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的人生里,有十幾年是在學校度過。我們學了很多知識,很多方法。而離開校園若干年后,我才意識到,原來曾經那個讓大家無視甚至是鄙視的學習方法──背誦,才是真正的學習法門。當然,不是否定練習和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強調背誦的地位。
這個方法尤其適用于學語言。相信很多人在學語言的路上做過無數種嘗試,希望通過各種所謂捷徑讓自己快速達到一個較高的段位,但是除了一小部分底子好的天才外,大多數都是空興奮一場。而回過頭來,一遍又一遍的讀課文,直到把文章背的滾瓜爛熟,這時發現,看題目不需要可以思考了,聽力也提高了,寫作和口語也都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想。
大道至簡,越是看似不聰明的方式,越是有真正的意義。很多人可能聽過,學習的過程中,慢就是快,少就是多,這樣的論斷。乍眼看去,很矛盾的一句話,實際上是非常有道理的闡述。慢慢的打基礎,以后就能快速的提高;開始要少而精的學,未來才能觸類旁通的接受更多知識。不過很可惜,在浮躁的現代社會,大家更急切的希望看到結果,都認為短期的努力就可速成,殊不知,違背天道,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事倍功半,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在這樣的氛圍中,唯一的好處是,那些靠宣傳捷徑獲利的人,得到了他們的好處。
總而言之,想要掌握一門技能,學習一門語言,堅持重復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沉下心來,耐得住寂寞,每一分耕耘都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