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24年8月24日,此時51歲梁啟超迎來了小兒子梁思禮,他非常喜歡這個小兒子,也算是老來得子,他親呢的稱這個小兒子為“老白鼻”(老Baby的漢化)。相差五十多歲的父子兩相處起來倒像是爺孫。畢竟梁啟超大女兒梁思順的小兒子(梁啟超外孫,稱小老白鼻)都比這個小舅舅老白鼻大兩歲,實打實的老兒子,叫老白鼻也挺貼切。
老白鼻從小聰明伶俐,可愛頑皮,常常逗得梁啟超哈哈大笑,家事的煩心和工作的疲累頓消得無影無蹤。老白鼻當然記不了那么多小時候的事,不過從老父親的許多封信中還原了昔日的溫馨歡樂的時光。
1925年7月10日 《給孩子們書》 :
老Baby好玩極了,從沒有聽見哭過一聲,但整天的喊和笑,也很夠他的肺開張了。自從給親家收拾之后,每天總睡十三四個鐘頭,一到八點鐘,什么人抱他,他都不要,一抱他,他便橫過來表示他要睡,放在床上爬幾爬,滾幾滾,就睡著了。這兩天有點可怕——好咬人,借來磨他的新牙,老郭(保姆)每天總要著他幾口...
可憐的保姆老郭不僅是幼時老白鼻的磨牙工具,每天著好幾口。還是稍大老白鼻的“學生”,甚至變身成為段子手。2歲多的老白鼻已經開始背唐詩,還天天教老郭念。
老白鼻:“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老郭,清清嗓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把貓摔。”一面說一面抱著小貓就把那貓摔下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梁啟超在給遠方國外的其他兒女們分享這一趣事,在1927年1月2日《給孩子們書》中:
...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愛,非常聰明,又非常聽話,每天總逗我笑幾場。他讀了十幾首唐詩,天天教他的老郭念,剛才他來告訴我說:老郭真笨,我教他念“少小離家”,他不會念,念成“鄉音無改把貓摔”。他一面說一面抱著小貓就把那貓摔下地,惹得哄堂大笑。...
二、
國外孩子們擔心父親工作繁重,身體受累,梁啟超便回復:“每天四點鐘以后便打打牌,和老白鼻玩玩,絕不用心。”有段時間他在北戴河工作,離家遠,有時家里會帶著孩子們過去玩玩。梁啟超時常驚喜發現老白鼻的乖巧。
1925年8月3日 《給孩子們書》:
...老白鼻來北戴河,前幾天就把“鴉片煙”戒了(應該是指斷奶,此時一歲大),一聲也沒有哭過,真是乖。但他至今不敢下海,大約是怕冷罷。
三姊白了許多,小白鼻紅了許多,老白鼻卻黑了許多了。昨天把禿瓜瓜越發剃得禿。...
小兒子離開北戴河沒多久,梁啟超又開始想念了,常常嘟囔:“新編的講義極繁難,費的腦力真不少。盼望老白鼻快來,每天給我舒散舒散。”
老白鼻漸漸長大,眼耳鼻口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像梁啟超的,梁啟超是越看越可愛,越看越喜歡。在1927年1月30日《致思順書》中:
...我昨天才給老白鼻買了許多燈來,已經把他跳的個不亦樂乎。今日把你帶來的皮包打開,先給他穿上那套白羊毛的連衫帶褲帶襪子,添上手套,變成了一個白狗熊。...他照過一副相,等過了新年再叫他穿齊照一幅,你們看著才知道他如何可愛呢。...
老白鼻深受梁啟超的喜愛不光是那股可愛勁,更因為小小年紀便有玲瓏巧心。一次梁啟超寫文章時想抽煙,他叫老白鼻幫他拿,老白鼻不僅拿來了香煙,同時還把火柴和他的煙嘴,一起拿來了,梁啟超著實開心壞了。
小小老白鼻就特會識人,他能夠分辨的出哪些人是父親的客人,哪些人是父親的學生。如若客人進父親的書房了,他便乖乖在外面等著。假是學生進去了,他便站在旁邊聽父親和學生的談話,絲毫不吱聲打擾,可以聽半點鐘之久。
三、
老白鼻也有頑皮的時候。梁啟超累了休息,快要睡著的時候,老白鼻吵吵鬧鬧的將他驚醒。就算這樣,梁啟超也生不起來,只是佯裝要責怪。哥哥姐姐們在國外,老白鼻天天嚷著要去美國,梁啟超便在給孩子們心中戲稱:“老白鼻天天說要到美國去,你們誰領他,我便貼四分郵票寄去。”
梁啟超活了這么久大多數時候是,家之棟,國之梁。于國家,與家人,他皆嘔心瀝血,著實擔子沉重。那么老白鼻便是他干涸的沙漠中一小塊綠洲,一株忘憂草。他不怕老白鼻頑皮吵鬧,卻怕失去。那一次,那段時間是他最難過的時候。
1927年3月,近來一個月,肺病是京津間的流行病,因這病死的小孩,每天總有好幾個,起初時不甚覺得重大,稍遲已無救了。不幸的老白鼻染上了這個病。
在1927年3月9日,《給孩子們書》中:
...他娘還帶著老白鼻住院四天,現在總算安心了。你們都知道,我對于老白鼻非常之愛,倘使他有什么差池,我的刺激卻太過了...
在1927年3月9日,《給孩子們書》:
老白鼻病厲害了...只望他能脫渡危關,我們誠心求你媽媽默佑他。我現在心很亂,今日講課擬停了,正在靠臨帖來鎮定自己。
也許上天聽到了梁啟超最虔誠的祈禱,不忍心奪去這棵重要的解憂草。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老白鼻死里逃生,康復出院。
家里又充滿了老白鼻嬉戲玩鬧的歡笑聲,梁啟超時常忙里偷閑和老白鼻玩得熱鬧極了。直到老白鼻5歲時,梁啟超病重去世。
注:老白鼻生病的那段時間,有一個信里稱為小同同的孩子也病重,然而同病不同命。這個小同同其實是梁啟超的第十個孩子。世人們常常夸贊梁家,一門九子皆才俊,誰曾想還有個小生命曾經路過這個世界,接下來一篇會追蹤那個小小生命曾經存在的淺淺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