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到節假日,中國人都喜歡打著各種名號去聚餐,一起去娛樂??晌覅s不太喜歡這種相聚,總覺得大家是為了聚而聚,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拼命喝酒,拍照,無力地想留住這一瞬間,徒勞地想讓這一刻徹底的定格。
? ? ?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個道理,她說,“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清冷則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惫蕜e人以為喜之時,她反以為悲。而寶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時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開,生怕一時謝了沒趣;只到筵散花謝,雖有萬種悲傷,也就無可如何了。聚過之后終究還是要散的。聚,未必如愿般美好;散,也未必如想般悲涼。連王熙鳳不是也說,“千里搭長筵,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奔热弧疤煜聸]有不散的宴席”,繁華終歸散盡,不管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還是“質本潔來還潔去”,總歸是人生如夢。
? ? ? 由此可見,聚是相對的,而散則是絕對的。誰和誰也不能永遠在一起,將來總有散的日子。聚時不要過于歡喜,散時也不要太過于傷感,寵辱不驚,云淡風輕,方能平平淡淡過一生。大悲大喜,大開大闔,都不是人生的幸事。其實聚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會有散的時候,如李商隱所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聚散兩依依,聚的時候要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光,散的時候要記住彼此之間的美好,長存心間。
? ? ? ? 好花不常開,好酒不常在。花開的時候要好好欣賞,銘記花兒最美的瞬間。有酒的時候,開懷暢飲,人生哪得幾回醉。所以當畢業的師兄喝的暢快淋漓之時,我特別能夠理解,那個時候,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終于博士畢業了,難過的是就要遠離曾經朝夕相處的同門,遠離曾經非常熟悉的環境。心里悲悲喜喜,兜兜轉轉,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何滋味。我想在我博士畢業的那天,我也會喝個爛醉,為曾經的辛苦和無力,為曾經苦楚的歲月,為十年漫長的歲月,為無數的聚散別離。
? ? ? ?昨天剛聚完,明天還要繼續。只不過是換一個時間,換一個地方,換一群人,心情卻依然未變,銀子嘩嘩的流出,沒有實際意義的聚會還當繼續,明天的太陽照常升起,聚會后的我們照常工作,生活依舊,歲月依舊,你我都只不過是別人人生中的匆匆過客。相聚就意味著別離,別離是為了更好地相聚,相聚別離,別離相聚,如此反復,周而復始,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面對著不同的對象。人生中充滿著種種無奈,無奈左右著我們,我們卻不能左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