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四月七日,綽號歷山飛的變民首領魏刀兒,派部將甄翟兒率部眾十萬入寇太原,將軍潘長文戰敗陣亡。
7、
五月一日,日全食。
8、
五月九日,皇帝于景華宮征求螢火蟲,得數斛,夜出游山,放蟲,光遍巖谷。
華杉曰:
讀史至此,嘆為觀止!新西蘭有螢火蟲洞,是自然景觀,你想不到中國皇帝有人造景觀——螢火蟲山!這是什么呢?一個字——玩!三個字——玩心大!四個字——玩心太大!有的男人,永遠是長不大的小男孩,小時候玩小孩子玩具,長大了,有錢了,玩車、玩表、玩收藏,都是一樣的玩具。當了皇帝,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玩具。楊廣就是這樣,每天都在尋找新的游戲節目,新的刺激。但是,玩物喪志,玩國就要亡國。而他沉迷在其中,掩耳盜鈴,蒙著眼睛跟他制造出來的災難躲迷藏,最終身死國滅。
如何抵抗自己的玩心,唯有志向!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只在那痛上。”一旦我今天沒有努力,我的心就會痛!我哪有心思玩?我玩什么,都是為了放松一下,以便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我的志向!
9、
皇帝問侍臣盜賊情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說:“漸少。”皇帝問:“比之前少了幾何?”回答說:“只剩不到十分之一了。”納言蘇威不愿回答這個問題,挪動身體躲到柱子后面,皇帝呼他上前,問他,蘇威回答說:“這不是臣所負責的事情,但是不管他多少,只怕離得越來越近。”皇帝問:“此話怎講?”蘇威說:“之前賊盤據長白山(柏楊注:此山在山東省鄒平縣南),如今近在汜水。況且之前應該繳納的租賦和服徭役的男丁,如今都到哪里去了!豈不是都去做盜賊了嗎!最近我所看見上奏的叛賊情況,都沒有據實匯報,遂使朝廷不能做出正確應對,不能及時剪除。又,當初在雁門,許諾取消遠征遼東,如今又再次征發,叛賊怎么能平息!”皇帝不悅而罷。
不久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百官多饋贈珍玩,唯獨蘇威獻上《尚書》。有人說他壞話:“《尚書》有《五子之歌》(夏朝君主太康暴虐,出外游獵,一百天之久不返回京師。有窮部落首領后羿因人民憤怒,起兵反叛。太康的娘親和五個兄弟,在河灣徘徊怨恨,慷慨悲歌,共五首,稱為五子之歌),蘇威的意思,非常不遜。”皇帝更加忿怒。
不久,皇帝問蘇威以伐高麗事,蘇威想要讓皇帝知道天下多盜,回答說:“此次戰役,希望不用再征發士兵,只需要赦免群盜,自然可得數十萬。遣之東征,他們喜于免罪,爭務立功,高麗可滅。”皇帝不悅。
蘇威出來,御史大夫裴蘊上奏說:“此大不遜!天下何處有許多賊!”皇帝說:“老東西奸詐,以叛賊來脅迫我!我想打他的嘴,暫且隱忍。”裴蘊知道皇帝的意思,指使河南平民張行本上奏說:“蘇威之前在高陽負責官員典選,濫授官職;又畏怯突厥,請皇帝回京師(事見公元615年記載)。”皇帝下令調查,罪名成立,下詔數落蘇威罪狀,除名為民。后來又過了一個多月,復有人上奏蘇威與突厥陰圖不軌,事情交給裴蘊調查審理,裴蘊判處蘇威死刑。蘇威無以自明,只是叩頭流血,謝罪而已。皇帝憐憫,釋放他,說:“不忍心殺。”于是連同他的子孫三代,全部除名為平民。
10、
秋,七月八日,濟景公樊子蓋去世。
11、
江都新建造的龍舟完成,送到東都;宇文述勸皇帝巡幸江都,皇帝聽從。右候衛大將軍酒泉趙才進諫說:“如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還京師,以安萬兆百姓。”皇帝大怒,把趙才逮捕下獄,過了十天,怒氣稍解,才放他出來。朝臣們都不想行,但皇帝意志非常堅定,無人敢諫。建節尉任宗上書極諫,即日于朝堂杖殺。
七月十日,皇帝啟程前往江都,命越王楊侗與光祿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檢校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天逸、右司郎盧楚等總管留后事務。韋津,是韋孝寬之子。
皇帝寫詩留別宮人說:“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奉信郎崔民象認為盜賊充斥,于建國門上表進諫;皇帝大怒,先打碎他的臉頰,然后斬首。
華杉曰:
傳說中亞古國花刺子模有個奇怪的風俗,凡是給國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獎勵和提升;給國王帶來壞消息的信使,則會被送去喂了老虎。這傳說在楊廣這兒,就是現實,蘇威、崔民象就被“喂了老虎”。
讀史的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扼腕嘆息,覺得他是昏君。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這樣。我們讀史,也要代入自己,按孔子說的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自省一下,這才算在讀資治通“鑒”。拿他做鏡子照一下自己,我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說出問題的人?
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脆弱,拒絕接受,拒絕面對,執行鴕鳥政策。對于領導者來說,則再加一條,拒絕承認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以維護自己的權威,因為他把所有壞消息都視為對他的批判,你越是進諫,他的意志越堅定。這就是楊廣堅決要去江都的心理因素。
但是,該來的總會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鴕鳥政策總是會破產的。解決了傳遞壞消息的人,最后往往死在傳遞好消息的佞臣手里。楊廣是“隋二世”,他的命運和秦二世一樣,秦二世為“好消息使者”趙高所殺;楊廣則死在“好消息使者”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手里。當然,他們的死,都是中國人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