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伴隨著小雨紛飛,今年的清明到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祭祖節清明,清明,“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在這樣美好的節期卻因要祭奠死去之人而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每年清明時,我們一家都要回老家上墳。墳山的路不好走,前面還可以開車,但路上的彎很急,很多,像一個“”越往后路就越難走,顛來顛去讓我和另外幾個孩子十分難受。我們下車后還要再走一段路,路面坑坑洼洼的,我走得很吃力,本來就暈車,現在更是雪上加霜。我突然想起,小的時候回外婆家,外婆帶我去親戚家做客,有一段路是泥濘小路,很難走像現在一樣,但外婆總會拉著我的小手,還總鼓勵我:“依依最棒了!快到了,加油!”正想著,前面遇到了一個很的小坡,我抬手想拉著爸爸的手上去,抬頭卻看到爸爸手中還拿著東西,只好自己咬著牙往上走。
終于到墳前了,墓碑上有外婆的照片,她笑得很溫柔,像她面對我時,她活了七十多歲,一生經歷不少生離死別,經歷了生老病死,她這一生過得并不容易,年輕時,遇到了一個并不是很好的時代,日子過得堅苦,老了沒好好享享福,基本上都是在生病,好像是肺上的問題,別的老人坐在大樹下閑談時跳廣場舞時,她只能待在家里,偶爾有幾位老友會找她閑談。她的一生遇到了許多,死后只有名字王氏寶鳳和我們幾個晚輩的名字,一張照片在墓碑上,很快人們會淡忘她,她已經脫離了我們的生活。過了一會兒,吃涼米線了,我覺得今年的涼米線不如以前的了,有點酸了,不如外婆做的好吃,不知不覺間;眼淚已從眼角滑落,外婆偏心,她陪哥哥姐姐長大,卻獨獨忘了我,我之前還想是不是因為我不乖,不常回去陪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所以才不陪我長大?
? ? ? 我坐在外婆 墳前,大人們在拔草,小孩子們在打鬧,我坐的位子很好可以看到山下的排營村,排營村有大片大片的葡萄田,從下一直連到對面的山 腳下的村子旁,還一條公路,車子流不息,沒有空閑時,田間的房子很顯眼,與周圍的其它事物相互映襯,就是一幅農村的美麗的畫卷,是那樣的美好。
思緒隨風飄遠,我想到了為保護我們而犧牲的英雄們,他們有的死在了戰場上,有的倒在了病床旁,有的消失了火海里,有年輕人有老人,甚至是孩子。他們有的每年會有人去墓,有的卻死在了異國他鄉或是沒有名字,不知是誰。但他們活在了歷史書上,文人的文章中,我們的心中,先烈們用生命
和鮮血為我們鋪設了幸福之路,我們不會忘記他們,還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先烈們,如今的盛世如你們所愿,山河擾在國泰民安!
清明時節,小雨紛飛,是人們的憂傷,是不舍,是思念。掛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家只生愁 清明之后是暮春。”再是充滿活力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