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如果真正讓你賺到錢的不是知識,那究竟是什么?
許多事實都在向我們證明,目前讓我們賺到錢的是知識。通過獲得一個更高的學位找到薪資更高的工作,使用現代化技術充分提高生產率,找到企業或者天使投資人“融資”……這些都屬于知識變現。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切知識都正走在通往免費的路上,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獲得很多知識。所以,這也導致知識本身的變現能力不是很強,甚至從大趨勢來看,知識的變現能力正趨近于零。
不過,能夠變現的也不一定是“認知”。知識放在那里,很難自動變現,而對同樣的知識有了認知之后,也不一定能自動變現。
事實上,真正能夠變現的是“認知差異”。人們在面對同樣的信息、知識、現象、事實、數據等的時候,會采取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行為,最終的結果也差異巨大。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對一個東西的認知差異很大造成的。
人與人的認知差異是巨大的,甚至大到好像物種之間的差異的地步。事實上,“認知”本身的作用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比別人更有高度或者更有深度的認知”,即“升級過的認知”,而真正有巨大作用的是“經過多次升級的認知”。
那么,能實現不斷升級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呢?
那就是行動中的思考。
單純的思考不僅價值不高,而且能量不足。只有用行動刺激思考,用思考改良行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行動中產生的思考,不僅質量高、數量多,而且意外驚喜也特別多。很多想法,很多總結,很多靈感,都是在行動之中產生的。
沒有踐行,就沒有可變現的東西;沒有行動中的思考,就沒有真正有價值的認知升級。沒有認知升級,就沒有認知差異;沒有足夠的認知差異,就根本不可能賺到錢。
所以,如果真正讓我們賺到錢的不是知識,那就是,反復多次地踐行中的思考形成的認知差異。
50.為什么“共同成長”才是最好的出路?
成長的目標是什么呢?就是進化成另外一個物種,擁有一個長成那個樣子的未來。
成長不僅有方法論,還有體系。成長的體系有三個層面。
第一,與自己共同成長。
第二,與家人共同成長。
第三,與朋友共同成長。
首先,在我們的身體里有若干個“自我”(黑馬、白馬和騎手),我們要和自己共同成長,一個都不能落下。相互陪伴,相互容忍,相互促進,相互鼓勵……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讓自己的戰車越來越強,讓自己的操作系統越來越高效,逐步進入另外一個鏡像世界,甚至可以在兩個對立的鏡像世界之間自由穿梭。
其次,要想辦法與家人共同成長。家人的步伐不一定能和我們保持一致,你必須想辦法在自己速度慢的時候跟上去,在自己速度快的時候拉他們一把。既然是家人,相互嫌棄肯定是劣等策略。不能與家人共同成長的人,根本無法進入下一個層面。
然后,要與朋友共同成長。自己能夠飛速成長固然好,但幸福感可能會被扯破。善待你的朋友,就是善待你的世界;甄選你的朋友,就是優化你的世界;與你的朋友共同成長,就是讓你的世界成長起來……
那么,如何甄選我們的朋友呢?
首先來看一下對于“朋友”這個定義的升級:
01.最初的時候,朋友就是那些與我們共度時光,讓我們感覺到溫暖的人。
02.當我們的操作系統有一些基于歷史和文化習慣的細微的逐漸升級以后,朋友就是那些與我們共度時光,讓我們感到溫暖,讓我們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講義氣,夠意思)。在那個時候,我們還不擅長思考,不會意識到“夠義氣”、“夠意思”這樣的概念其實是一種“毒藥”,雖然它看起來似乎是那么美好(尤其體現在中學階段)。
03.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成長之后,朋友就是那些與我們共度時光,讓我們感覺到溫暖,讓我們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這里所說的“付出”,常常指的是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主動與之聯絡,主動與之維系友情(尤其是老朋友這種稀缺的存在)。
04.當成熟之后(成熟的特征是獨立),朋友就是那些愿意與我交往,而且我也欽佩的人。
05.再之后,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時間與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06.友情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來自各自的成長或者共同成長。
回過頭來看,對朋友和友情的定義其實是一個很簡單、很清晰的過程:獨立、依附、共生。既然對于朋友的定義清晰了,選擇朋友的方法論就有了:
第一,在老朋友身上要花時間。老朋友很難得,只有少數幾個,所以需要花時間主動聯系。維系任何關系,都需要一個主動的人,否則,這個關系總會被淡忘。
第二,甄別那些值得花時間與之成為朋友的人。走南闖北,要會識人。兩種人不能交,一種是太“黑”的,別跟他們對著干,你要繞著走,不能得罪他們,也沒必要跟他們有任何交道,否則你也會變“黑”。另一種是對老婆不好的。如果他對自己老婆都不好,怎么可能對你好呢?
第三,為大家創造多贏局面。
關于甄別朋友方法論的標準:
01.一技之長
02.追求進步
03.真誠熱情
04.接近牛人——那些有能力構建自己的世界的人,他們通過構建自己的操作系統,再配合行動,從而構建自己的世界。
05.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動道歉的人遇到一個就要珍惜一個。
尾記:如何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
1.讓別人不開心,是自己不對,自己不周到。
2.一切“進化”都是長期之后的未來結果,不是今天就能拿出來展示和證明的。
3.拿尚未發生的事情說事兒、講理,盡管不一定是錯的,但通常不會被別人正確理解。
4.人們不理解你的時候,自然不會支持你。
5.證明自己是沒有必要的,若做到了就無須證明,若沒做到則證明也是徒勞。
6.自己給自己引來很多攻擊,不僅是愚蠢的,更是致命的。
那該怎么辦?
默默地完成進化。
如何完成進化?
最初的策略很初級:做一只歡樂的兔子。樂觀是一種選擇,一種能力,一種相信明天會更好的選擇與能力。多學習、多運動,人自然就開心起來了。或者在人群中尋找那些歡樂的人,與他們為伍,讓自己受到他們的感染,也變成一個歡樂的人。
升級的策略而且是更有效的策略:成為一只勵志的兔子。成為一個鼓勵所有人的人,然后你會慢慢地變成一個無須他人鼓勵的人,因為你早就變成了正能量本身。
記住,既然我們都討厭被別人潑冷水,被別人說風涼話,被別人陷害,就無論如何不應該成為那樣的人;不僅如此,還要站到他們的對面,成為一個善于鼓勵他人的人。
然后,慢慢地,你就成為了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