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期間,總會發生一些與高考有關的或“熱鬧”或傷心,或令人郁悶甚至是惱火的事,而這些事件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參加考試的考生或他們的家長——在考場門口,有為因兒子遲到進不了考場而下跪求情的母親;有在趕考途中出了車禍丟下倒在血泊中的母親繼續去赴考的女生;有參加完了高考才得知母親已經去世了好多天悲痛欲絕的男生,更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孩子參加英語聽力考試,在考場周圍的馬路上站成一排肆意攔截過往騎車人和私家車的家長……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就會特別感慨,同時腦海里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十五年前在老家小城參加高考的情景。
那一年的高考,家鄉小城的考場只有兩個,分別是縣一中和二中。小城人不多,居民生活很安寧,即便是到了高考期間,小城的節奏跟往日亦沒有太大的區別,依舊是不疾不徐。高考結束后,小城電視臺有關高考的新聞也就那么三五條。高考成績公布(放榜)的那天,一中校門口的墻壁上貼著幾張大紅紙,上面用毛筆依據考分的高低寫滿了考生的名字和分數(跟我們老家農村辦婚宴喜事時的收禮執事單差不多)。好多同學看完榜單后選擇了安靜的離開,也有一些同學,看完榜單后顯得異常的興奮,可跟中了舉人的范進比起來,則顯得內斂了很多(高考結束后填報志愿時都有估分,跟榜單上的分數相差無幾)。盡管那年的高考很平靜,但還是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一些至今仍難以忘卻的片段和趣聞。
那年的高考前夕,我罕見的出現了失眠現象,但在參加完第一天的考試后失眠癥狀很快就消失了。當時的小城街道還比較狹窄,但過往的車輛不多,所以我和同學們騎車去考場的途中沒有出現堵車的現象。我在一中上學,而我們的考場卻在二中,高中三年,包括參加高考我只去過兩回二中。第一天的考試很平靜,沒有什么事可值得回憶。只是到了第二天,就有故事發生了。第二天上午考數學,我是學文科的,對數學十竅九通(一竅不通),還好,我前排的考生是個同校的女生,在讀高二的時候,我們還曾經在同一個班級就讀過。讀高三時,她選擇了理科,我選擇了文科,雖然不在一個教室里就讀了,但平時在校園里遇見的時候,我們雙方都會主動打招呼。于是在那天的數學考試中,面對著考卷中無數個不知該如何解答的攔路虎,我偷偷的寫了一張小紙條,然后趁監考老師不注意的空當塞進了她的手里。依稀記得那張小紙條上寫了這樣一行字:老同學,請將你選擇題和填空題的答案給我參考一下好嗎?謝謝!原以為老同學會給我傳紙條,可是我想多了,一直到考試結束,她連轉身都沒有,更甭提什么小紙條了……考試快要結束了,可我的考卷上還有一半的考題沒做呢,于是我開始左顧右盼了起來,呵,發現目標了,我左側的那位兄弟一直在埋頭答題,看得出,這位兄弟是實力派,我得靠他“幫忙”了。
十分鐘后,考試結束鈴聲響了起來,頃刻間,有好幾位跟我同樣“有眼光”的同學奔向了該考生的身邊,這其中也有我的身影,在這期間,居然有一位女同學跑到了我的考桌旁,但她旋即又離開了,只是在她跑向另一位考生的身邊時,她的考卷已被監考老師收走了。還好,那天我的速度蠻快的,在那位老兄的試卷上看到了兩個填空題的答案后,我又飛奔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剛填好了那兩個答案,試卷就被監考老師收走了,不對,應該是老師將我的試卷搶走了……記得是哪一年的高考中,有媒體報道說某地的的一考點因為計時有誤,居然提前五分鐘就結束了考試,看到這樣的新聞,我覺得真要好好的感謝一下十多年前的那場高考中給我們監考的老師們,他們非但沒有提前結束考試,還給了我們部分身手敏捷的考生“搶食”別人勞動成果的機會,盡管這種行為不夠那么光彩。不過,我們這種不光彩的行為最終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后來核對答案時,發現那兩個填空題答案是錯的……
第三天上午考英語。當時有手機的同學在我們校園里屈指可數。可在那天的考試中,被監考老師沒收的手機居然有好幾部(事后還聽說有位考生的手機是借來的,而那部手機也不知怎么回事,在考試那天自動關機了)。首先是聽力考試。二中位置比較偏,校門前過往的車輛哪怕再怎么摁喇叭,也影響不了我們的聽力考試,所以一切都順利。與本文開頭所述的有家長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孩子參加英語聽力考試,在馬路上攔車的情形相比,十多年前我們所參加的那場高考真是太安靜了。還有,媒體報道說,那些個在馬路上攔停過往車輛和騎車人的考生家長們,在阻攔一位騎車的年輕女子時,由于用力過猛,騎車女子連同自行車一同摔倒在了馬路上。當年輕女子氣呼呼的站起身扶好了車子后丟下了一句國罵:XXX,誰沒參加過高考啊!?還有一位騎三輪車的大叔,被攔停下來后顯得有些茫然,還有些許不知所措,也是啊,人家好好的騎著三輪車干嗎要攔停啊?當然了,這樣的情形在最近幾年的高考期間不會出現了,當地的交警會在考場附近執勤,還有當地的公交車和部分出租車,免費接送參加高考的學生,如遇堵車,會有交警騎摩托車或開警車鳴笛駛向考場……
跟我們當年參加高考相比,忽然覺得現在的考生好幸福,只是,現在的考生壓力肯定比我們那個時代的要大的多——考前被家人寄予厚望,相關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考場周邊施工單位停工,開辟考生綠色通道等),考后成績剛一公布,那些考取了高分的考生家里,馬上有媒體記者紛至沓來。幾天后,那些自家孩子高考沒有考好的家長,會將刊登有本省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的報刊全部買下來,然后拿回家給孩子看。孩子很認真的看完了那些報道,同時還會將高考狀元們的學習方法摘抄下來。再然后,跟著家長默默的走向補習學校……
那年的高考結束后,考取了高分的同學自是歡天喜地,沒考好的大多選擇了復讀,也有去外地打工的,或是上技校學手藝的。我也沒有考好,原計劃去復讀,后來又跟我喜歡的女同學去了西安的一家民辦院校……現在的我成了一名西餐廚師,身邊的同事大多沒有參加過高考,也很少有人關注高考,其中還有不少同事認為讀書再多不如有個好手藝。我承認藝多不壓身,但我同樣承認并力挺這樣一種觀點:沒有參加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多讀書,接受過高等教育,肯定沒有什么壞處。即便日后“淪落”為一名廚師,昔日身上的那股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書生氣早已被整日揮之不去的油煙味所代替,但當你拿起英文版的菜譜時,那股書生氣瞬間又回來了,而且內心會更加沉著,因為那些英文字母認得你,你也認得它,而且還知道該怎么駕馭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