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我們,在生命中,已經度過了好幾十個六月十八日,但卻只有今年這個六月十八日,最哀傷,最難忘,最讓人忍不住地熱淚盈眶。
我們的朋友,年富力強的老紀,在這一天,因心臟病突發,不幸英年早逝,年僅49歲。
深感可惜的是,我們在四天后才得知一切,那個總是給人帶來無窮歡樂的老紀,那個總在幫助和提醒他人關注身體,愛惜生命的老紀,突然走了,甚至沒有來得及對大家打招呼,就永遠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和所有愛他的朋友。聽到這個消息,內心的震驚和悲痛無以言表。尤其是居然錯過了送他最后一程,由此帶來的遺憾和內疚,更是令我們久久不能平靜,更加無法接受他離開的事實。
本來是可以早點看到的,因為加著老紀建立的群,里面有親人公布的通知,但是我的手機里面有數十個群,消息多得看不過來,經常有幾千條的未讀信息,加上還有三百多個公眾號,文章多得讀不過來,另外,還有數碼城里同行和客戶的微信消息不斷,又加了不止一個寫作群,實在是瞧不過來,只是偶爾看看,有時一個禮拜都沒關注過信息,因為眼睛累得疼,干得眨不了。
老紀的群是養生健康的,我就屬于不拿健康太當回事的,雖然發自內心地信任和敬仰中醫醫學,可是,輪到自己卻又懶又拖延,知道自己難以去實踐,所以幾乎沒怎么看。
于是,就這樣錯過了,現在的難受和懊悔就甭提了。那天,我甚至還往群里發了一篇與養生無關的文章,是我參加的寫作群作者寫的,希望幫忙推廣,是關于如何做個好父親的。可我只是群發了,卻沒有進入老紀群里去看一看。那時,有53條未讀消息,但怎么也想不到老紀離開呀!否則的話,我只要點開馬上就能知道這個驚天的消息了。現在真是無以復加的遺憾,想起來就格外地后悔。
老紀這個人哪兒都好,無論是人品,口才,智慧,還是專業知識,都是頂呱呱的,他是個大好人。他就一樣兒不好,那就是他怎么也改不掉的喝酒的習慣。
他有驚人的酒量,這習慣一定是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存在好多年了。說他海量,一點不過分,再加上他的幽默風趣,任何人和他一起進餐都是一種享受。
但是過量飲酒,破壞了心臟的健康,雖然他是個醫生,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紀大夫,但在他努力為大家看病,并將健康常識灌輸給大家的同時,他卻不是自己的大夫。他就是在酒的面前不嚴格要求自己,他喝多少都清醒都面不改色都談笑風生,以致于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忽略了海量飲酒對他的危害。
現在,所有和他熟悉的人都沉浸在對他的惋惜和緬懷之中,他爽朗的笑聲,猶在耳畔回蕩著,可是我們大家卻再也見不到他了……
我們和老紀與曉楹夫婦認識是在四五年前,完全是一個巧合,也是一場幸會呀。你一生認識的人再多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值得你尊敬的和欣賞的好人,其實是難得遇見的。
老紀就是這樣一個好人,不但友善,知識面廣,思維活躍,表達力卓越,他說的話還特別有道理,能帶給你很多啟發和思考,以及值得學習和采納的地方,和他相處,人們感覺,既有快樂又有收獲。
老紀的兒子和我的兒子,是在高三畢業后,在北京學意大利語時碰到的。兩個人因來自同一城市,老鄉見老鄉,于是就聊了起來。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原來他倆還是小學一年級時的同學呢,都在路南實小上過學,而且是在一個班,又都是在那兒上完一年級之后就轉了學,過了十多年了,他們還記得自己當時的班主任是彌老師。
于是,通過孩子,我們四個大人也彼此相識了,而且也特別談得來。
他們夫婦倆懂得特別多,人又熱情和氣,心態陽光燦爛,感觸最深的是敬老又愛小。他們有一個出色的兒子,小名樂樂,不但人長得個子高高的、帥氣無比,還特別的彬彬有禮,懂事可愛,第一次見面就給我留下特別好的印象。
那個時候,我和家人對與孩子的關系,處理的態度剛剛開始有點轉變,因為以前總是拿出家長做派來,孩子并不服氣,頂起嘴來也是堪稱水平一流,經常弄得氣氛尷尬,難以收場,彼此之間充滿怒氣和怨恨,常常誰也不理誰,長時間沒有話說。
可是通過對老紀曉楹這對父母的接觸,親眼看到老紀夫婦跟孩子之間無比親切與和諧的親子關系,真是吃驚和羨慕,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呀?對此自己真是慚愧至極。
老紀與兒子之間的關系,真像是朋友,又有如兄弟,讓人想起作家汪曾祺的那句話:“多年父子成兄弟。”老紀身上沒有嚴厲的家長作風,哪怕是在外人面前,對孩子也是尊重,商量,平等的口吻,所以他們溝通起來不但輕而易舉而且相當自然。孩子在愛和輕松的氛圍中長大,帶著快樂和健康,還有自信和善良。
曉楹也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她懂得也特別多,見多識廣,講起話來,循循善誘,條理分明,讓你百聽不厭,簡直是一種享受。一個孩子有這樣的父母,實在是一種幸福。
可以說,他們深深鼓舞了我們,當我們向他們請教關于與孩子的相處之道時,他們真誠地告訴我們各種經驗,熱忱地同我們交流,我們也是深受教誨和啟發,以他們為榜樣,改變了先前某些不正確的做法,而且慢慢收到了回報,孩子也在變,幾乎再沒有出現過頂嘴,因為父母要是做春風的話,孩子是不會當做嚴寒來防備和反抗的。
在這一問題上,真是特別要感謝老紀,感謝曉楹,也感謝陽光少年樂樂,認識你們非常榮幸。從你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親人之間的平等,關懷和信任,看到了,改變和努力帶來的歡樂與鼓舞。
老紀,是那么的善于活躍氣氛,去找他看病的人,光是聽他說話,就會減輕三分病情,因為他妙語連珠,幽默風趣,口若懸河,比那些相聲演員都不遜色,都令人難忘和充滿回味。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有著大眾學不來的和意想不到的才華,他們豐富的知識和見解,總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活潑地用語言表達出來,讓你在聽懂的同時,也獲得了額外的樂趣。這不就是一種,可以安撫人的心靈的善嗎?老紀,他用自己的智慧,開出來無數善意的玩笑,既點綴了人生的枯燥,又化解了痛苦和煩惱。幽默與風趣,是可以讓人變得精神樂觀的營養物質,老紀就是這樣的人啊!來自大夫的幽默不就是精神上的體貼嗎?
哪怕是初次見面,沒能記住他的模樣,你也肯定不會忘掉他講過的話,這其實也是一種奉獻啊!用語言為別人帶來快樂,不就是“言施”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多人或許聽說過:
窮人問佛陀:我為什么這么窮? 佛: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別人。窮人:我什么都沒,如何給予? 佛陀: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人五樣東西: 一、顏施,即微笑處事。二、言施,多說鼓勵贊美和安慰的話。三、心施,敞開心扉對人誠懇。四、眼施,用善意的眼光給予別人。五、身施,以行動幫助人。
從這五種關于愛的“施舍”上講,我們絕大多數人,比窮人還要窮,哪怕是那些腰纏萬貫者也是如此。更窮的是,我們沒有這樣去問過佛,我們對這“五施”亦是一無所知。
但紀大夫不是,他雖然不是富豪,那是因為一門心思去賺錢而不顧一切,不符合他的性格,他若是窮人的話,也是一個“富有的窮人”,因為他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對他身邊的人施予力所能及的付出。他就是這“五施”的踐行者。
予人健康和歡樂,是無法比擬的一種付出,在習慣用錢衡量一切的社會里,這都意味著不可否認、無可置疑的寶貴。
我們的紀大夫就是這樣,他一方面用自己的醫學知識來幫助別人,一方面用自己的熱誠、善良來開導大家,他說出來的話既像一股清泉,又像一股暖流,滋潤和溫暖著眾人的心田,他這樣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并不多見。
也許是他太忽略自己了,也許是天堂里的上帝,也欣賞出自他口的幽默詼諧,他猝不及防地離開了。
可是,在他的親人朋友那里,在苦痛悲哀過后,仿佛總有一種感覺,他離開了,又沒有離開。他留在了大家的腦海中,活在了大家的記憶里。
對曉楹和樂樂來說,我們蒼白的語言無法安慰你們失去丈夫和父親的悲痛,只希望你們盡快走出低谷,勇敢地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堅定頑強地面對生活,帶著埋藏在你們心中的愛,替老紀更加好好地活下去。
他一定會在天堂祝福你們,祝福我們大家,他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生存。我們不必為他難過,他也許在另一個世界有更高級的使命需要完成。
老紀曾經講過神秘的古羅馬的故事,講過打仗失利的古羅馬人淪落到甘肅,他們的后代至今還在,還流傳著古老的各類故事和傳說,人有不朽的靈魂存在著。
生命是一種輪回,我們每個人也許都已活過無數次和死過無數次了,但在本質上,你的摯愛親人是不會死去的,必要的時候,或居于某種因緣,他們會選擇活在我們心里。雖然再也看不到親人的面孔與身影,但那忘不掉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身邊,在陽光照亮的地方和輕柔的微風之中。
親人是不會死去的!他們永遠會以某種方式與我們同在,在我們想到或想不到的時刻,他都在我們的心中活著并且是永遠。
希望曉楹和樂樂,振作起來,以最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明天的到來,相信明天更美好,這也是一種責任,也是親人的愿望。
老紀一定會在天堂里祝福你們,他在那里也一樣會快樂,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
樂樂,去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吧,讓你的父親放心。人生就是無數的考驗,雖然有時過于殘酷,但你無論如何還是要選擇堅強。
老紀,我們永遠懷念你!
【請諸位原諒,未能寫出那些有趣的實例,太多太多了,可惜我筆力有限,只能從感懷的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