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非常態VS常態——《細節》讀后感

?試想你是一個部門的領導,你的部門每次開會總有那么一兩個人遲到,這時你想到有必要找他們談談,應當幫助他們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按照我們通常的談話方式,你在和你的下屬談話時,有兩個切入點,一是講遲到這種不守時的壞習慣會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守時的人有什么特質,不守時的人更難取的成功等。二是講守時的人都有什么特質,守時有什么好處,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特別守時的人等。從這兩個切入點來勸說他人做出改變有區別嗎。

書中提到一個關于這方面的試驗。有兩撥受試人群,讓他們分別接受一種對學生接種流感疫苗的認識,讓一撥人接受絕大多數學生都會主動接種流感疫苗的認識,讓另一撥接受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愿接種流感疫苗的認識,雖然兩種認識是相反的,但要使他們各自認為他們的認識是正確的,然后,讓受試者再閱讀關于對接種和不接種疫苗的行為進行評價的文章,準備兩篇角度不同的文章,一篇的是寫接種疫苗的決定與正面的積極的人的特質聯系在一起,另一篇文章寫不愿種疫苗的決定與負面的消極的人的特質聯系在一起。

實驗的結果是,違背認識(或規范)的特質的描述對受試者的影響更大,也就是上面試驗中,第一篇接種疫苗的決定與正面的積極的人的特質聯系在一起的文章,對認為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愿接種流感疫苗的那撥人的影響更大。而第二篇寫不愿種疫苗的決定與負面的消極的人的特質聯系在一起的文章。對認為絕大多數學生都主動接種流感疫苗的那撥人的影響更大。

按照這個實驗結果,本文開頭寫到的從兩個切入點來勸說他人做出改變還是有區別的。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如果一個領導想讓下屬改變開會不遲到的習慣,首先要調查和了解清楚大家對開會遲到這種現象的認識。具體到某一個人來說,他如果認為遲到這種現象或行為是正常的普遍現象,那在和他談話時,就應當從那些能按時開會守時的員工具備那些積極正面的特質談起。而他認為開會遲到這樣的事并不常有,那么和他談話時,就要從遲到不守時的人有什么負面特質談起。

這篇文章是《細節》這本書如何輕松影響他人的第三篇,這篇文章不像上兩篇一樣,我能切身的感受到那些方法的影響,而這一篇文章所講的方法是我還沒有體會到的,需要我下一步在實踐中去應用和體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前面我們講到,把要傳達的信息做一個小小的改變,你的提議或要求就能獲得非常顯著的成效。具體做法就是向受眾指出,與他...
    一米霞光閱讀 818評論 0 0
  •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 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
    陳果1225閱讀 437評論 1 0
  • 如果你想勸說他人,在思考如何措詞之前,應該先完成一個很小卻十分重要的任務:先考慮一下受眾對相關社會規范的 認知狀況...
    遺忘過去的人閱讀 263評論 0 0
  • 最近再做一個統計類視圖較多的一個項目,有一個需求是顯示某人的兩個業務的統計情況,效果類似于這樣 整體是滑動視圖,a...
    黑炭長閱讀 262評論 0 1
  • 今天讀Jane的新文章《這個世界上,就是有無數人,現階段不想和任何人結婚》,她的論點,我頗為欣賞。摘錄一段—— “...
    yaparis閱讀 19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