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家孩子不聽話,因為你說的,不是他想聽的。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聽話,因為你總是嘮嘮叨叨。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聽話,因為他不信任你。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聽話,因為他不相信你信任他。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聽話,因為他不能接受你說話的順序。
請看下面三中小技巧,讓你的孩子立馬聽話,對你的話服服帖帖。
? ? ? ? ? ? ? ? ? ? ? ? ①【簡】
簡明,簡化。
對孩子說話,需要簡單明了,不需要嘮嘮叨叨。孩子每天放學回家,你都會問,
今天在學校學的什么呀?
這次考試考了多少分?
有沒有聽老師的話呀?
有沒有舉手回答問題?
有沒有和同學打架,鬧矛盾?
孩子不耐煩的說,你煩不煩呀,問這么多。
孩子在學校上了一天課,不管身體上還是心里上都會有些疲憊,你只需要一句簡單的,“今天過的開心嗎”。孩子就知道你很關心他。
? ? ? ? ? ? ? ②【信】可信和信念
? ? 孩子小時候,見到好玩的玩具,都會哭著要玩具,有時候你會給他買下來;有時候你答應他下次再買。下次,你就把買玩具的事情忘記了,或者有其他事情耽誤了。但是,在他幼小的心中,感覺你欺騙了他,久而久之,他就不相信你了。你再說什么,他就不聽你的話了。想得到孩子的信任,就要說到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給孩子承諾。
一直成績平平的孩子有一天拿回來一張考了100分試卷,得意洋洋的向你報喜。你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他問“這是你自己考的?”“沒有抄別人的?”“是不是老師給答案的?”這些話都很傷孩子的心,都會孩子認為爸爸媽媽不相信他。或許這次考試題目比較簡單,或許這一段時間孩子一直努力學習,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相信孩子,簡單的說一句“孩子,你能做到的,我相信你”。
? ? ? ? ? ? ? ? ? ? ? ? ③【順序】
和孩子講話,也要考慮先說什么,再說什么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先陳述問題以及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孩子本人發表任何觀點。
舉個例子:八歲小麗不小心打翻了手里的果汁,媽媽看到了,平靜地說:“我看到果汁打翻了,我們再拿一杯果汁來吧,還要一起拿塊抹布來成擦干凈桌子”媽媽把果汁和抹布遞給了小麗。小麗松了口氣,有點驚訝地接過抹布把桌子擦干凈了。對媽媽說“謝謝你,媽媽”。
如果媽媽嚴厲地,大聲呵斥“我讓你小心,你就是不小心,趕快拿抹布擦干凈,聽見沒有”這樣的話,不可避免的會上完一場母女口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