅持實現它。
我相信,上天從來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7
很多人說,命運不可改變,其實,可不可以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改變命運的決心與行動。
記得有這樣一句名言,說,沒有傘的孩子,更應該努力奔跑。不是嗎?
因為沒有傘,所以我們無法遮風避雨,無法為自己、為父母、也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片晴空;因為沒有傘,所以我們努力奔跑,想要跑過人生的風雨,想要買到一把足夠大的傘,為自己所愛的人,創造一片永遠無虞的美麗世界。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人,篤信上帝。洪水來了,他爬到樓頂。這時,來了一條船,想要讓他搭船走,但他拒絕了,他說,他相信上帝會來救他的。再后來,又來了一架飛機,想讓他乘機走,他還是拒絕了,他說,他相信上帝會來救他的。結果,他被淹死了。等他到了天堂,他問上帝,我那么信任你,你為什么不救我?上帝說,我派了船和飛機,你都不搭乘,我有什么辦法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上帝有讓你改變命運的魔力,也得你自己努力行動才行。
都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細細思量,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若你永遠不思進取,總是想待在原地,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淪為社會的最底層;如果你能積極進取,努力向上,那么, 總會有那么一天,你站在山巔之上,俯瞰漫漫來路,忘記了曾經的艱辛與汗水,只看得到雪蓮綻放祥云環繞。
也許,階層固化是真的,那么,努力讓自己向更高的階層前進,最終能夠躋身你想你要到達的階層,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