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2021年國慶長假,一部關于抗美援朝的電影《長津湖》相關話題,一次次沖上熱搜。英雄的志愿軍留在朝鮮戰場上的故事,再一次感動中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最終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斗的偉大勝利,也是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評價“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但在71年前,對于剛剛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國家才在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當美軍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時,中國“要不要打、能不能打”是擺在面前一場極其嚴峻的考驗。
懸殊的國力對比是最大的難題。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達到8772萬噸,擁有眾多火炮、坦克與戰機,而中國的鋼產量只有60萬噸,軍隊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更無從談起制空權與制海權。
但戰火已經燒到了家門口。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三管齊下”的武裝干涉措施,即同時出兵朝鮮和臺灣,并派軍事顧問團進入越南。按照毛澤東的說法,這是“三把刀”插來——朝鮮一把插在頭上,臺灣一把插在腰上,越南一把插在腳上。
毛澤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歷時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中,200多萬志愿軍官兵奔赴朝鮮戰場,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英雄功臣和近6000多個英雄集體。197653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就包括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今天,我們說一說抗美援朝中的高地雄魂楊根思
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58師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奉命帶領三排堅守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斷敵南逃退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楊根思發出了“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帶領官兵連續打退敵人的8次進攻。
敵人很快發起了第9次進攻。在這危急關頭,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藥包,一躍而起,沖入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28歲。
血性是軍人的脊梁。英雄永遠被時代銘記。楊根思,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位特級戰斗英雄和特等功臣,也是志愿軍中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楊根思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三個不相信”精神,是英雄血性的突出體現。這就是中國軍人,這就是中國軍魂,這就是中國精神!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錚錚宣言,激勵著一代代“楊根思連”官兵接力傳承優良傳統,始終保持革命英雄主義的昂揚斗志,續寫英雄連隊新篇章。
71年斗轉星移,中華大地發生的滄桑巨變舉世矚目。鑒往知來,新時代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繼承和弘揚“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以上資料源自網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