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部電影主要圍繞三個傻小子展開敘述——法罕、拉加,還有蘭徹。法罕、拉加和蘭徹三人同時考上印度的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相互認識并結為好兄弟,三人的大學奇妙之旅由此開始。
? ? 法罕,是一個一心向往著從事野外攝影事業的有理想、有追求的耿直boy。他一直期盼著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有這個榮幸成為著名動物攝影師安德烈·伊斯特凡的助理,與他一同去世界各地拍不同動物的照片。要知道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隔著一道墻,就像大雄與靜香之間總隔著一個哆啦A夢一樣。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他不得不遵從父母的意愿考上印度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去學習工業設計。
拉加,是一個很平凡普通的男孩兒,他對自己的要求很簡單。生長在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的拉加,只是想要順利拿到帝國工業大學的畢業證書,然后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盡力改變家里的生活環境,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 ? ?蘭徹,是本部電影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說這部電影沒有他就不行,總之,他很重要。)他機靈古怪,不喜歡墨守成規,動手能力特別強,對機械方面有著獨特的天分,喜歡幫助周圍的朋友(不僅僅是朋友,還有對他不太友善的人)……他是及時雨,總是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為朋友化解危機,他是引路人,總是在朋友迷惘、不知所措之時,為朋友排憂解難,指引朋友往正確方向前行,他會在朋友為自己最初的夢想動搖時,告訴朋友堅定地走下去。他敢于與權威抗衡,他敢于對規則、傳統說“不!”,他敢于打破填鴨式教育,獨創自己的教學方式,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就是蘭徹。關于他的身世是一個迷,直到影片最后才得以揭曉……
“有為智者說...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這部電影很值得觀看的重要原因是,它其中蘊含著很多有關人生的哲理。出于蘭徹口中的話幾乎句句是名言。
“人很容易陷入恐懼,心很脆弱,我們要學會哄它,跟它說:一切安好!”
“總是擔心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
“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四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 ? ?劇中法罕、拉加、蘭徹三人友情比金堅。法罕、拉加二人跟隨著蘭徹反對院長的墨守成規,反對填鴨式教育,反對學校的所謂“規章制度”,一路走來闖禍不少,經受懲罰不少,也差點被退學,但三人的感情也一天天增長。他們整蠱只知道死記硬背的“消聲器”查爾圖,他們偷偷換了他的稿子,讓他在眾人面前出糗,而查爾圖更是與他們三人訂下了天臺之約。他們三人誤打誤撞闖進了院長大女兒的婚禮,并認識了琵婭(院長的小女兒),蘭徹與琵婭兩人不打不相識,墜入愛河,但遭到了院長的阻擾(院長很討厭蘭徹)。他們三人在喝醉了酒的情況下,迷迷糊糊地在院長家的門口撒了尿,三人被發現后立即逃跑,不幸的是,他們最終還是被院長給抓住了,院長怒火沖天,勒令他們三人退學處理。拉加(家里貧窮,經濟條件不好,順利畢業,然后找份好工作是他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央求院長給他最后的機會,但院長開出的條件卻讓他很為難(讓拉加遠離蘭徹),最后他選擇跳樓自殺,變成了植物人。后來因為蘭徹撒謊騙拉加:法罕免費娶他的妹妹(妹妹長得并不好看,并且沒人愿意娶她),拉加終于有了反應,并且醒來。院長為了刁難拉加,不讓其順利畢業,于是故意加大考試試卷難度,擔心拉加會因為考試沒通過而再次跳樓的蘭徹和法罕決定為了拉加去偷試卷,不料,被院長發現。院長逼迫蘭徹離開,琵婭知道后憎恨父親,離家出走(她的弟弟因為父親的某些原因也曾離家出走,并且在火車上跳下身亡,因此琵婭怨恨父親)。在一個雨夜,琵婭的姐姐要生了,但通往醫院的那條路被車子完全堵住,無奈之下,蘭徹和法罕合力將孕婦抱去了學校,琵婭通過電話教導蘭徹接生小孩,于是經過眾人的努力,孩子被成功生了下來,而院長也不再逼趕蘭徹離開……
? ?蘭徹要求拉加摘下迷信的戒指,自信點去面試,要求法罕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去當攝影師,而拉加和法罕則要求蘭徹勇敢些去跟琵婭表白。最后拉加面試成功,在一家公司當工程師,法罕說服了父親,成為了一名野生攝影師。但是蘭徹卻在畢業典禮之后,消失了……
? ? ? ? 十年之后。。。
? ? ?當年的“消聲器”查圖尓找到了法罕和拉加二人,告訴他們,他知道蘭徹在哪里,并提起了十年前的天臺之約。他們一起去搶正在舉行婚禮的琵婭,帶她一起去尋找蘭徹。電影的結局是美滿的,最后,他們找到了蘭徹,而蘭徹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學校,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教育孩子們,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天臺之約,蘭徹贏了,他成為了赤手可熱的科學家,正是查圖兒夢寐以求想要合作的人。。。。。
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觀看,不妨在你無聊的時候,或者迷惘,想要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認真地從頭到尾把這部電影看完,你會發現很多寶貴的東西。最后奉上劇照一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