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汗被曾被為“印度良心”,他拍的很多電影直面印度的社會問題,帶給人們思考與啟示。前一段時間,陪著兒子把阿米.汗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又重新看了一遍。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應該是在七年以前,辦公室一名英語老師推薦大家看的。這次,又看了一遍,看得過程中大家笑聲不斷,因為這是一部拍得很好的喜劇。但是靜下心來思考,認為這部電影觸到了教育方面的很多痛處,不止印度,中國也一樣。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借寫觀后感之機,加以梳理。
1、主要內容
《三傻大鬧寶萊塢》寫是的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以及蘭徹同是一所大學的學生,他們三個人關系親密,是一個三人幫。他們三人關系密切,互相幫助,在大學校園里發生了許多難忘的事情。法罕及拉加在蘭徹的幫助下,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蘭徹也因為聰明機靈,有自己的思想,贏得了院長小女兒的芳心。但是蘭徹因為特立獨行,學習方法與院長的要求不一致,所以不討院長歡心,甚至也激起了傳統優秀生“消音器”(奧米.維嘉)的不滿。在畢業典禮發言時,“消音器”讀了被蘭徹改過的發言稿,出盡洋相。“消音器”和蘭徹約定,十年之后兩人再比高下。十年之后,當“消音器”與成功的拉加、法罕終于找到蘭徹時,才發現,蘭徹原來并不叫蘭徹,他的原名叫旺度,竟是一名園丁的孩子……
2、主要人物
蘭徹:他是印度一個富人家里已故園丁的孩子,從小善于讀書。這家富人讓他頂自己兒子的名蘭徹去讀書,并且和他約定,一旦拿到了畢業證書,他就要消失。蘭徹醉心于學習知識的樂趣,他方法靈活,不拘小節,不會死記硬背,而且會活學活用。不管是初到工程學校,自制簡易導電裝置,捉弄不懷好意的學長,還是院長的大女兒在全城停電暴雨的情況下生孩子,他利用吸塵器制作助產器,他的學習都是與幫助大家,造福大家,活學活用聯系在一起的。
法罕:從小想做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可以拍出比較好的照片,可是,家里認為讀七程學才有前途,扼殺了他的興趣,他在學校里不死不活地混著,找不到動力。最后,在蘭徹的幫助下,獲得了成為著名動物攝影師助理的工作機會,后來也成了著名的動物攝影師。最后幫助蘭徹搶走了蘭徹的心上人——院長的小女兒皮婭。
拉朱:也是三人幫之一,他瘦得可憐,他的家庭貧困,他想當工程師,但是沒自信,迷信神佛,每天生活在擔憂中。他的爸爸癱瘓在家,姐姐因為無法負擔嫁妝成為剩女,媽媽煩于生計成天嘮叨。他喝醉酒在院長家門口小便后被勒令退學,他決定自殺,摔斷了16根肋骨和兩條腿,從此開始思考人生。后來,在蘭徹的鼓勵下脫離植物人狀態,康復后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開始了嶄新的人生。
此外,還有號稱“病毒”的院長,院長的美麗的小女兒皮婭等人物,以及只在人們的議論中出場的院長的自殺的兒子。
? ? ? ? ? ? 3、教育痛點
要討論這部電影觸及到的教育的痛點,有一個人物是怎么也繞不開的,那就是理工學院院長,人稱“病毒”院長。
院長個人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或者說十分刻板的人。他對每一屆進入大學的新生都會進行勵志教育,鼓勵每一名新生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他還告訴學生,他有一支專心用于太空的筆。花了幾百萬有研究經費研究出來的,將獎勵給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他三十多年來都沒有遇到這樣優秀的學生。不過,后來,當蘭徹在危急之中為他大女兒成功接生之后,他把這支筆送給了蘭徹。這是后話。
先說蘭徹的“離經叛道”吧。蘭徹馬上問了院長一個讓院長冷汗直冒也解答不了的問題:請問院長,在太空中宇航員使用鉛筆不就可以了嗎?這樣就可以節約幾百萬元的費用了……
院長為了自己的所謂的勵志,不惜編造謊言。
院長非常有原則。他每天中午的午休時間安排如雷達一般精確。他對待學生也是相當嚴苛的。比如:拉朱他們三人幫喝醉了酒,在院長家門中小便。他抓住了拉朱,要開除拉朱,無論拉朱怎么求情,他都不愿意。可以說是逼得拉朱跳樓自殺。他就間接的殺人犯。
電影還間接地顯示,院長自己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告訴他,他兒子是從火車上摔下來摔死了的。可是,事實上,他的兒子是因為只能依照爸爸的意愿考工程學院,覺得生無可戀才選擇了自殺的道路。
電影中還有一個生命的消逝也與“病毒”有關。聰明的喬伊制作飛行器,幾乎就快成功了。可是院長卻當面告訴他,喬伊因為不務正業,所以無法拿到畢業證書。喬伊有一個癱瘓的父親,他作為家里原頂梁柱,未來的希望無法接受這一事實,選擇了上吊自殺。蘭徹為他制作好飛行器后拍攝到的就是喬伊上吊的畫面。
在葬禮上,蘭徹直接譴責“病毒”逼死了喬伊,可是院長不以為然,根本不覺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對。
也許院長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符合法律程序的,但是,他沒有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生命,他只是把學生看成了流水線上的一個零件,凡是不符合檢驗標準的,他都棄之不顧,而且一點兒也不覺得可惜。在他的眼里,生命不需要個性,個性也不必要得到尊重!
喬伊可憐,他沒有拉朱那么幸運,及時得救;他也沒有蘭徹那么聰明,可以在分數與愛好之間游刃有余。他是制度的犧牲品。非常可憐。蘭徹這樣批評院長:院長看到的只有成績,只有學業排名,教我們拿高分,卻沒有教我們如何學習工程學……
然而院長自己認為,站在他的角度,他做的是百分百的正確,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哪里做錯了。
? 教育觀念的陳舊,教學方法的落后也是一大笑點。電影中有一段,蘭徹很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老師看到他在課堂傻呆呆地笑,就請他回答:什么叫做機械裝置?蘭徹用了一段通俗易懂的話介紹了機械裝置:能省力的就是機械裝置。如:電扇、拉鏈都是機械裝置。蘭徹還將拉鏈上下拉動來顯示機械是如何省力的。把教授氣得暴跳如雷,直接把粉筆頭扔向蘭徹。
面對蘭徹這樣活學活用的學生,教授感覺遇到了學渣。他要知道機械裝置的定義。這時候,學霸“消音器”站起來用流暢的英語一字不差地背誦了機械裝置的定義。贏得了教授由衷的稱贊,教授的臉上露出慈愛的神色,發自內心地稱贊:太棒了!仿佛看到了明日之星,剛才聽到蘭徹解釋的惱怒轉而變成遇到天才的滿足。他要把蘭徹這樣只會動腦筋不知道背書的學生趕出教室。蘭徹走了一段,又回到教室,教授問他要干什么。蘭徹說要拿東西,教授問他拿什么,蘭徹用了一兩百字的描述語言來表達自己要拿的東西。教授聽了,一頭霧水,嘴巴張大得可以吞下一只青蛙。他追問蘭徹:你究竟要拿什么?蘭徹說:書。教授帶著被捉弄后的氣憤說:你為什么不直說?蘭徹認真地說:剛才我試過了,簡單表達沒有用。
我也忍不住笑了。著實很搞笑。電影里這樣評價:我們像是機器人,一味服從教授的指示,他是唯一會思考的人。
陳舊的教學是不讓學生思考的,是只需要接受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只管接受,不用思考。這樣學生唯一需要采取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本來豐富多彩的學習方法變得單一。這樣的學習是高耗低效的。當然要加以改變。
學習中要鼓勵學生思考,質疑,經過思考的東西會學得更深入,學得更透徹。
? 4、溫情片段
蘭徹幫法罕寄了信,當法罕收到了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家的信時,他擔心父親反對自己去做攝影師的助手。蘭徹這樣鼓勵他,就這一次,拋開你的恐懼,不然你會后悔一輩子的,你只需要一點兒勇氣,你的人生就可能全然不同。法罕是幸運的,他走出了努力的這一步;他是幸運的,他的父母終于被他打動了,改變了觀念,退回了筆記本電腦,為他買了一架高清晰的相機,助他走上成功之路。
拉朱是幸運的,他有蘭徹這個好朋友,還有皮婭,法罕,在他昏迷的過程,陪伴他,不斷與他講話,想方設法喚醒他。友情讓人感動。
皮婭也是幸運的,在即將走進婚姻時,她得到了蘭徹的消息,最后佳人共結連理。蘭徹是幸運的,他雖然本來名叫旺度,只是一名園丁的孩子,但是他享受著學習知識的樂趣,最終成為了一名聞名的發明家。
……
一些激勵我們堅持的小確幸讓人感動,生命有很多無法預知的精彩,如果你不堅持下去,怎么能看到究竟你有多幸運呢?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許多喜劇因素在里面,讓人爆笑。這里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