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總結,就想不起過去一個月的各種細節,就好像白過了一樣;
這是5月沒有寫總結后的深刻感受,所以這個月我一定要把拉下的功課給補上。
1、冥想系列
我把時間數字給取消了,當初標注持續的天數一方面是為了自我激勵,有點自我感動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有點自我裝逼用的,給別人看看自己好厲害的樣子;
只是當這些功課已經變成了我每天很自然的一部分后,就已經很習慣了,也就沒有了裝逼的動力了,可能這也是一種進步吧;把曾經以為很厲害的習慣,變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
最近看了幾本關于時間系列的書,我們與時間的關系(或者更準確來說,我們做的事情或者目標與時間的關系),也就是三種:同步,趕在時間前面,落后于時間;
具體來說;
同步是什么意思?就比如我的時間記錄,我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自然客觀真實的記錄下來,這些多數都是自然發生,不早不晚,這就是一種與自然同步,或者說是一種享受過程的意思;
那趕在時間前面是什么意思?比如你的孩子現在上幼兒園,那么未來他要上小學初中,那么你現在就開始提前考慮上哪個學校,提前去買套那邊的房子獲取資格,這就是趕在時間前面去做準備;如果你等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再去買房子可能就來不及了。
所以呢,我們可以把未來大概率一定后發生的事情提前開始準備,必然發生的事提前做再多的準備都不為過,這樣未來到來的時候,我們就能從容應對各種可能性,把可能性變成確定性;
再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有一個明確截止日期目標推進節奏,我們把目標分解到時間維度上,這樣在時間維度上來看目標進度就很清晰了,如果目標推進快于時間進度,那我們就是領先于時間,這樣我們的壓力就變小了;
之前劍飛老師講過一個觀點,時間過半,目標要完成90%,也是一種確保目標提前達成的倒逼機制;
再一個就是落后于時間,那最簡單的就是目標進度落后于時間節奏。
那時間與冥想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呢?
我越來越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冥想的過程就是在培養一個具體高度覺醒力的內在自己,它能夠讓我高高站在上空俯瞰著我,提醒著我不讓我單純憑感覺和下意識去做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我看著外在行為與時間的關系;
我的行為是否跟目標有關系,是否有助于推進目標,是否高效推進目標;我的情緒是否在穩定積極狀態,不穩定的清晰的源頭在哪;
時間的流速是不受任何人的影響,與其說我們利用時間做了一些事,不如過我們在時間的維度上做了一點事,更或者說,我們只是在時間長河上不斷留下我們的印記;
理清我們與時間的關系,冥想就能夠幫我們監督外在的行為與情緒;冥想的一瞬間是抽離現實,回歸本心的過程,也是打破游離的思緒回歸專注聚焦當下;
對,外在的我們在做事過程中,一方面是大腦的很難聚焦專注的特點,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各種突發因素,導致我們的外在各個半小時或者一小時就會出現游離狀態,其實這也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自我休息機制,但是它也是我們做成事路上的一大障礙;
冥想的價值之一就是自我覺察力的訓練,讓我們從外在的迷離回歸自己的專注;
2、讀書系列
《人生的84000種可能》,這是新東方出來的新疆人艾力寫的,講述了自己的自我勵志成長過程,就是內心里面的一種自我不服輸自我成長動力倔強的奮斗著;有個細節,他有個經紀人合作伙伴,除了經紀人角色外,她還是一名教練,給艾力各種指導和監督,互相逼迫對方以至于兩個人差點崩潰散伙,但是這樣互相的倒逼成就了彼此更好的對方;這給我很大的啟發,給自己的缺點找個合作伙伴做互補,給自己的優點找個教練做精進;
《人間清醒1》《人間清醒2》,這是一位之前關注的自媒體大V的作品。內容確實如書名,直擊真相,典型的互聯網的爆文想法,金句頻出,只是需要細細推敲;
《讓顧客成為回頭客》,吉野家的第二任社長講述吉野家的發展之路。美味、便宜、便捷,這是吉野家的三大定位,不同階段順序有所側重。之前沒怎么注意這個快餐品牌,先去體驗一番;
《如何想到又做到》,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教你如何養成習慣的書;我還專門把他的七大武器做了解讀,跟我現在養成的這套習慣體系有不少相似之處;
《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這本書真的可以推薦給大家都看看,至少能幫助很多人破除對保險的誤解;我也是從前幾年才開始有計劃的去買保險,看了這本書發現,還是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需要根據個人收入家庭結構等因素持續去追加;
《自我介紹的技術》,不可思議,原來1分鐘或者3分鐘的自我結束也有如此多的細節與策略,細細推敲才能應對最大的效果;核心的觀點就是站在聽眾的角度,好像關于與人打交道的如溝通、銷售、演講、戀愛等都有這個說法,只是這個能力也是需要長期的刻意訓練的,也不是幾個技巧模板話術可以萬事大吉的;
《商戰往事》,一本關于IT顧問式銷售的小說,如何挖掘用戶的需要,結合凸顯自身優勢,還能無形打壓對手,銷售都像是無形的戰場,都需要將軍的洞若觀火、果斷靈活;
《滄浪之水》,一本官場小說,剛畢業時看不慣周圍的風氣,如屈原一樣,眾人皆醉我獨醒;到后來醒悟,高手能夠適用這種風氣,更能把事做成,這需要智慧和胸襟;
《大客戶銷售這樣說這樣做》,關于銷售;
《發揮你的銷售優勢:內向性格》,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銷冠,內向性格更溫和、理性,能夠更理解客戶,一樣有他們的獨特優勢;
《像查理芒格一樣投資》,上個月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巴菲特有個熱點金句,不要跟不正直的人合作,哪怕有暫時的好處的,但是遲早都會還回去的;
一方面他們堅持做正確的事,選擇更優質的公司,有著行業護城河,有著正確的經營理念,他們會利用市場給予的特殊機會,他們盡可能全資拿下,這樣他們才能把他們的理念貫徹到企業管理之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掌控董事會,這樣他們才能活動穩定持續增長的利潤分紅;
《梁永安:閱讀、游歷和愛情》,散文寫法;
《聰明人的個人成長》,作者講述成長的三個核心:真實、愛與能量;三個原則:一體、主導、勇氣;并且包括清醒自主的狀態;這個清醒自主與我在上文提到的冥想有相似之處,作者是說要把前面的六個原則始終以清醒自主的狀態包括下去,那么人生自然就能進行高數成長階段;
當然了,這個作者的成長方法論,是否適合我,后來我在語音寫作中做了自我解讀,真實、愛與能量確實也曾大量出現在我的認知體系中,對我有強烈的共鳴感;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兩個巨大差別的物種卻想朝夕相處,這對男女雙方都是巨大的考驗,但是大家記住一點,你即使再換一個對方也會有大量的問題,核心的不是去找到最合適的,而是需要做好充足準備去持續磨合,才能達成共識,接下來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尋覓意義》,復旦大學的哲學教授王德峰的書,對于中西方的哲學做了大量的對比分析,之前做網上看過視頻,于是找來細讀;哲學這個課題,目前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暫且慢慢入門;
《活法》,之前把稻盛和夫的好多書看了一遍,那天看到有人推薦,我又找來看了一遍;稻盛和夫是1932年出生,去年去世;從時間維度來說,他經歷了人類歷史過去最動蕩與發展最快的90年時間;看似很長,但是實際上人的底層思維與認知放在今天依然適用;
稻盛先生是把人的意義層面活到了極致的人,把人活明白了做事就很簡單啦;
《100個基本:松浦彌太郎的人生法則》,做書店的松浦彌太郎就是把他做書店的細節總結了100條原則;其中一條我印象深刻,在不忙的時候也不能坐著玩,不忙的時候就打掃衛生保持工作的狀態;這跟開餐飲店如出一轍,我們的銷售工作我也有同感;
《秘密:終極版》,一共3本,從3月開始看,重要在5月看完了;內容上的寫作風格,也許就是那個年代的風格,有點深奧,有點雞湯,或者說需要在實踐中慢慢去感悟,但是依然在心靈層面有中沖刷共振的感覺;
《老千4:國士無雙》,老千小說系列的最后一步,用更文明的說法叫謀略,大謀謀國,所以他們最后的命運也成為了國之利器;
《會移動的財富》,紙質書,一位美籍華人如何借助過去20多年的房地產浪潮實現了資產從100美元到1000萬美元的過程;之前自己從事地產6年多,很多問題到今天才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當年沒有看明白的本質原因是坐井觀天了,只是看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沒有親眼看過全世界發達城市的發展之路,也就是說今天在發達國家發生的事大概也會在未來我們的國家與城市上演,還是需要多去發達的地方看看,眼界真的比知識數據更直觀更透徹;
《時間增值》,劍飛老師時間系列的第2本書,對于時間價值與增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6月完成了22本書;
讀得多,一方面是因為有一部分是聽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對于讀書的理解有了點變化,反正讀的再仔細過不了多久也都忘了,索性就快一點,只讀那些最感興趣的,也能立即出現在我的語音寫作與實踐之中。
3、運動系列
除了正常的之外,還去爬了2次山,偶爾晚上散步1小時,身體會告訴你答案;
4、寫作系列
文字寫作出現了斷更,這是我需要自省的部分;
對我來說,這不是難度的問題,更是自我松懈的問題,意志力不夠堅定的問題;
站在更長期的角度來看,今天的每一個文字,在10年或者20年后都價值百倍,更重要的是我是在記錄自己的人生,如果今天不寫以后會再有沒有了當時的靈感與頓悟;
給予一件事更大的意義,更長遠的價值,我們也就會了堅定的信念;
5、銷售系列
這是我需要好好復盤的部分;
按照季度的目標來看,已經連續2個季度出現了最后半個月的松懈問題;從細節技術應該有哪些接下來的調整呢?
季度目標、月度目標,同時還要結合周度目標,結果目標與過程目標結合;
其次是從客戶戰略來看,銷售的問題就是客戶開發問題,客戶開發還是未形成高效系統的打法;雖然二季度有了重大突破,但是離著我的理想狀態還有距離;
所以,自己也是做了銷售技能的復盤,銷售認知的學習;
或者說銷售沒有更奇思妙招,更多是日積月累的積累和能力的精進迭代;
6、語寫系列
漸入佳境,或者說又有一些大的突破;
既然這么有價值,那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大訓練量;
7月目標實現100萬;
7、時間記錄:
在時間報告分析中再進行具體的分析。
9、財務記錄:
暫不分析。
不過對于定投又有了一下新的認知,還是一個平衡問題。
短期的自我成長有適度加大投入,體會到賺錢到來的極致體驗,反過來會刺激賺錢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