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數據分析方法很多,我們常常會提及和運用,比如營銷方面的理論模型有4P、用戶行為、STP理論、SWOT等,管理方面的理論模型有PEST、5W2H、生命周期、邏輯樹、金字塔和SMART原則等等,這些都是經典的營銷、管理方面的理論,下面我們來簡要分析幾個使用場景或例子。(詳細概念某度自行搜索)
一、PEST分析法(Political政治Economic經濟Technological技術Social社會)
它主要用于行業、對宏觀環境等分析。
比如以中國互聯網行業分行為例,采用PEST分析法整理分析思路,構建行業框架,總結出如中國網民與中國公民的人口規模、性別比例、年齡結構、人口分布、人均收入、教育狀況、城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進行分析,通過以上分析的結果來判斷企業是否在某一地區、某一個行業的立項。
二、5W2H分析法(Why What Who When Where How How much)
它的用途廣泛、可用于用戶行為分析、業務問題等專量分析。它的方法比較簡單、方便,其實所有問題類的都可以從這7個方面思考。
比如以用戶購買行為分析為例,Why: 用戶為什么購買產品?What:公司提供什么產品或服務?Who:誰是我們用戶?when:何時購買?多久再次購買?Where:用戶是在哪購買?How:用戶購買是用什么支付方式?How much:用戶花費的成本?當然通過以上簡單問題可以引申更多的問題來分析。
三、SWOT分析法(strength優勢weakness弱勢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
這個分析法對于企業以及項目來說最為常用,它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根據企業自身既定條件進行分析,其中S、W是內因,O、T是外因。
比如,項目分析?S優勢:啟動資金、團隊、需求滿足、技術性能、資源平臺等方面為優勢。 W弱勢:同上, O機會:新產品、新市場、行業藍海、競爭對手失誤。 T威脅:新的競爭對手,市場挑戰,行業政策,突發事件。
四、4P營銷理論(Product產品 Price價格 Place渠道 Promotion促銷)
它主要是用于分司整體經營情況分析。其實營銷組合實際上有幾十個要素,但這些要素可以概括這4類,它只是作為指導作用,而在做公司業務分析時,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業務進行調整。
比如:P產品: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是什么?購買用戶是什么人?P價格:公司銷售收入?增加還是減少?用戶購買方式? P渠道:銷售渠道有哪些?用戶是在什么渠道購買? P促銷:投入促銷活動資源多少?廣告投入多少?效果?
五、邏輯樹分析法
它主要用于業務項目問題專題分析,也稱問題樹、分解樹,就是把一個問題當成樹干,之后分析此問題與哪些相關問題有關,找出與問題相關聯的所有問題,作用主要是理清思路,避免重復或遺漏問題,其實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思維導圖,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把涉及問題總結歸納出來,但注意一點,問題要考慮周全。
總結:方法論不限于以上幾種,除此之外,還有金字塔、生命周期、SMART、STP等等、對于這些應用,需要對行業知識、公司業務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確和深入使用它們,做到有的放矢,為我所用。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個人微信號formeasy1981,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