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遲到問題很敏感。
遲到對于我是個小概率事件,哪怕做了校長,我也經常是在約定的會議或見面中最早到達的人,我覺得這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個人風格的問題。
經常遲到的人,有幾種可能:
1.他潛意識里在排斥這場會議或這次見面,這在學生遲到現象中特別常見。你不要看他今天上學遲到,第二天要春游的話,他可能半夜就爬起來:「媽,現在幾點了?天亮了沒有?」
2.他潛意識里不重視這場會議。不,說錯了,是不重視工作本身,或者與他見面的這個人。無論一個人嘴上說的多花哨,他的身體總是誠實的。
3.他的生命缺乏緊張感,整個人是散漫的,無法有效地調動自己的能量。因為按時到會,按時到崗,按是赴約,意味著鄭重地對待一件事,一個人。缺乏緊張感,往往說明他缺乏全局感和控制感,是例行公事般地對待工作。舉個例子,有的老師會早早到教室,因為他知道有的學生會早到,他想的是完整的工作,而不是從鈴聲開端的工作。有的老師經常遲到,他根本覺察不到他的遲到在學生那里的影響,因為他并不重視工作本身,也就訓練不起職業敏感。
所以,我無法信任一個經常遲到的人。而我覺得,職業訓練,也要從抓按時到崗,按時開會開始。(別誤解,我同時反對考勤)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想法,而是因為人的有些細微行為,實際上反映出的是這個人的深層同一性。
你不會信任一個經常撒謊的人,你也不要相信一個經常遲到的人。
有兩種例外。
一種是有些人以故意的遲到,來顯示自身的重要性。這往往是領導,他很享受所有人等他的感覺,我不評論。有些孩子也是這樣,在集體活動中,以這種方式刷存在感。
一種是極端專注或有創造力的人,他們往往因為高度專注,無法分配更多注意力到常規事務上,所以經常會忘記時間。這種人要理解,要愛護,但這種人也能夠一眼識別出來。
如果你要教育自己的學生或孩子,不要從講大道理開始,從小事訓練起。
例如,誠信。
例如,不遲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