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武夷山竹枝詞
? ? ? ? ?《竹枝詞》是一種形式和內(nèi)容都注意取法民歌的文學體裁,作者用真情直言,較少虛偽矯飾。千百年來,歷代文人騷客多有用《竹枝詞》形式記述地方民間風情,或描畫世俗,諷喻政事,寄托鄉(xiāng)思。因此,“竹枝詞”有其特有的史料價值,是研究區(qū)域社會歷史沿革、民俗風情、地方物產(chǎn)、風景名勝的參考資料。
? ? ? ? ?本人生活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地——武夷山幾十年,收集了不少當?shù)販[代武夷竹枝詞,被它的地域性、生動性、翔實性、寬廣性和原始性等特點所震撼。于是模仿前人學寫“竹枝詞”,十年時間,寫下《武夷竹枝詞》六百余首,分上下兩集自費出版。
? ? ? 現(xiàn)錄幾首與大家分享:
? ? ? ? ? ? ? ? ? ? ? 古城墻
六里城垣亙數(shù)峰,夯痕斑駁蘚苔封。
雄關烽燧荒煙沒,遠近山形隱伏龍。
? ? ? 鳳闕龍樓外筑墻,何曾閩越是蠻荒。這座城是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城墻除東西部分地段修筑在平地上外,其余都是沿逶迤山脊修筑,城墻采用就材筑造的方法,全部用版筑夯土建成,周長2896米,墻身用泥土夾雜著卵石, 瓦礫層層壓疊,層次仍清晰可辨,圓形的夯窩痕跡猶存。墻垣殘高4-8米,基寬15-21米。城墻外側(cè)除少數(shù)地段外,大都有護城濠溝。城門目前發(fā)現(xiàn)四座,即城址的東西南北四門,城墻內(nèi)是王城中的宮城。
? ? ? ? ? ? ? ? ? 烽火臺
危然峭壁筑烽臺,曾報旌鼙動地來。
怨角哀笳聲已遠,惟余灰燼沒蒿萊。
? ? ? ? 有濠有壘傳烽燧,能守能攻倚隘關。城址的西南角烏龜山,海拔238米,系控扼全城的制高點,有夯土臺基遺跡和灰燼,是報警用的烽火臺,漢代稱“烽燧”或“煙墩”。如遇敵情,晝則燃煙,這是“燧”;夜則明火,這是“烽”。據(jù)說用狼糞燒成的煙又旺又直,所以烽火臺又叫 “狼煙臺”。 站在城址的烽火臺上舉目遠眺,武夷山大王峰清晰可見;城的東, 北兩面憑借崇陽溪天然環(huán)衛(wèi),依山傍水,形勢險要。
? ? ? ? ? ? ? ? ? 宗廟遺址
國破宮傾宗廟隳,臺階衰草暮鴉飛。
是非成敗憑人說,殘闕巍巍映夕暉。
? ? ?作為西漢王朝的蕃臣屬國,閩越國的城邑制度基本是仿秦漢制度的,所以專家認為城址東門外左側(cè)緊靠城墻處的北崗遺址和右側(cè)的南崗遺址分別是閩越國的宗廟和社稷壇,即周禮中的“左祖右社”。宗廟是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閩越“世奉越祀”,此廟供的應是越國的祖先。社為土地,稷為糧食,社稷壇是帝王,諸侯祭祀土地神,糧食神的地方。從遺址發(fā)掘焦土遍地來看,宗廟是被燒毀的。
? ? ? ? ? ? ? ? 祭臺
黃土堆成數(shù)尺臺,山風浩蕩野花開。
而今中節(jié)清明日,未見香煙祭品排。
? ? ? 廟外的土臺子是古代的祭臺。古代宗廟祭祀活動頗多,如“月祭”、“四時祭”、“殷祭”等等。上述活動儀節(jié)頗繁,一般由精通之“相”擔任贊禮和司儀工作。此處祭臺早已荒廢成一堆黃土,無人問津。
? ? ? ? ? ? ? ? ? 王殿壟
崇溪曾接越王宮,掠影風檣內(nèi)外通。
淤塞清流千載后,夕陽仍向水門紅。
? ? ? ?君不見昔日無諸城,荒丘斷壟今人耕。主殿遺址前面一條東西走向的長長的山壟田,種滿了莊稼,一直延申到東城墻,當?shù)厝私兴鐾醯顗拧_@是宮城內(nèi)的運河,從崇溪的上游挖一條人工河道將水引入城中河道相連,再與崇溪下游相通。城外的物資可從水路直接運進宮中。閩越王出巡,直接從城里上船,就可到全國各地。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城被圍困時,河道可提供飲用水。經(jīng)歷兩千余年河道早已淤塞,但西墻南段的缺口和東墻的豁口即當年河的水門,寬22米,至今猶存,仿佛在訴說當年的盛況。
? ? ? ? ? ? ? 宮中暖房浴池
或曰桑拿或曰房,條條陶管繞回廊。
越風自古知多少,留與今人論短長。
? ? ? 在主殿西邊廊臺下埋設四條并列的東西向小型陶管道,北邊廊臺之北亦有四條并列南北向管道,北側(cè)偏東處還有一組回旋狀陶管道,有人說這是暖房設置,用熱水或蒸汽循壞取暖的設施,有人戲稱是閩越桑拿。旁邊的水池,可能是宮中浴池。在朝會主殿旁邊建浴池,應是沐浴而朝的設施。
? ? ?
? ? ? ? ? ? ?馀慶橋
去轍來轅各有謀,長虹飛架落寒流。
鳥隨山影橫空越, 筏帶溪聲傍岸收。
野老傳言標一士,孝心義舉足千秋。
橋磨歲月人磨志,水面廊廡影半浮。
? ? ? ? ? 馀慶橋位于武夷山市區(qū)南端,建于1889年,是一座橋上建廊的風雨厝橋,全長79米。是當?shù)剜l(xiāng)紳朱敬熙為母親祝壽,捐銀3萬元在崇陽溪上修了馀慶, 垂裕兩座姐妹橋,垂裕橋在抗日戰(zhàn)爭中被大火燒毀,馀慶橋保存至今。它獨特的“虹梁拱”使其成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
? ? ? ? ? ? ? ? ? ? ? ? 蓮塘
稻田四面夾荷塘,風送芙蕖撲面香。
翠袖紅裙爭妙舞,游魚沙鳥靜相忘。
? ? ? ? ? ?村民有在田里種蓮子的傳統(tǒng),為村莊增添了“一片秋云一點霞, 十分荷葉五分花”的美景。品種據(jù)說是宋代傳下來的,果實圓大、潔白脆嫩、易爛面沙,我感覺比我老家產(chǎn)的湘蓮還要好吃。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建寧地區(qū)素有“蓮鄉(xiāng)”之稱,種植蓮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曾是皇家貢品。武夷山市古屬建寧府,自然也是產(chǎn)貢蓮的地方。經(jīng)常享食貢品,竟不知也。
? ? ? ? ? ? ?止止庵
山光穿檻動,樹影入軒浮。
教眾居常滿,高人到即留。
心自修中止,玄于悟后求。
梯云仙路杳,吾道自悠悠。
? ? ? ? ? 位于大王峰麓, 傳說古代無數(shù)高人曾在庵中修煉,景色極佳。此庵主持 宋代有名的老道白玉蟾撰寫的《止止庵記》中云:“云寒玉洞, 煙鎖瓊林, 紫檜封丹, 清泉浣玉, 鐵笛一聲, 群仙交集。螺杯三飲, 步虛泠泠。青草青, 百鳥吟;亦可棋, 亦可琴。有酒可對景, 無詩自吟心。 神仙渺茫在何許?蓋武夷千崖萬壑之奇, 莫止止庵若也。”語言曉暢, 細膩生動, 描寫了止止庵清幽的環(huán)境, 使人讀后塵心頓失, 意往神馳。止止庵成了歷代明賢高士隱逸避世的理想之地, 也為現(xiàn)代人遠離鬧市, 從事一些風雅活動提供了便利。 難怪吾友邱理真先生退休后常住于此。
? ? ? ? ?天心永樂禪寺
一片蓮臺翠靄環(huán),梵音引我叩禪關。
香飄煙霧迷人眼,燭耀光華照佛顏。
古澗寒凝修竹里,石碑散綴碧林間。
數(shù)聲暮鼓催香客,盡解資囊踏月還。
? ? ?位于天心峰麓, 建于明嘉靖七年,因峰居武夷山景區(qū)中心, 初時稱山心永樂庵。清康熙年間改名永樂禪寺。曾因弘揚佛法, 為世人矚目。1989年修葺重光,1993年經(jīng)省政府批準正式對外開放。新建的大殿820平方米, 殿內(nèi)有三尊銅佛(藥師佛, 如來佛和阿彌陀佛) 。目前香火鼎盛, 游客香客絡繹不絕,成為旅游熱點。筆者到此曾打油一首:僧人方丈笑呵呵,功德箱中票子多。銅佛泥雕空合十, 往來香客似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