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生二胎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悠谷公眾號:C媽來啦


媽媽們,當你們聽說朋友圈的誰誰又懷孕啦,又生二娃啦,那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哇哦,春風得意、人生圓滿,絕對是一部有著happy ending的喜劇片啊。可是,真要把這場大劇導演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去,怎么畫風瞬間秒變?焦頭爛額、一地雞毛的既視感,讓你覺得后背竟然隱隱有一股陰風掠過,最后怎么呈現出一部驚悚片?

于是,好多人就這樣不間斷地重復切換著這兩種劇情,在猶豫搖擺的日子里,既沒有了往日堅持特立獨行的灑脫,又任由韶華的逝去,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造人時光。

其實,要不要老二,取決于你對自身各種條件的認知是否清晰。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對養育孩子這件事持什么態度,有什么標準,所具備的客觀條件是否能滿足自己的標準,都在考慮的范圍之內。考慮清楚這些問題,一切便都不是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孩子,在我們心中究竟意味著什么。

看似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哲學性問題,但這直接決定了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

如果你認為,孩子是依附于你存在的私有品或附屬品,那么,你會不停地以愛的名義操控他,沒有對意志的尊重、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此話一出,不中聽、不受用,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愿意承認自己是這樣的家長,但如果你勇于反思,請想想之前的具體行為,大多數人一定會自慚形穢。如果你不確定,老二出生后,自己對待他的揍性比老大強不了哪兒去,那么你一定要謹慎,畢竟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深遠。

如果你認為,孩子是具有獨立精神胚胎的人,自己只是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負責尊重他、陪伴他,直至他從主觀精神和客觀外在完全獨立,那么,在生娃和養娃這件事上,你會覺得這是一項不可兒戲的使命,你會如履薄冰、謹言慎行,由此而來,你會很辛苦。如果你愿意繼續承受這種辛苦,好,我們再進行下一項。

接下來,請靜下心,結合帶老大的心路歷程,審視一下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這取決于媽媽本身的性格和對待養娃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如果你是個焦慮型的媽媽,深知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的道理,覺得養娃來不得半點馬虎,終日神經緊繃,標準高、要求多,諸事一旦不達標就覺得萬事失控、世界坍塌,一會兒覺得愧對老大,一會兒又覺得虧欠老二,這樣的你,會時時有一種撕裂感,這真是不太妙。

如果你是個樂天派,心理素質佳,身體條件好,覺得家里多一個娃根本就不叫事,在娃們打架、生病等雞飛狗跳之際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么,恭喜你,你又get到一項具備要老二的過硬條件。

第三,你是否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夠的時間去當好倆娃的媽?

如果是全職媽媽,您可以直接略過此條了。但畢竟大多數媽媽都得出去工作,如果工作崗位又恰逢需要經常加班或不斷出差終歸要把娃直接扔給長輩或阿姨照看的,一定要慎之又慎。無論有多少人照料,在孩子心中,誰都代替不了母親的角色和地位。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孩子一直到成年都會在心理上開啟不斷找媽的模式,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的“巨嬰”由此誕生,產生的諸多問題不再贅述。

無論我們提供的條件再怎么優越,把娃帶到這個世界上,對他而言,就是一生的修行,因為或早或晚,他都要經歷各種痛苦,要面臨不斷的失去。我們不能替他承受痛苦,唯一能做的,是在前期給足他充分的心理營養,讓他勇敢地直面自己的人生。如果因為我們的缺位,導致孩子自身的偏差,那他這一生將會過得更加辛苦,不是么?

第四,帶倆娃是一項戰斗力爆表的工作,咱們身邊有人幫忙給搭把手嗎?

就算有,奶奶也好,姥姥也罷,我們要明白,有了老二,定不會像有一個孩子的時候想的那樣三年以后就可以撒手了。

一個娃的時候,等上了幼兒園,就算沒人幫襯著,我們也能應付得來,接送、做飯、陪伴,沒問題啊。

可一旦有了老二,光靠我們自己,明顯人手不夠啊,老二嗷嗷待哺,老大又要去上輔導班等等各種分身乏術的狀況層出不窮。

你說等老二大點了就好些了嗎?這就圖樣圖破森了,倆娃是獨立的兩個人,怎么可能像合體一樣步調一致?

如果把老人接來,就意味把他們的后半生基本給栓死了。尤其是雙方父母都在外地的,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圈子,來適應這陌生的城市,這樣的犧牲,對他們而言也不公平啊。

當然,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找個阿姨來幫忙,但這年頭,靠譜的阿姨不容易遇到,大多時候得憑運氣,祝你好運。

第五,順帶我們再來談談關系的處理問題。

如果是婆婆來幫忙,婆媳之間和平狀態的保持是微妙而脆弱的,需要我們時時保持謹小慎微。這不是婆婆惡毒或媳婦刁蠻的問題,而是由女人的天性決定的。女人天生是一種具有占有性而又敏感多疑的物種,而她們又不得不因為一個共同的男人而結成形式上的母女關系。但終究不是母女,沒有血緣關系,沒有前二三十年的哺育之恩,缺乏一旦對方言行失當去包容理解的基礎。因為一個老二,把兩個生活習性完全不同的女人綁在一起,一綁就是十幾年,不寒而栗。當然,我說的這種情況沒有那么絕對,僅是給相當一部分人敲一下警鐘,還有很多婆媳關系真心和諧的,那就不在此考慮范圍之內了。

如果是自己親媽來幫忙,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身心是相當愉悅的,就算是拌嘴了,應該也不會出現憋出內傷的情況。最主要的是,有父母在的地方,心里就會落地生根,無比踏實。可是,越是因為愛,越不忍心看著父母的后半生因為二娃繼續操勞,而且長得看不到盡頭。被愧疚感侵襲的滋味,應該不太好受。除非自己的父母就是愿意含飴弄孫,覺得看孩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累,那真的是棒棒噠!

如果是請阿姨來幫忙,那就更簡單了,講清要求,談好條件,做好監督,齊活!有沒有發現,越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關系處理起來就越簡單?

最后,我真的要談談關于錢的問題了。

在談之前,要著重聲明一下,我的意思不是沒有錢就不應該生二胎,只是想說明我們努力掙錢對孩子的重要性。

一個娃,從在媽媽肚子里就開始花錢了,而且一直要持續到他自食其力。養一個娃就很不容易了,再來一個,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上會更加艱辛,可如果恰逢你財力尚可,那么好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我們都不會再認為那是問題,狂躁指數也會直線降低。

比如,在我們一地雞毛又疲于應對之際,有阿姨或是鐘點工來幫忙,多少能緩解我們的完美主義強迫癥;

再如,看到讓娃腦洞大開又價格不菲的玩具繪本,我們不會在買和不買之間痛苦糾結,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買了,卻發現已經被秒殺完畢;

又如,當我們想讓娃多接觸下外語環境好讓他以后多些出路和選擇的時候,不會因為價格原因直接跳過最好的資源,而在良莠不齊的培訓機構面前來來回回比較著性價比,最后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試驗他們教學水平的小白鼠。

我們養娃不只是管他溫飽,還有更高的精神培養,雖然這不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但在這個消費的社會,一旦我們要享受某些資源,就不可免俗地要提到錢。所以說,如果我們已經有或者有信心有相當的經濟基礎來滿足養育一個娃的基本條件,這本身就是要二娃的極大優勢。

具備了上述所有或者大部分條件的父母們,期待你們的再次晉級!如果不具備,也木有關系啊,只要你覺得沒問題,不被愧疚虧欠感籠罩,自己和孩子都很快樂,那就OK了,畢竟這只是一篇參考文,而且要不要二胎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別人無權干預。

好了,就先到這兒吧。再逼逼下去,應該不止要招來吐沫星子,估計板磚都要飛過來了。因為能滿足上述所有條件的人十之寥寥,包括我自己,后三條的條件我都不具備。但這篇文章,本來就不是給所有的人看的。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經過一遍又一遍深思熟慮愿意對自己負責也愿意對孩子負責的父母。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字詞# 1.go through sth--to examine something carefully in ...
    赫赫有銘閱讀 340評論 0 0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發現又是一年快過去了。今日冬至,早起就在琢磨,該去買...
    張雷1980閱讀 468評論 0 1
  • 統一建起的毛胚房 在收房之后 變成了不停歇的工地 電鉆的轟鳴聲 如歌此起彼伏 不絕于耳 電梯上上下下 材料運進去 ...
    悲憫人生閱讀 153評論 0 0
  • 這周看的是關于一些個案的記錄。 羅杰斯的方法似乎很簡單,只是聆聽、重復、猜測、等待。很多時候你感覺不到他用的技巧,...
    靜靜的葉子閱讀 34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