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女兒,你是爸爸勇敢前行的動力(爸爸的小棉襖續篇)

A君和他五歲多的小女兒是我的文章《爸爸的小棉襖》之主、配角。我把文章投到朋友圈和簡書平臺,激起了一片浪花。并被簡書首頁采用。

當晚,我與A君再次相見于成長小組。他靦腆地搓著一雙大手說:“看到這篇文章,我很受觸動。沒想到,小女兒一句“爸爸呀”的小細節,可以描繪出這么生動的畫面。我轉發到朋友圈,引發朋友們的熱烈回應;我也轉發給了太太,她看的淚流滿面。整整一天,文章中的很多話都在我腦中不停回旋,揮之不去。文章中的很多點都擊中了我的要害,引發我的深度思考。”

看得出,A君有些激動,有些語無倫次,但是發自內心。

聽著A君真誠的表達,我有些意外,也很開心。一篇兩千多字的短文能夠震動一顆心靈,憾動一個家庭,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禁不住有些心花怒放。

小組活動結束后,我和A君共行一段路程。地鐵車廂里,我與他就那篇文章進行了一番心靈互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親情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珍寶

A君說:“女兒那一聲'爸爸呀'的親切呼喚,我天天都在享受,聽的開心,也習以為常。現在回望才發現,我每天淌洋在親情中,卻很少去品味女兒聲音的甜美和清純,以及呼喚里攜帶的意義。原來我是被親情包裹住的爸爸,可是我每天卻忙于繁雜的工作和生活鎖事,并且為這些事情勞心勞神。這篇文章提醒我: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親情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珍寶。”

我的心弦被輕輕撥動:是啊,我們每天被太多的煩事纏身,生活在競爭激烈的浪潮中,免不了要去和周圍人比較,要去追尋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被物欲橫流的大浪拋上甩下,暈頭轉向,親情早已被攪拌在生活的於泥之中,失去了原有的鮮美滋味。

我們常常知道羨慕別人的快樂,卻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幸福。看來,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

看世界的眼光決定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

A君說:這篇文章幫助我進一步看到了小女兒的特質:她的眼里全是美好與新奇,就連在我們成人眼中不好的欠缺,在她的眼里也是漂亮自然。我發現,看世界的眼光決定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

他的話讓我生出贊許:是啊,我們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思維方式非常重要。因為思維決定行為,影響我們的心態。我們常常去比較、去競爭,在期待與失望中顛沛掙扎,習慣于只看到自己生活中不好的一面,卻鮮去關注生活中好的一面。因此我們煩惱、排斥、沮喪、甚至暴跳如雷。于是我們的能量都集中去對抗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卻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與創造,漩轉于失落與煩躁的負性情緒之中。難怪人們止不住哀怨:心“好累”!

我們知道生活中有諸多不順,卻不知道這些不順正是幫助我們積累經驗、增長見識的寶貴財富。對于這些可以制造美好的資源, 我們卻視而不見。原來,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幸福。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A君說:我與女兒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真實“。她敢于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而我卻不敢承認自己的失誤。我在反思,這或許是導致家庭矛盾的主要隱患。

他的話引起了我極大的共鳴:是啊,我們的家庭關系、夫妻矛盾,不正是由誰是誰非的爭斗引起嗎?我們常常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習慣于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甚至為輸贏斗個你死我活。因為我們害怕失敗,失敗意味著我們不行,我們不如別人,在他人眼中沒有價值。唯有對錯,才能掩蓋內心的自卑,證明自己的聰慧。所以我們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們只知道怨恨失敗,卻不知道失敗能帶給我們成長的價值,因為“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沒有缺口,我們怎樣去完善、如何去成長?

如果我們能像A君小女兒那樣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樂于欣常他人的優美,生活中哪來那么多的對錯?更何況當你去肯定他人的時候,也會換來他人對你的友好。莫言說的好: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在欣賞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良好夫妻關系是孩子健康生長的必備條件

A君說:我們做父母的很愛女兒,一心想給她創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但卻常常困惑于經營方法的欠缺。

他的話激起了我心中層層漣漪:是啊,這些年我走過的成長之路,不正是在探索夫妻關系經營之道嗎?

我想對他說:經營關系的核心理念就是“理解”,而做到理解的重要手段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就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良好動機,即所謂的出發點,只是在通往動機目標的路途中誤入歧道,導致了失敗。如果我們能看到行為背后的良好愿望,我們還有什么錯誤不能原諒?什么糾結不能放下?

但是,如果我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就永遠無法看到他人的心靈世界,永遠在做“各說各有理”、“有理說不清”的井底之蛙。難怪人們會感嘆: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我也想對他說:我們都知道父母愛著孩子,卻不知道孩子更加熱愛父母。因為孩子來自父親、母親兩個基因的有機契合。正如兩個半圓相加,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圓。父母的情投意和,執手相攜,才能創造健康完整的生命。因此良好的夫妻關系是孩子健康生長的必備條件。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有真愛

A君說:我常常覺得自己在理財上很不順,很苦惱,當初的勃勃雄心不僅沒有實現 ,反而丟失了最初的“一把米”,心情沮喪內疚。女兒對未來的希望鼓起了我面對失敗的勇氣,為了天真稚嫩的可愛女兒,為了不辜負親人的信任,我應該重拾信心,規劃未來,哪怕風雨疊加,也要勇敢前行。

他的話讓我心中感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在走一條從未走過的路,探索的路上跌跌撞撞,頭破血流,那是常事。“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們要去欣賞美妙風景,必然要攀登艱難之路。人生本來如此,何須為了幾次摔跤而哭泣退卻?這是為選擇所付出的代價。凡事有得有失,實屬自然規律。

五歲的小女兒給我們成人上了生動一課:永遠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不為過去的時光消耗能量,蹉跎歲月。人生本是一場旅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世事本難料,何須太煎熬?

我想起著名歌手劉歡那首《從頭再來》的歌詞:“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至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是的,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有真愛。大膽智慧往前走,有夢有愛就有未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A君動情地說著,我也投入的聽著,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

突然,A君下意識抬頭看了一眼地鐵窗外的站名,醒過神來,一句“對不起,我到站了。”就在車門將要關閉的那一刻,飛身閃了出去。

長長的列車再次徐徐開動,把A君,連同他的故事與反思,都擱置在了那些曾經路過的站臺。留在我心中的只有陣陣感悟:生活不易,行走不易,而生命的臘梅不正是在這些不易中綻放美麗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君的女兒五歲多。天真活潑,禮貌大方。一聲“阿姨好!”折射出她良好的家教。 A君膀大腰圓,魁武雄壯,一看就是典型的...
    哈佛媽媽親子園閱讀 1,332評論 13 13
  • 昨天與一位朋友聊天,我說在醫院工作,好脾氣慢慢地被磨成了壞脾氣,他說我傻,然后告訴我兩句人生格言,一是好的患者...
    我是楠楠閱讀 178評論 0 0
  • 盡管時間已過了很久很久了,久到你大概都忘了了那時的樣子和那些點點滴滴。而我的記憶里卻時不時地跳出來讓我回味一下。 ...
    憶灰泠閱讀 238評論 2 2
  • 我說,吉登斯曾說所謂大咖是要講人話的。 遠在英國的吉登斯打了個噴嚏,擦,老子才沒說過這種鬼話好不? 吉登斯這種有魅...
    淼淼淼淼的黑色幽默閱讀 616評論 0 14
  • 1 今年,我27歲了。 好像歲數有點大,作為單身女青年來說。 這兩年過得不好,特別是今年。如果今年還沒找到對象,那...
    木子而言閱讀 253評論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