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在報紙上看到類似的題目總是感到有些矯情,不知道為什么非要區體制內分員工和體制外員工,也不理解這樣的區分有何意義。那時一直盛傳這種體制內的員工每天的生活就是一杯茶一張報紙,于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們趨之若鶩勇闖獨木橋,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過上這樣悠閑的生活。當然還有另一部分心懷抱負的年輕人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種讓人迷失方向的選擇,獨自在社會打拼。
幾年看下來的時候,開始進入體制的優越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日復一日的焦慮與不安。看著那些懷抱穩定的安全感而拼命涌入這座圍城的年輕人們,我不禁在心里吶喊,你們確定,真的愿意終其一生留在這座的體制的圍城里嗎?這座體制的圍城對于大多數普通的你我而言其實并不是那么美麗。體制內的人看上去很悠閑,很穩定,雙休日,沒有加班,似乎生活的更有質量,但是親身體會卻感到也許并不是這樣,體制內也有體制內人的不甘于無奈。
1.體制內也很辛苦
其實體制內的生活并不輕松。哪個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不是滿腹抱負的要一展拳腳,大多數的人進入體制內都會被安排在一線的崗位上,也就是所謂的基層鍛煉。他們也在通宵加班,也要面對倒班的壓力,也要承擔起相應的工作責任。從前的報紙和茶的生活或許有,但卻不是目前體制內人的生活。
我的朋友L小姐畢業后成為了一名村官,我曾打趣她,“村里沒什么事,挺清閑的吧?是不是一杯茶,一張報紙就能過一天呀!”她告訴我說,“以前我也是這么認為的,誰知道真的來了才發現報紙上說的都是騙人的,哪里有那樣的好事。知道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嗎?每天都是挨家挨戶的發避孕套,然后還要追著超生的人家交罰款。我一個沒結婚的女孩天天工作這是這些,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我聽了當下有些愕然,那時我知道不是所有公務員都是那樣悠閑度日的。
說說我自己的親身感受。都說一入體制深似海,沒進去之前總想著里面是如何的悠閑,可是現實卻給我上了進入社會后的第一課。我工作在比較惡劣的地方,地處壩上草原的一座風電場,冬日里的時候大風呼嘯,氣溫達到零下三十度。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室內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在室外進行設備的操作。我這樣說,很多人是無法理解這份工作的辛苦的。在我真正到達那里的第一天迎接我的是一個剛剛裝修還未完工的辦公樓,匆匆放下行李就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工作,掃樓。是的,一個人,把整個三層樓拓荒一般的全部掃一遍,整個掃下來感覺腰已經直不起來了。晚上的時候,每個人60套床單被套,挨個房間給人家去鋪好,期間還不停有中年男人略帶調戲的問我們是不是剛來的服務員,那種眼神里流露出來的輕視至今難忘。
這樣的難過和艱難在我們的工作中真是數不勝數,你能想象在冬日里的寒風中,頂著30多米的風在室外操作帶電設備的情形嗎?真的,體制內的工作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輕松安逸。
2.現實告訴我們要“認命”
每個工作的年輕人都是懷著自己的夢想走入職場的,都希望自己能夠有朝一日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在體制內,你也能看到那些年輕人干活很賣命,很認真,領導交代的工作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可是漸漸的,大家好像都變了,變得不那么積極,有些懈怠。于是各種領導開始大肆宣揚抱怨,如今的年輕人不行啦,一點都不積極,這一代缺少擔當沒有責任感之類。
其實呢?不是我們不積極,不是我們不上進,只是現實告訴我們要“認命”。體制內的機制體系制約了人的發展并不是像企業那樣唯才是用,在體制內更多的是任人唯親,頭上的一兩個人決定了一輩子的發展,如果沒有背景沒有關系,在體制里發展真的是舉步維艱。長此以往,員工得不到應有的激勵,怎么會不心灰意冷呢?與其說是員工懈怠,不如從企業的各項機制上發現一些問題。我們的企業真的合理利用最寶貴的人才了嗎?還是企業本身就在每天以身作則的告訴員工放棄吧,一切都是妄想?
3.與其求而不得不如放手
與其求而不得,不如安心度日,享受生活。
這可能是大多數基層職工的心聲吧。既然升遷無門,事業無路,何苦強求自己,倒不如慢下來享受生活。如此,我們才看到很多過的很“慢”的體制內職工。他們也在盡職盡責的做好本職工作,只是對于工作少了很多熱情與積極的態度,你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嗎?可是我作為一個體制內的員工,感受到的卻是無奈。
不是還有很多選擇嗎?為什么要在這里當金絲雀呢?
人不是應該一直向上走嗎?
的確,體制內就像一座圍城,外邊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可是在體制里工作的人們早已喪失了獨自覓食飛出牢籠的能力了。想飛而不能,是困死了自己,也成為了企業所詬病的負累。
4.得到穩定卻放棄了自己?
人這一生,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總是要有所平衡的,就看是拿什么來兌換。你想得到事業的發展可能放棄的就是悠閑生活。你也想到體制內一般的穩定,可你看到大多數體制內的人卻是以放棄了自己為代價的。單位里很多老師傅就是例子,每當看到他們不得已作出一些選擇,被單位牽著鼻子走的時候,我心里總是不禁寒顫,心想著也許再過二三十年我也是這樣的下場吧,即使知道前方就是火坑,可是沒得選,你得選,明明知道也得往前跳。
這些年,體制內的企事業單位也在做一些努力,也在拼命的改革。可是很多改革卻很難貫徹執行下去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單位里要內部競崗,其實都是人資部想要調整職工薪資水平,總要有個由頭啊,其實也是好事,如果真的能夠貫徹下去,任人唯才,對企業也是大大有利的。可是怎么搞的呢?要求只能在本部門內選擇,且只放開基層的工人崗位,再看著那些要求,大家都哭笑不得,其實就是變相的降薪,卻要裝作大家的心甘情愿,因為沒得選,所以只能原地不動接受這一切。這和專業沒有關系,和學歷沒有關系,和能力也沒有關系,只是和體制有關系,和領導有關系。
所以,你看,一來二去,職工沒有感受到任何被尊重的感覺,怎么還會踏實工作,與其苦求不得,倒不如放棄,甘于平淡的度過一生。
孰對孰錯?
如果還有那么多剛畢業的學生想要擠獨木橋一般的進入體制內,先問問自己愿不愿意如此平淡一生,放棄人生更多的可能來交換穩定吧。
5.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工作永遠只是工作,既然有些東西求而不得,有些問題無力解決,而自己又暫時無法離開,那就不如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環境可以放棄你,工作可以放棄你,領導也可以放棄你,但唯獨不能自己放棄。所以,不如往好處想想,即使環境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些事情,依然可以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讀書、寫作、思考、旅行,只要你想,都可以做到,當我們能夠重新獲得覓食能力的時候,大可以和這個金絲籠說聲再見,所以一切都是時機未到,永遠相信自己,這一切有企業的責任,有體制的問題,但更多的還是自己。活成自己的樣子,這件事情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所以,停止抱怨吧,欣然接受眼前的一切,平息自己所有的憤怒與不甘,認真的把這一生好好活一遭,因為只有活成自己的樣子才不后悔。
6.體制內,想說愛你不容易
說了這么多體制內的不好,連我自己都感覺自己是在吐槽,是在抱怨。其實并不是,我只是想把我和身邊人的經歷分享出來,讓看到的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認識和考量。體制內可能與我們想象中的樣子并不相同,而我們也并不能在自己的想象中度過一生,所以還是要回到現實,看看這個圍城真實的樣子。
雖然這座體制的圍城有這么多的問題,也讓那么的熱血青年變為了甘于平庸的中年人,但是我也必須承認它確實也提供了很多優越的條件,更高的社會認可度。如果在那些不太好的情況下仍然堅定的要進入這座城,那體制內對于你而言或許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這只是一份工作,沒有必要過分的夸大渲染它,而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因為只有你才能決定你活成什么樣子,而你活成什么樣子與工作無關,與你自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