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抑郁癥,要區分抑郁和抑郁癥的區別,抑郁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情緒和我們開心、快樂、痛苦、悲傷,孤獨一樣,每個人都有抑郁的情緒,男人、女人、小孩兒、老人都會有,甚至動物都會有抑郁情緒,你會看一只狗和貓主人走了,它一天不吃不喝是抑郁情緒,而抑郁癥,是一個精神疾病的分類,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抑郁癥根據發病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輕度抑郁癥、中度抑郁癥和重度抑郁癥,輕度抑郁基本上可以靠自我的調節,和心理咨詢或者朋友的幫助可以恢復。到了中度以上,一定是藥物治療,到了重度抑郁,大概70%的人想要自殺,15%的人成功的實施自殺。抑郁癥本身不可怕,但是后果特別可怕,它是一個家庭和個人的毀滅。在西方被稱為心靈感冒,為什么叫心靈感冒呢?因為非常普遍,誰也說不好,我什么時候遇到什么事情就可以得抑郁癥了,很普遍。
倒是這種心理感冒和軀體感冒是不一樣的,軀體感冒是容易鑒別的,是能被人所接受的,而抑郁癥在咱們國家目前的情境下還不大被理解,你跟領導說請假說:我感冒了,我想歇兩天假,我要到醫院去拿點藥,咳嗽發燒了,領導說,去吧去吧,好好養哈!如果你跟領導說抑郁癥,我要休息,那領導一下就會特別緊張,抑郁癥?本來想提干的,抑郁癥不能提干了,他會覺得抑郁癥,你就另類了,你不正常了,所以這個是和我國國情是有很大關系的,所以在國外每個家庭都可以有心理醫生,比如我最近遇到一件什么事情不開心了,我可以找心理醫生談一談,就可以宣泄情緒了。但是在我們國家目前還做不到,原因是人們的認知還沒到花錢買心理健康的水平。
抑郁的發病率很高,但是能見度很低,是一種令人恐怖的狀態,它是抑郁情感狀態延伸的癥狀,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快樂感受,那么女性的抑郁,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了呢?青春期早期和中期,在成年期延續。那么女性抑郁癥是男性的2到3倍,接受心理治療的也是2到3倍,那么在醫院接受抑郁治療的,基本上女性男性比例是2:1,我們分析原因,有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是,女性更能夠坦率地承認自己得抑郁癥,她們承認自己是弱者,而男性不大容易去承認,女性更愿意和治療師去交談,更愿意去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很多研究表明,大概8%的女性在一生當中會有碰到這種壓力,而男性只有4%,談到抑郁癥,想和大家分享《抑郁癥》這本書,行為認知療法的創始人阿倫-貝克寫的關于抑郁癥的很經典的一本書。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假設在這些問題上面,你回答是,那么你就有可能處于抑郁狀態當中:
1,當我想到未來的時候,我覺得沮喪
2,我對自己很失望
3,我不像以前那么歡喜
4,比以前哭得更多了
5,我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才能做事情
6,我不像過去那樣睡的香了
7,我不像過去那樣對性感興趣
8,我大部分時間我都覺得很內疚
如果處于抑郁狀態下,這些問題回答的答案都是“是”。
為什么抑郁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呢?這種疾病和你平時不一樣的,平時你可能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但是在抑郁狀態下,就變成另外一個人,變得別人不認識,就連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也就是說在心靈感冒的狀態下是和常人是不一樣的。根據貝克博士的研究,一個沮喪的女人,她會有一種過濾器,帶一種濾鏡,她會把當前的壓力夸大其詞,秒換成無止境的挫敗,她會泛化,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消極的情緒泛化,泛化到她生活的各個方面,她會將生活的不順當作對她的折磨和懲罰,她可能會過濾掉所有的積極因素,在任何情況下只糾纏于哪怕是最小的消極因素上。所以對抑郁癥我們真的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抑郁癥患者會自殺,大部分的自殺都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糾結、生存還是死亡?很長時間地糾結,最后熬不過,自殺了。
那么在美國自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大部分自殺的人自殺的時間,既不是得了抑郁癥的最初期,也不是處在壓抑的最低點,大部分自殺發生在癥狀開始減輕,精力開始恢復的三個月內,抑郁癥在最嚴重的時候不會自殺,因為ta沒有這個能量,ta們連走都走不出去。
我有一個親戚得了抑郁癥,我就問她:你不是挺喜歡打羽毛球的嗎?去打啊!你不是挺喜歡去公園兒嗎?那就去吧。親戚說:我根本挪一步都很困難,她說,比如這個手機從桌上掉在地上,我都很難彎腰把它撿起來,我都沒有這種力量去把它撿起來。所以抑郁癥真的是一個很恐怖的一種感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這種抑郁的還挺多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ta們大多數活動都沒有快樂的感受。
那么對抑郁癥的研究,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解釋,比如說:抑郁是對自己的責備和詆毀,把憤怒轉向自身,這是精神分析的觀點,是弗洛伊德的觀點;一種穩定的特質,這是生物論學派的觀點;一種天生的傾向,缺乏自尊,這是人本主義流派的觀點,自尊是人本主義一個很重要的自我概念;缺乏強化物是行為主義流派的觀點;獲得消極的思想,是認知流派的觀點。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流派來看抑郁癥,不同流派會有不同的解釋。
抑郁的含義是什么?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的Depressive,是最早用來描述情緒狀態的。在17世紀,2400年前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他就把抑郁界定為一種氣質類型,稱為憂郁質。那么我們大家知道希波克拉底當時在希臘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認為人體內分為有四種體液,不同的體液會有不同的表現,除了憂郁質,還有多血質,膽汁質和粘液質這四個方面。他認為,每個人的人體內占主導的的這種體液,就是這個人的氣質類型,氣質類型會影響你的外在行為的表現,多血質就是做什么事兒特別容易沖動激動,粘液質就是反應特別慢、內向,憂郁質就是抑郁,他把這個理解為抑郁。
醫學上對抑郁的定義是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持久的心境低落,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狀態,持久的心境低落,一直持續一直持續下去,就沒有快樂,ta總是很低落,持久的心境低落與境遇不相稱,這個境遇可能是很讓人高興的,但是抑郁癥患者就是高興不起來,ta沒有辦法去體驗這個快樂。所以ta的表現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狀態,你會發現抑郁癥患者你看他身體很無力,但是他的整個肌肉是僵硬的,正因為肌肉僵硬,ta才會睡不著覺,如果放松了才能睡著覺,我們理解睡眠障礙都是太緊張了,繃得太緊睡不著覺,越數羊越睡不著覺,數羊數數,沒有用的,一定要放松才能睡著,所以我要讓自己學會放松,平時就學會放松,緊張的時候放松,就可以睡著了。
抑郁不僅僅是情緒不正常,事實上它影響了我們的感知和思維,還影響了我們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睡眠的狀態,不單單是情緒不正常,還會影響感知,對世界的感知,對他人的感知,影響我們思考問題,思維問題,影響我們經歷,所以抑郁癥的人。你就說你休息休息,他休息也休息不好,你躺一會兒,躺一會兒還是累,躺完了還是累,他沒有辦法恢復體力,一般來說,我們累了躺一會兒就會好,但是抑郁癥的人躺了,他還是累。他沒有辦法去恢復他自己的狀態,注意力集中程度。抑郁癥癥的患者,他是沒有辦法注意力集中去做一件事情的,看書?看不下去,看電影?看不下去,聽音樂?一堆的噪音!所以在高校里頭的抑郁癥患者,他聽不了課,老師講課根本聽不下去,看書看不下去,所以考試不及格,很多學生退學,嚴重的甚至自殺,近年來高校自殺的人數不在少數。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協會的診斷標準,認為抑郁有幾個方面的表現,其中有兩個核心的癥狀,一個是情緒低落,持續的情緒低落,第二個,快樂明顯減少,這兩個癥狀至少有一個,這是核心癥狀,除了核心癥狀之外,還有食欲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5%。
抑郁癥和焦慮癥是相伴的,還有恐懼癥,他們的恐懼癥是不知道這種狀況什么時候才會才能結束,所以ta很恐懼很害怕的。你要問抑郁癥的人,他們會說醒的時候特別害怕睡著,睡著了又害怕醒來,他們一直在糾結這個事情,體重下降,睡眠障礙。如果說你睡得很好,不用擔心心理問題,睡眠是衡量抑郁的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