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成長,迫切成熟!多想唱給未來的你聽,我原來的自己。
大概大學畢業,大概是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拼命工作達到了一個瓶頸,開始做管理,原來的無憂無慮不見了。現場調試、管理的優越感已經不見了,琢磨怎么培養人怎么掙錢不得解,甚至有時候覺得已經無可救藥。看著周圍活躍的一個個經理老板談笑風生,我沒有底氣,更沒有自信夸夸其談。
看著一個個比自己略大卻足夠成功的人,心生羨慕卻不知道怎么追逐心生焦急。我還年輕,卻想要房要車要安穩的生活,我的人生怎么了?累了?拼勁狠勁完全找不到,我希望可以成為這樣多彩的自己。然而,現實卻一陣空白,我拿著畫筆不知何處起筆。
《自我成長的力量》
盲目的時候想起了這本書,好久不看,偶然翻起覺得作者的水平確實高,很多問題的剖析深得人心。從標題來看,我第一遍努力讀了兩篇文章《內耗》《有趣》。這兩篇文章感覺寫得都是我內心比較真實的反饋。
首先,《內耗》的核心思想是高標準要求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身不隨心動便是內耗,是我現在比較真實的內心狀態。一來渴望自己精力無限,晚睡早起加閱讀學習,結果回家吃過飯玩會兒手機就睡覺,然后懊惱為什么一天這么快過去,自己又不知道珍惜,二來希望自己有強健的體魄,然后同樣胡吃海塞后心生嫌棄。同樣也存在跑步想好好鍛煉,結果前一陣腳崴一直在不斷恢復的惡性循環中。
另外,內耗降低了我們的情緒容量,寬容度下降同樣對他人的損害。這一點我在工作中有同感,我在以一個高標準去要求同事的時候,同樣在達不到預期時候會發怒生氣。這在團隊來講比較傷士氣。
優秀時享受,糟糕時接受,有精力努力,沒精力休息。
我們渴望優秀,建立高標準是件好事兒,但做的不理想改進才是對這種渴望最好地回應。學會原諒與安慰,接受失敗和挫折,從接納自己,到認可,到自我反思與成長。未來很長,沒那么急,只要我們一步步踏實,一步步滿意。
《有趣》是比較能夠解答我最近困惑的文章,核心思想是我們有可以放得開自由表達的環境,同樣有拘謹緊張的場合。應該怎么做有錢,怎么做才能駕馭那些發怵的場合。
首先,作者強調了那些影響我們自我發揮的兩個因素,駕馭能力與安全感。
①你對環境的駕馭能力。也就是你自身的能力、水平、知識等,這些硬件水平決定了你是否能輕車熟路、靈活自如、信手拈來360度搞笑或嚴肅地表達。
②你對環境安全感的感受。你是否相信環境和他人是愿意接納你的,允許你犯錯的。你越是相信你在環境里是被允許的,你感受到的安全感就越高,你就越能放松下來。
然后提出來兩點應對策略。
①提升知識和能力,你的熟練程度決定了靈活程度。
②放開自己,允許自己自由發揮,相信自己一直都是被接納的。
我們成長的時候,環境“教"給了我們規則和限制,我們小心翼翼的爭取不犯錯來討好別人。但事實證明,不害怕犯錯的時候,你才有精力做自己,而這才是對他人保護和愛的前提。
給自己一個空間,放得開、安全、放松、自由、被無條件接納、被無條件允許,有一群愛你的朋友,你可以輕松地做你自己,想說就說、想不說就不說,想哭想鬧想胡鬧,都被允許。這樣的我,才是真我!
考試的痕跡會跟隨多久
大概是自己意識到要考建造師證,PMP等,到項目上更多討論的是考試,證書。身邊也不乏許多通過考試的大牛,不顯山不漏水的,默默地復習、考試、過關。還有一些人感嘆一聲老了,記性不行,懶得看,總之各種理由寄希望于下次,我,不幸位列其中。
畢業之后經歷三場考試,一場考研,15年底,一場二建,17年5月份考的,一場PMP,18年3月份考的。考研、二建等都積極爭取報名,準備公司就職證明勞動合同等順利過了一關,然后就不了了之,下一次恍然大悟就是考試準考證的事兒了,著急忙慌看了兩天,毫無例外掛掉,考研還是制造了點懸念只差數學,然而二建則是全掛,個中滋味,自己體會。
我離學習太遠了,以至于不知道為什么學習。
這讓我想起和天哥的一次交談,高中努力,有總分有名次有動力,考驗努力,同樣有高分有方向。大學時,感覺不到動力,工作亦然。因為對比不再是分數,而是表現,而我們又怎么給自己打分呢?
考證現在是另外一個給了自己打分的機會,這個大環境現在已經變成了這樣,我們讓自己慢慢適應規則而不逾矩。變成讓這個社會認可的樣子。
有時候只想做自己,不知道什么樣的自己。
未來的自己,希望是自由著,不在乎多少錢財,豪宅香車,只想多一點時間曬太陽,寫作,兜風,不流于形式,不限方式。未來盡管模糊,但夢想,讓潛能無限,給未來的自己留點時間留點空間。
一方面不希望被考試束縛,一方面還要積極爭取過關,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為溫飽努力的日子里,考試還會伴隨我,但我相信這樣的日子終將過去。
打破成長的壁障
生活是無序的,茫然的,手賬照進了一束光,我覺得有必要按照這樣的方式重新定義生活。接下來的文章我會圍繞《與手賬有關的日子》來開始記錄這樣的方法管理生活的記錄。讓生活多點意義和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