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曾經教導弟子說,如果你心里覺得委屈,你說出來的話就容易刺傷他人,如果你覺得被輕視,你就會容易讓人覺得狂傲,如果你覺得不被愛,你就容易表現出怨憤。
這一思想如今也不過時,我們將其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接納自己,那么你也很難接納別人和整個世界。
就像《紅樓夢》中說的一句話,尷尬人難免尷尬事,深以為然。
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在自習室里面學習。回宿舍的時候和一位同學聊天,他說自己雖然坐在那里學習,但卻總感覺學不進去。我問他為什么。
他說,自己經常想起以前不開心的事情,糾結在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心情煩躁,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聽了這位同學說的話,自己似乎也有同感。因為很多時候,我也會突然想起某件曾經發生的不開心的事情。然后產生各種各樣奇怪的情緒,最后自己與自己較起勁來。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仔細想想,非常有道理。一個人如果不能與自己和解,那他的生活會遇到很大的麻煩。甚至他的生存,都會是一個挑戰。
戰爭之后,很多軍人患上PTSD,也就是創傷后應激障礙,他們或者嗜酒成性,或者患上抑郁癥,給自己和家庭都帶來巨大的悲傷。
不要問這些鐵血軍人為什么會自甘墮落,因為我們無法想象,他們在戰場上經歷了怎樣殘酷又血腥的殺戮。
拿我自己來說,我出生在農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去城里上學,初中住校,高中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大學仍然住校,從十幾歲開始每年只有寒暑假回到父母身邊。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我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并且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我一度管一位姐夫叫哥,令他非常不解。許多親戚我都是見了面認識,但是不知道如何稱呼。
外出求學的這段人生經歷也許成就了我,讓我最終考上了大學。但是這段經歷也毀滅了我,讓我的心支離破碎,讓我常常沉浸在曾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年少的我,曾獨自在陌生的城市中徘徊,在網吧中沉迷。這過程中的辛酸,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活著有什么意義。曾經我覺得人是為了別人活著,后來我覺得自己要為自己而活。
不知道是生來如此,還是因為后來的人生經歷。我成為一個內向的人,喜歡把心中的想法寫出來,不喜歡用語言去表達感情,喜歡清靜,不喜歡熱鬧。
畢業之后在城市里定居,建立了家庭。好像自己成為了城里人,過上了不錯的日子。然而家庭也好,事業也罷,假如出現情緒上的崩潰,一切都好像會轉瞬即逝。
放假的時候,回到農村的老家,父母仍然住在平房里面。不能帶父母到城市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我一直覺得心中很焦慮。
在城市工作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個城里人。然而回到農村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一個農村人,自己的根,還是在農村。
于是我總是有一種糾結,有一種迷茫。這樣的感受,如果沒有經歷過,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無法和別人傾述。
然而人終究還是需要找一個宣泄的渠道,很多成年人寧愿呆在車里,也不愿回家,就想自己一個人待一會兒。有些人帶著魚竿,跑到很遠的河邊,一坐就是一天,讓自己靜下心來。而我,喜歡通過書寫,宣泄自己的感情。在書寫中,我的心感到平靜,得到安寧。
上大學的時候,喜歡寫一些小詩,有一天我寫了一首叫做《青春》的小詩:
《青春》
可不可以用一句對不起,
來挽回那些年少輕狂。
可不可以用一滴淚水,
洗刷那些無知與迷茫。
可不可以用一句祈禱,
留住曾經純真美好的愿望。
可不可以用真誠的懷抱,
去撫慰青春的憂郁和感傷。
那些動人的微笑和美好的祝福,
永遠在我的記憶中徜徉。
無論夜色中我的心迷失在哪里,
都會為我升起暖冬的朝陽。
我把這首詩投稿到一家雜志社,雜志社說請交八十元審稿費,于是我去銀行轉賬交了審稿費。交完錢之后,雜志社又與我聯系,說請交兩百元版面費,我沒有交這個錢,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我在網易上面寫過博客,在起點上面寫過小說,在公眾號上發文章,閱讀量很少突破兩位數。
后來有朋友推薦我使用簡書,很多人說,簡書是對碼字者最友好的平臺。用了一陣子之后,發現的確如此。
這里匯集了很多才華橫溢的文藝青年,很多友友看你的文章,給你點贊,給你留言。對于喜歡書寫的人來說,自己的文字被別人喜歡,是莫大的榮幸。會感到自己寫的東西好像真像那么回事兒,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這樣才會積累起信心,對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簡書上有很多小島和專題,有定期的征文活動,這激發了我的寫作熱情。每次書寫,都是一次治愈,每次投稿,都心懷期待。是否被錄用并不重要,過稿會有一種幸福感。如果沒過稿,就告訴自己繼續積累素材,打磨文筆。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可言,我是一個心中充滿矛盾的人,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碼字是我的愛好,通過書寫,我不斷重新認識自己,不斷接受自己,與自己和解。
我深知自己的文筆還很粗糙,而簡書給了我創作者稱號,感謝簡書平臺對我的肯定,我把它當作一種鼓勵,以后我會繼續在這里書寫自己的心聲,參加簡書的活動。
生活有其溫柔的一面,也有其冷峻的一面。真正的成熟是看透了生活殘酷的本質之后,依然笑對人生,熱愛生活。我希望通過書寫,記錄下生活溫柔的一面。
這就是我和簡書未完待續的故事,它簡單、平凡,卻獨一無二,就像是夜空中,顏色不一樣的煙火。