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二白很白 ?
最近,河森堡在他的文章里分享的一個事件又趕上了階層固化老梗,先看看這個事情的經過。
河森堡,一位年輕的國家博物館講解員,他在國家博物館負責給北京市的中學生上課外歷史課。在與中學生接觸中,遭遇了兩起對比鮮明的事件。
第一樁,來自于北京東郊的一所學校。
因為是郊區,所以學生們來晚了一個小時。
已經晚了1小時了,但剛剛來到,老師們就提了個要求——他們還必須提前一個小時趕回去。
……是路遠不好走嗎?
不是,是因為學校訂了營養餐,大家必須趕緊回去吃這頓飯。
講解員河森堡真的好傷心,老師和孩子們,你們是來上課的耶,真的餓到這程度嗎?
河森堡說:在學校看來,吃營養餐,遠比來國家博物館聽歷史課,更為重要。
這似乎只是個價值取向的問題——但,在這個價值取向的學校里,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很差。有的講解員抱怨說:這所學校初二的學生,差到了已經無法正常教學的程度。
差校的差生走了,又來了名校的好學生——北京東四附近一所著名的重點小學!
來自于東四名校的小學生,并非是上級部門要求,而是學校和孩子們自愿的。
河森堡給小學生講解,并拋出一個問題:小朋友們,北宋之后,是哪個朝代呢?
——講解員的意思,是等孩子們回答南宋,然后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給大家講岳飛抗金了。
可萬萬沒想到,一個小朋友回答說:偽楚。
偽……你……當時河森堡就震驚了。
北宋滅亡后,金人在汴梁扶持了個偽政權,真的是偽楚。但這個偽楚存在時間極短,而且又不被承認,只有極務細節的專業人士,才能說出個子午卯酉。
可是這個小朋友知道。
講解員感受到智力輾壓,強顏歡笑:嗨,小朋友好聰明,那你說說為什么是偽楚涅?
小朋友回答:因為偽楚當政者登基在三月,而南宋皇帝登基在五月。
……呃,連這么精密的小細節都知道,小朋友你要不要這么嚇人啊?
講解員說:來自于名校的小學生,其知識、眼界與表達能力,全面的輾壓了之前那批只想吃營養餐的中學生。
輾壓中,吃飯時間到了,于是講解員建議大家先吃飯,再輾壓。
不曾想,帶隊的老師回頭問孩子:你們是吃飯,還是繼續上課?
小朋友們振臂高呼:我們不差那頓飯,我們要聽課!
然后老師懇求道:真對不起,可不可以先不吃飯,給孩子把課講完?您要是喜歡吃什么,我去幫你把飯買好。耽誤你吃飯,真的對不起,我們一個星期才能來國家博物館一次,請你原諒我們。
講解員河森堡被感動了,在他的文章中寫道:“這學校里的學生家境優渥,家長大多是社會精英,學者名流,政府官員,駐外使節,企業高管。
成百上千個精英家庭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所學校里,而這些攜帶著各個家庭的氣質,資源和價值取向的孩子們又在這所學校里形成新的共振。
優越的家庭環境使得他們不至于局促于眼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更長遠的積累和沉淀上,做出了在更大時間尺度上的正確選擇。”
最后得出個結論就是:現在階級已經固化,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是能在階層上實現翻盤,那都算得上是人中龍鳳了,而精英家庭家的孩子,他們僅僅做到不搞砸了就已經能在上層了,可他們不僅沒搞砸,還往往做的更好。
對于這個觀點,不置可否!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對于階級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記得其中最為深刻的是知乎上肥肥貓關于中產和底層通往上流社會的門已關閉,普通人還有多少逆襲機會的觀點,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很有深度的一篇分析文章,據說有段時間還被封了,不知道現在怎么樣。
對于所謂的階層固化,這本來就是一個歷史發展必然趨勢,只是我們正好生在了動蕩后的幾十年里,想當然的以為無序才是常態。其實在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包括西方社會在內,不同階層之間其實是涇渭分明的。
大家都知道的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人公的凄美愛情故事,當然也還記得在船上不同階層所處的不同位置,就是因為有巨大的反差才會讓人覺得打破世俗,才會讓人刻骨銘心,要是兩個平民之間或者兩個門當戶對的世家之間的愛情故事,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大家追求的看點和感性的淚點本身就是說明階級的存在。
而眼下關于階層固化的討論我覺得其實主要是中產階級的焦慮導致的,同樣也是于“對比”之下不能“快速”實現的焦慮。
“中產階級”,目前一個比較敏感的詞。
造成敏感的原因除了蔣方舟的一篇《馬拉松是中產無聲的廣場舞》推文外,還有一些消費升級的新習慣,就像一些爆文標題黨寫的“國外沒人吃的牛油果被中國中產捧成寶”“放個屁打進水里就能賣你¥30”等等。甚至連看個櫻花還區分出階級來!
再看看中產的定位:年收入達到20平方當地均價!也就是說按照北京五萬元的平均房價來算,要達到年收入100萬才算,而其他省會城市,即便按一萬的房價來算,也得20萬才能算是中產階級!
這種情況下,所謂中產階級的焦慮就被無限放大了,而他們自己也似乎沉浸在這種自嘲式的無力當中。
正因為這樣,他們才熱衷的去討論階層固化的問題,你要是仔細去分辨的話,你會發現爭論的也都是這類人。
一方面仰慕真正的精英階層,想著跟上流社會靠攏,一方面又急于擺脫和底層的關系。所以才有一些無力的自嘲,比如說:年收入不上百萬的算中產階級,沒有財務自由前不算中產階級等等!
上升無門的情況下,也就只有先從一些他們所謂的區分階層的物質消費上拉開差異。獲得些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快感!這其實是一種有點病態的心理!
對我們底層打拼的人來說,奮斗就難道沒意義了嗎?當然不是!
其實無所謂精英階層和中產階層如何,階層是否固化也不是我們該去操心的事!
奮斗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努力拼搏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其實就是我們很多人的追求和夢想。有些目標努力拼命都不一定能實現,更何況不拼命呢!
我們的時間還很長,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
借用安西教練的一句話,“現在放棄等于比賽提前結束”!
轉軌時期財富流動通常無序,因為發財靠的不是文化知識水平,靠的是大膽和務實,靠的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而現在及將來,知識,思考,見解都是可以很值錢的,但需要時間積累,越到后期置換效率越高。
有句古話說得好: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追求非同尋常的成功通常伴隨著讓人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野心或者原動力會讓你走的更遠。對有志者來說,世上從來不存在來不及這回事。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無價的,其次美好的東西都是非常昂貴的!
所以說,為了追求美好的東西,要有“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決心,更要有“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勇氣,拼盡全力去奮斗,努力到無能為力!
去他娘的階層固化,去他娘的什么中產和精英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