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為很多階段,我們正常的劃分,往往按當下主做的事來劃分,例如少年求學期、青年奮斗期、中年家庭事業(yè)全面兼顧期、老年安享晚年期。
以上所做的事,是我們都能看到的,是外境,而真正決定外境結(jié)果的,是另一種人生階段的劃分方式,它是內(nèi)因,它來自我們對自身的認知。
第一階段 我了解到自己的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成果和擁有的,此時我開始變得自負、以自我為中心、貪婪、想要更多,這時犯錯的概率將大大提升,人生處于最危險的階段。
第二階段 我開始看到身邊更多人和競爭對手的優(yōu)點和成果,此時我開始收斂,變得謙虛而謹慎,此時會走得很穩(wěn)甚至有些保守。
第三階段 我開始看到自己的缺點,有了前面的經(jīng)歷作為鋪墊,我勇敢的改正,并且開始具備自信和實力,奮勇前進,并隨時保持自省。
讓人困惑和難以理解的是,以上三個階段并非一成不變,我常常會從第三個階段,倒退回第一個階段從而摔跟頭,那是因為還有人性里面本來需要凈化的一些東西存在,需對他們時刻保持警惕。
即使現(xiàn)在我看起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也要始終懷抱一種“我只是個白癡”的空杯心態(tài),因為總會有很多自己想不到、看不到的意外發(fā)生。
人生本質(zhì)就是如此,好事壞事,都是磨礪人心性的事,《老子》說“得之若驚,安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反其道而行便是“寵辱不驚”,這需要極高修為。努力和自己死磕吧,對第一階段的自己時刻保持警惕,它還會隨時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