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zé)自負。
很久沒有這樣沉溺于一個人的命運里了。準確地說,是一群人的命運。從小怕鬼,怕魂靈,唯獨讀這本書,不怕,甚至想著,我是不是也可以跟某個靈魂說說話。人生過半,好像模模糊糊看得到命運的樣子了,不真切,卻知道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說不上好和壞,只知道,如阿太所言,它是我親生的。
喜歡蔡崇達的文字,源于他的第一本書《皮囊》,當(dāng)時讀那本書的感受猶在心間,怎么有人這么會寫。后來寫了一篇3000多字的讀后感,在一個龍華區(qū)教師讀書群里做了線上的分享,獲得了許多贊譽和肯定,我覺得是書里的人物打動了他們。后來,把它精簡了一下,投到了《寶安日報》,秋妮老師又精簡了一版,刊發(fā)了。那是我時隔8年后在《寶安日報》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2021年4月,我記得很清楚。并由此認識了秋妮老師,有了后來的每天讀書社、每周的主題分享會,雖然讀書會沒能堅持下來,但那些以讀書寫作分享為主的生讓特殊年月有了不一樣的自在和充實,還有收獲。
說得有點遠了。說這個,其實是想說,《皮囊》算是帶給我幸運的一本書,它自始至終指向的都是人生必修之課題,認識你自己。我們窮極一生都在做這件事。而今天所讀完的這一本《命運》同樣也是如此。一個99歲的老人用其一生和命運抗?fàn)帲褪鍤q就被定義的命運糾纏不休,并且笑到了最后。她在離開人世前笑著命運說,我贏了你。她用一種寵溺的聲音對旁人看不見的命運說,傻瓜,我這一生,只有你,是我親生的呀。
不得不說,那一刻,我是被深深的震動了。我們這一生的命運是我們用盡一生生下來的,我們所有的際遇所有的思想所得觀點所有的言語所有的見聞所有的選擇所有的行為形成了我們命運的樣子,不管它好看不好看美麗不美麗順暢不順暢,不管它是堅韌還是軟弱是孤獨還是富足是辛辣還是柔和,都是我們自己親生的。
剛剛讀完,心里頭還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留待他日再好好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